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成功品牌容纳的是无形的宝贵价值,承担的是催人奋进的崇高责任。树立品牌关注品牌是北京商报社多年来一直奉行的宗旨,作为北京商报的子刊《新北京楼市周刊》长期关注品牌地产企业在新一年里的发展方向。2012年楼市限购政策的效力将真正显现,房企生存环境不容乐观,请持续关注我们推出的“品牌地产新动向”系列报道,解读品牌房企今年在北京市场的主要动作、方向。
刚刚以23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保利春天里的商业配套,凯德中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扩张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限购对于中国国内的房企影响很大,不过对于凯德置地而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凯德置地华北区总经理韩维向记者表示。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凯德中国就开始了大举扩张,先后在重庆、广东、北京等地斩获了大量项目。对于今年的北京市场,韩维表示随着国内房企资金链的进一步恶化,许多优质的项目均在寻求转让,这给收购项目创造了机会,目前正在与几个项目接触洽谈收购事宜,同时也不放弃在土地市场上直接拿地。
逆市中寻找机会
从2005年进入中国之后,凯德置地一直把北京作为一个重要的市场,特别是在住宅方面先后推出了上元、品元、华玺、锦绣等多个项目。
“现在市场的低迷,给我们外资企业带来了机会,土地市场热度降低,有利于我们这样审批周期较长的海外企业拿地。”韩维表示。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凯德置地在北京一直处于单盘运作,项目并不多。除了目前正在销售的锦绣之外,凯德置地手中还有两个项目,一个是位于南池子大街,一个是密云的别墅项目。“南池子的项目估计近期就可以上市。”韩维表示。
其实,在这几年的房地产调控中,凯德置地一直在寻找发展的机会。2010年初,凯德中国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东方海外发展(中国)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去年11月28日,凯德中国斥资65亿元获得重庆市中心商业地块,拟建一座改写重庆城市天际线的综合性地标项目。
“进入中国18年来,凯德置地一直以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收购、并购等方式发展。”韩维表示,在楼市调控之下,不少开发商资金压力为凯德提供了收购合作的机会,“我们除了看地外,正在积极寻找类似东方海外那样的收购机会”。
稳建中国版图
凯德置地可以说是中国本土化最深的一家外资房地产公司。
新加坡房地产企业凯德置地的母公司嘉德置地已发布2011年度财务报告。其中,凯德在华总资产增至600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的38%,超过公司在新加坡投资额,是除新加坡以外最重要的核心市场之一。
“根据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机会,中国业务未来几年有望增加到集团总资产的45%,因此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将加大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投资。”韩维表示。
和国内地产商不一样的是,尽管快速发展但是凯德置地仍然坚持“集中、平衡、规模”的宗旨,在2011年房地产调控环境下,北京来福士中心运营良好,商场与写字楼出租率均接近100%。嘉德置地2011财年的资产负债率约30%,比国内资金状况最好的房地产企业还要低很多。
对于未来住宅市场的发展,韩维认为,精装修依然是未来住宅市场的发展主流,精装房设计不光看质量问题,还要顾及耐久性及容易维护等要素。
“汽车业百年历史,各项技术与工序已做到极致,但今天仍有召回现象。”对于目前精装修中出现的问题,韩维呼吁消费者理性对待。但他同时强调,“精装修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开发商肯定是第一责任人。因此,在维护业主利益方面,品牌开发商责任感强些,对质量更有保障”。
在韩维看来,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精装修出现的问题虽难以避免,但仍有办法防患于未然,那就是对于精装修的供应商有所约束。“之前大多数开发商主要是将采购权给供应商,然而,供应商会出现脱手转包的情况,由此导致精装修的质量难以掌控。现在包括凯德在内的不少开发商直接采购,从设计到招标、检测全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