|
近日,多家风电制造业上市公司已发布2011年三季报,大小风电设备厂商业绩纷纷大幅下滑。业内人士认为,国家能源局将5万千瓦以下的陆上风电场项目审批权收回后,将大大减慢我国陆上风电场审批数量与审批速度,减少市场对风电整机与零部件设备需求。
这也标志着由于地方政府推波助澜而造成我国的风电装机连续5年翻番,从而造就国内风电制造业“大跃进”的时代已经过去,开始真正进入了冷却期。
温度骤降的一年
用“门前冷落车马稀”这一句诗来形容现在的风电制造企业的境况一点也不为过。
近日,多家风电制造业上市公司已发布2011年三季报,大小风电设备厂商业绩纷纷大幅下滑。作为行业龙头的华锐风电(601558)净利润9.01亿元同比下降48.51%。湘电股份(600416)三季报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下降79.02%。金风科技净利润降幅达60%。就连齿轮箱这样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商都未幸免,齿轮箱生产巨头泰胜风能净利下降52.6%。
在10月20日举行的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企业一致认为,目前风电整机价格正从2年前的7000元-8000元/KW下降至3500元-4000元/KW,风电行业正进入“过冬行情”。据了解,近段时间,国内风电设备的主流公司面临着半停产的境况。
这与2009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仍然活得生龙活虎的情况完全相反。
据一位风电企业人士介绍,当时国内风电设备主流公司的订单排队排到了次年,各路资金争先恐后要挤进风电行业。就在当时,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风电装备行业整体趋于过热状态。
为“大跃进”买单
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这迫使相关部门不得不相应修改规划,直至2010年才放缓了增长的速度。与2009年相比,2010年风电新增装机增长率仅为16%,累计装机增长率为62%。
工信部多次提醒谨防产能过剩,而结果是产能过剩的影响力早已开始显现。2004年,我国风电整机制造厂商只有6家。截至2010年底,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整机生产国,我国已有100多家整机商,有样机下线的就有近90家。此外,还有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企业上百家,叶片生产厂50余家,塔架制造厂100余家。中国风机设备制造也高速发展,形成了超过80家整机制造企业,总产能近4000万千瓦/年。未来几年,我国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大约维持在1500万-2000万千瓦,风电行业产能扩张已远远超过了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
除了市场自身的竞争外,在风电制造行业“大跃进”的同时,相关的配套并未齐步走,“错位”终于酿成了多起事故,给风电行业带来了致命伤。
而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早就表示,风机“大跃进”发展,早晚都会出事的。他举例说,不少国外的风电制造公司在开发新机型时都会经过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试验期,但是我们研究的机型都是从试验线上直接下线后便投入规模生产,因为需求过于强烈,这就为风机事故埋下伏笔。
风电难被电网收纳
更令人头疼的是,风电难以被电网收纳。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风电、光伏发电的出力波动较大、可调节性差,增加了电网的不可控性和调峰压力。据研究,当系统接入的风电机组容量超过十分之一时,系统稳定性开始出现问题。当风电接入规模达到五分之一时,问题将变得很严重。
今年5月,电监会通报了甘肃酒泉风电机组、河北张家口风电机组发生的三起大规模脱网事故,酒泉在2月发生的事故还被定性为近几年中国风力发电“对电网影响最大的一起事故”。据了解,为此,酒泉二期项目搁置了9个多月、争议了近4个月才批复的原因是电网送出的配套方案没跟上。
业内人士指出,风电“大跃进”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以前可以审批5万千瓦以下的项目,“明明是10万千瓦的项目,结果分两次就批下来了”,这造成大批4.95万千瓦风电项目很快上马。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内上马的风电项目中,93%左右经由地方审批。
8月25日,能源局下发《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风电项目在开展前期工作前应向省级以上政府能源主管部门申请,5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开发前期工作申请在省级主管部门受理后,需上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批复。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8月份开始的风机质量抽检进展较为缓慢,最终全年吊装量可能还更少,中国风电装机量可能在明年夏季好转,最晚在2012年6-7月好转。 (中国电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