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联地产业绩惨淡寻救命稻草 1.5亿收购金融机构

导读: 近日,世联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1.58亿元收购盛泽担保、世联信贷、世联投资等三家金融服务机构。
关键字: 世联地产 救命稻草

近日,世联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1.58亿元收购盛泽担保、世联信贷、世联投资等三家金融服务机构。

持续已久的房地产调控除了对开发商产生较大影响外,对于身处下游中介代理行业的影响也尤为明显。在此背景下,一部分中介机构纷纷涉足金融业。

世联地产“金融梦”

世联地产表示,公司拟向罗守坤收购深圳市盛泽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62.5%股权,作价1.06亿元;收购罗守坤持有的深圳市世联小额信贷有限公司29%的股权,从而直接和间接持有世联信贷100%的股权,作价2871.16万元;收购万凯华信持有的世联投资100%股权,价格2348.51万元。

股权转让方罗守坤持有万凯华信50%的股权,万凯华信持有世联地产10.18%的股权,因而收购形成关联交易。

21世纪网查询发现,罗守坤此前曾担任世联中国(世联地产控股方)总经理、现任深圳市世联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公告显示,定价依据为在标的资产2011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基础上溢价20%。盛泽担保2011年末账面净资产1.4亿元,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1.38亿元;世联信贷账面净资产8250.46万元,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8253.32万元;世联投资账面净资产1957.09万元,全部股东权益2106.99万元。

世联地产称,收购有利于利用该房地产金融服务平台和客户网络资源,实现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综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其中,盛泽担保提供房地产开发商融资的中间服务,也是经纪业务房地产交易环节的有效补充;世联信贷可满足公司代理销售中购房者短期资金需求;世联投资主营房地产投资管理咨询业务,满足公司机构客户融资和投资管理的专业需求。

有接近世联地产的相关人士向21世纪网表示,世联地产很早之前就有涉足房地产金融服务的想法,而目前真正开始做的背景是随着房地产调控,开发商的直接融资又纷纷转向间接融资,因此房地产跟金融服务之间越来越靠拢。

“另一方面,作为中介代理行业,目前国内的主要以提供传统技术服务为主,即买卖房子,但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代理行业其实是可以提供资产管理、金融以及咨询方面的服务,像戴德梁行等国际机构都有在做,所以世联做金融服务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业绩惨淡下的救命草

不过,同样从事代理行业的众厦地产总经理助理林晓华却并不这样认为。林晓华认为,世联发展金融服务业更多的是与当前的业绩下滑有关。

林晓华向21世纪网指出,房地产调控对中介行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次世联的收购其实是等于变相把金融业务注入到“上市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公司的业务结构。增加经营利润,使业绩能好于预期。

的确,从世联去年的业绩以及今年1季度的盈利来看确实令人担忧。2011年世联地产营业利润为27.22亿元,同比下降13.49%;利润总额为2.75亿元,同比下降17.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4.99%。

今年1季度的盈利情况,世联地产预计亏损为1000万元至1500万元,而2011年同期世联的净利润为6117.24万元。

除了增加公司的盈利外,林晓华还认为,把金融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在目前“金融创新热”的时间节点上,还能起到炒作股价的概念,因此可谓一举两得。

截止4月16日收盘,世联地产收报15.23元,当日涨幅5.76%,涨幅远远超过万科A、保利地产以及金地集团。

实际上,转战到金融领域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并非只有世联,从时间上来看,北京代理份额最大的链家地产算是首家。

据了解,今年2月28日,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保险理财资产管理等多项领域开展合作。

链接地产表示,与阳光人寿合作是看重其保险产品与客户资源,双方可借助各自的业务优势与客户资源进行保险与房产业务的深度开拓。

在林晓华看来,链家此举的目的与世联“如出一辙”。

根据资料显示,链家地产去年的佣金收入同比下降20%至16.3亿元,比调控之前的2009年还低。

(责任编辑: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