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美元走强,且投资者担忧欧洲达成的更为紧密的财政联盟公约可能不足以抑制欧债危机,国际油价周一(12月12日)承压下滑。
截止目前,美国NYMEX原油期货下跌1.47%,报97.95美元/桶;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84%,报107.71美元/桶。
上周五,欧洲领导人起草了一份新的公约,旨在深化经济一体化,但各国尚需3个月的时间对公约进行协商,某些国家甚至可能就此进行公投。
OptionsXpress市场分析师Ben Le Brun表示:“市场正在分析,试图透过表面来看会议结果的真正含义。这很有可能不是解决危机的灵丹妙药,但却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CME Markets首席市场分析师Ric Spooner表示:“协议为中期内债务水平的改善提供了一个框架。然而,投资者很有可能对欧债危机在短期内蔓延的风险依旧持有紧张的态度。”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原油进口量较前月增加9%,至2296万吨,为油价提供了一定的支撑。若以日均进口量计算,中国11月原油进口量为552万桶/天,为历史第二高的水平,略低于2010年9月创下的历史纪录567万桶/天。
Le Brun表示:“由于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因此这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澳新银行(ANZ)分析师团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11月大多数主要经济活动指标放缓,且通胀明显走低,市场预计中国或将进一步放松政策,也为商品价格提供了上行动能。”
另外,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上周表示,该国已经扩大产能至100万桶/天以上的水平,以期迎合消费国家的原油需求。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沙特增产为油价的走高提供了“受欢迎的”缓解,并警告称,若持续增产,将威胁全球经济复苏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