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伊朗经济短期内仍可顶住压力

导读: 经济学家和分析师称,虽然国际社会对伊朗施加的制裁措施已经导致该国的金融体系承压,但该国经济短期内仍可承受住这种压力。
关键字: 伊朗经济 可顶住压力

经济学家和分析师称,虽然国际社会对伊朗施加的制裁措施已经导致该国的金融体系承压,但该国经济短期内仍可承受住这种压力。

在德黑兰当地时间11月29日下午,大约200名示威者洗劫了英国大使馆,他们高喊着“英国去死”的口号,焚烧了英国国旗,运走了伊利莎白女王的一幅肖像,还扣押了大使馆的职员,而伊朗安全官员对这些行为袖手旁观,这具备了国家策划的挑衅行为的全部特征。

引发伊朗领导人愤怒的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在11月21日向该国施加的严厉的财务处罚。此外,预计欧盟也将在12月1日对将近200名伊朗个人和公司发布贸易和旅行禁令,这些制裁措施旨在惩罚伊朗秘密研究核武器的工作。在此以前,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几十项措施,目的是迫使伊朗领导人在经济繁荣和炸弹之间做出选择。

这些最新的制裁措施是由11月8日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发布的报告而引发的,这份报告的内容与伊朗的辩诉互相矛盾,后者称其只是在寻求核能源的和平使用。英国对伊朗施加的制裁措施对后者的金融体系造成了打击,其中也包括伊朗央行。

美国财政部前法律总顾问珍妮-阿齐博尔德(Jeanne Archibald)表示,英国的制裁措施导致任何与英国金融机构存在银行业务往来的公司都难以与任何在伊朗拥有银行业务活动的公司进行交易。奥巴马政府此前表示,伊朗的银行体系中存在洗钱活动,这意味着美国金融机构必须提高对海外通汇银行的申报要求,原因是这些海外银行可能与伊朗存在业务往来;而这种要求过于繁琐,以至于越来越多的银行和公司已经停止与伊朗进行贸易往来。

前美国财政部官员、目前供职于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的马修-莱维特(Matthew Levitt)指出,此前采取的制裁措施已经对伊朗造成了损害。弗吉尼亚理工学院院的经济学家教授Djavad Salehi-Isfahani也指出:“除了原油以外,伊朗经济正面临着非常糟糕的状况。人们有钱,也有足够的食物,但他们没有工作可干。”

Salehi-Isfahani进一步指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伊朗的通胀率一直都处于至少50%的极高水平,其货币的汇率在非官方市场已经贬值了30%。他表示:“对于这个伊斯兰共和国来说,人民的经济福利从来都不是其首要考虑的事情之一。”

对于伊朗来说,除了选择放弃核计划以外看起来已是别无选择,但实际情况则要复杂得多。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估测,伊朗每年来自于原油生产的收入为800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国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能源出口,这在油价重挫的情况下是个弱点,但这种情况尚未发生,而且伊朗仍在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等市场上拥有稳定的客户来源。

令人惊讶的是,伊朗也拥有欧洲客户,比如说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等。在油价于每桶100美元附近徘徊的当前环境下,预计伊朗的外汇储备可达600亿美元,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则预计将达4%。

(责任编辑:0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