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陷融资困境 PE雪中送炭

导读: 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上实发展通过引入股权投资基金融资近20亿元,然而这并非个案。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三季度房地产行业私募股权投资交易额为12.69亿美元,居各行业榜首。业内普遍认为,由于政策没有松动的迹象,房地产公司面临巨大的资金链压力,而私募基金此时的介入可谓雪中送炭。
关键字: 房企 融资困境

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上实发展通过引入股权投资基金融资近20亿元,然而这并非个案。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三季度房地产行业私募股权投资交易额为12.69亿美元,居各行业榜首。业内普遍认为,由于政策没有松动的迹象,房地产公司面临巨大的资金链压力,而私募基金此时的介入可谓雪中送炭。

频拉PE入伙

11月9日上实发展宣布,公司拟引入上海和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6.7亿元增资成都一子公司,同时拟将所持有的泉州市上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股权作价1176.47万元转让给天津永嘉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然而9月21日上实发展就曾发布公告称,拟引进天津永嘉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和宝宏(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共计13亿元分别对上实发展上海和青岛的两家子公司进行增资。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股权投资基金为上实发展贡献资金近20亿元。

无独有偶,远洋地产9月5日宣布,将对旗下房地产基金Sino Prosperity Real Estate FundL.P。出资7000万美元,用作投资内地房地产项目。9月23日,万通地产宣布,与华润深国投信托公司共同发起一只PE,基金规模3.726亿元。通过此举,万通地产可变相融资约3.5亿元。

不仅是本土私募,一些外资私募也纷纷介入国内房地产行业。9月17日,豫园商城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上海豫园商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拟出资5.695亿元与外商保德信中国机会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8.5亿元,上海豫园持有67%的权益,合作开发沈阳北中街商业广场项目。

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数据显示,2011年三季度完成的私募股权投资交易分布于22个一级行业,其中房地产行业后来居上,且单笔投资规模较大,以18起投资案例和12.69亿美元的交易规模跃居各行业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榜首。

风险隐存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信托公司共向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融资1139亿元,远低于第二季度的1367亿元,环比下降17%。业内人士称,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房地产信托风险在增加但收益在下降,使得房地产信托产品募集速度大幅放缓,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骤然减少。而此时,规模庞大、管制较少的非信托类股权投资基金成为房企融资的最佳选择。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房地产行业各销售指标同比增速继续放缓,单月新增销售同比环比齐跌,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更是自今年4月以来首次单月同比下降。

此外,开发商的整体资金链和销售回款状况都在恶化。高盛研究报告指出,房地产非龙头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资产流动性均继续恶化,扣除招保万金后的净负债率为72.8%,再创历史新高;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现金覆盖率指标普遍恶化,扣除招保万金后的覆盖率为95%,仅好于2008年最差水平。

持续紧缩的宏观调控,使得开发商不得不在银行信贷之外寻求出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房地产开发资金6.19万亿元,其中,国内贷款9749亿元,比例不到一成,显然,自筹资金或其他资金成为房企们的主要来源。

业内人士表示,2009、2010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工量猛增,将集中导致2012年上半年供应量增加。从目前情况来看,届时市场难有好转,开发商的融资需求有可能会更加强烈。而如果没有找到更好的融资途径,对股权投资基金的依赖程度将加大。但是,如果房企想通过引入股权投资基金维持高房价,与宏观调控博弈,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