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圈有种说法“黑入白易,白入黑难”,意指黑电企业借助技术优势切入白电领域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纵观国内家电行业,6大彩电企业先后涉足白电,有建树者却寥寥。唯有长虹,凭借其在黑电和白电的全产业链布局,相互借力,白电市场的占有率稳步提升。即使在行业增速明显放缓的2011年,依然笑立潮头。
长虹发力白电始自2005年,通过并购进入冰箱行业后锋芒毕露,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间构建了“冰箱+压缩机”的独特竞争优势;扎实进行“黑白配”产业布局的同时,也为白电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石。以此为基础,长虹白电向多元化纵深发展,并将黑电领域积累的智能技术嫁接于白电产品之上,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打造出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
黑白配演绎“1+1>2”
与黑电相比,白电利润高、市场需求大、核心技术相对固化,海尔、美的就是凭借白电发家并成长为千亿元级企业。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黒电企业跨界寻求白电领域的扩张。
截至目前,国内六大彩电巨头均已涉足白电。然而,这种“黑白配”却并不为业内普遍看好,原因很简单:一个新进企业在某领域市场格局尚未形成之时,获得较高的市场地位相对容易。但目前国内白电业三强鼎立,海尔、美的、格力占据先手,市场格局近年来基本稳定。“彩电企业做白电,我一个都不看好。”一位家电业专家曾断言。
不过,长虹白电2011年靓丽的成绩单对上述质疑做出了有力回应。长虹家电集团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37亿元,成为长虹第二大销售收入来源。其中,华意压缩销售冰箱压缩机2410万台,位居全球第二;出口同比增长40.36%,市场份额达到23.41%,均创历史新高。美菱电器的主营业务冰箱(柜)、空调、洗衣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加0.37%、38%和102%。新贵长虹厨卫的营收更是同比飙增了60%。难能可贵的是,上述成绩是在全行业增速大幅放缓的背景下取得的。
家电行业分析人士洪仕斌告诉记者,虽然长虹白电目前在整体规模上没有进入业内前三,但是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却让其具有更强的增长潜力。在2011年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长虹白电却逆势增长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中国几大“黑白通吃”的彩电巨头中,只有长虹真正实现了在黑电和白电的全产业链布局。2005年,长虹以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为突破口,通过并购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完成了“整机+压缩机”的垂直产业布局,打造了一条从关键器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与当前一些公司推动的所谓“全产业链”竞争体系不同,以华意压缩和美菱冰箱为主体的长虹白电全产业链,还有机融合了长虹在智能化系统方面的优势。
2012年1月,全国最大的长虹美菱专卖店开张。长虹在三、四级市场的渠道优势也随着家电竞争全面转向农村而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白电产品很容易在长虹传统的黑电渠道中配送,在仓储、物流、采购体系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相应降低整体运作成本,形成全产品线的整合渠道优势。产品的经营种类越多,长虹作为一个整体产品体系的提供商在跟国美、苏宁等渠道商谈判时议价能力就更强。
在未来长虹发展中,白电是长虹的重要增量,黑电是巨大且优质的存量。黑白资源互补,将成为长虹“千亿元计划”和“价值规模双增长”的关键。
高端转型智者胜
长虹白电复制黒电的成功经验,切入产业链上游,通过产业垂直布局创造了业内独有的全产业链模式。这种融合互动的生态体系为长虹白电提供了强大的差异化竞争力,而借助长虹黒电在制造、技术、品牌和渠道方面的领先优势,这种差异化竞争力又被进一步放大,充分保证了长虹白电业务的赢利空间及赢利能力。
全产业链模式俨然已是国内其他白电企业争相模仿的成功模板,例如同样通过并购进入冰洗行业的美的在合肥建设自己的冰箱压缩机基地,同时也在洗衣机上游的电机等领域进行深度布局。洪仕斌认为,长虹式的全产业链协同正在被竞争对手学习和复制。
就在此时,风头正劲的长虹白电却悄悄拉开了转型升级的序幕。目前,长虹旗下的压缩机产业正在冲击全球规模第一,其中20%是高端机,预计华意压缩未来这一比例将达到40%~50%。作为美菱定向增发募资12亿元建设的三大扩能工程之一,冰柜扩能项目所选用的生产线和装配、检测生产线均代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所采用的无氟制冷剂和发泡生产线也都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对此,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表示,对于中国白电业而言,单纯通过规模扩张实现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为应对消费市场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转型和升级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长虹白电在智能化方面的突破,为上述转型进一步提速。长虹已经掌握了变频和精确温控的控制技术、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的食品管理、动漫3D显示和显示终端的显示技术、物联网和多媒体娱乐的网络技术等四大核心技术。华意压缩在智能压缩机的变频、高效、小型化制造方面,已处于全球领先;其智能变频压缩机更是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深冷压缩机也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长虹白电技术总监白连社透露,引领国内高端冰箱市场的美菱冰箱,下一个目标就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智能化体验。
长虹智能厨卫产品则踏准了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步点,甚至颠覆性地改变了厨卫行业原有的“粗笨”形象:智能油烟机携带门禁系统,智能燃气灶“防干烧、防熄火”;无线物联、触摸操作等智能技术都在长虹厨卫产品中率先得到应用。依托长虹在智能技术上的创新优势,长虹智能厨卫提炼出了行业领先的智能厨卫综合解决方案。
“长虹拥有的智能物联网冰箱、智能变频VRV多联机组、智能厨卫产品将在2012年逐步得到应用和扩展,并于2013年正式推向市场形成竞争力。”长虹公司副总经理及长虹家用电器产业集团董事长李进说。
智能催生产业新模式
不过,智能化对于长虹乃至整个中国家电业而言,远不是单个终端产品或技术那么简单。
随着物联网、三网融合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智能家居将使电视、手机、冰箱、空调、厨卫等互联、互控和互通。未来城市将成为由智能终端和智能应用服务构建而成的一棵智能“生态树”,而家电业今后的竞争也将重点围绕智能展开。
中怡康市场研究总监彭煜告诉记者,家电产业的智能化时代终将到来,在这个时代,家电制造商的竞争不会只局限于单个终端产品或某项技术,而必须依赖于一个智能产业生态链和围绕其构建的生态系统。换言之,未来家电厂商的竞争将是智能产业链构建之争,以及由智能产业链催生的全新产业模式的竞争。
受益于“内涵+外延”双管齐下的积累和发展,如今的长虹已经形成了包括基础硬件、软件系统、终端产品、内容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等在内的国内最完整的智能产业链。长虹还专门成立了智能战略推进组织,由董事长赵勇亲自挂帅,统一推进长虹旗下各产业领域全系统智能化。
更引人注目的是,长虹白电通过嫁接黑电领域领先的智能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正在逐步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并在服务应用上实现差异化。一个利用冰箱等产品将消费者与产业链相关厂商紧密相连而形成的全新产业模式已经呼之欲出。
在这个“黑白融合、横纵交互驱动”的产业模式内,长虹黑电拥有的智能技术及应用创新能力,为美菱电器、华意压缩甚至长虹厨卫在智能化、信息化研发及制造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升级平台,助力长虹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更环保、更节能和更高效的智能产品。一方面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加智慧、更加自在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加速了长虹白电的高端智能转型,培育消费新卖点、拓展新市场。与此同时,长虹与美菱、华意在采购、物流、营销、服务等方面的系统通过整合相互借力,在生产成本、治理水平、反应速度、市场影响力等方面构筑了共同抵御风险的立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