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被专家称为“温良改革”的渐进措施正在悄悄改变着昔日“铁老大”冷冰的面孔。
多位业内人士和专家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表示,铁道部改革虽然在大层面上始终难见突破,但最近在细节方面却多少令人感受到其亲切和积极的态度,包括发布《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车票丢失可补办,铺位即将可选,部分路线打折试水,以积分做奖励发布问卷调查……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铁道部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措施作为润滑剂,有利于其最后实现根本性的制度变革,但他同时认为此类措施无法触及改革根本,在安全监督和资产透明度等重大问题上作用不大,并称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循序渐进,但需警惕本末倒置。
细节政策层出不穷,但铁道部的实质性改革到底何时启动?昨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陈元龙对本报表示,由于铁路行业的复杂性,无论是制度性改革还是近期下发的“十四条”实施起来都还有难度。在此情况下,铁道部一系列的政策调整无疑是前期的铺垫和预热。这一系列举动既有利于封闭的铁路王国逐渐适应市场,又能向市场证明其改革诚意,同时还不至于让改革停滞在重重困难中,是当前情况下极佳的选择。
据本报记者了解,仅5月一月,铁道部相关部门就先后出台或拟出台三项重要措施。5月8日,铁路客服中心宣称自5月18日起至6月20日,沪宁、沪杭部分高铁列车商务座和特等座将实行特惠票价,最低至七折;5月10日,相关部门宣布实名制火车票丢失后将可以挂失补办;对于网友质疑购票铺位作假,铁路部门近期回应正在酝酿推出有关网络网购、电话订票的席位自选服务……
此外,铁路客服中心5月30日还发布了实名制调查问卷,并以可换购车票的积分作为奖励。此举更被业内普遍认为是积分制即将施行的先兆。
如此密集的动作是否有一个专门部门在主导?记者从接近铁道部人士处了解到,铁道部整体的态度是乐于改变过去“刀枪不入”的形象。对于近期频繁推出的种种市场措施,他透露,铁道部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处理类似事务,而是将相关意思传达到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再根据各自情况向上反映情况并提出建议措施,再在铁道部的批复和指导下进行。
“以前也向上反映情况,但今年与往常相比,铁道部反应确实更迅速,态度也更积极。”上述人士介绍,在铁道部开闸引入民资后,其市场化定位更加明确,公众对铁道部放低身段不乏赞扬,但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也质疑其改革进程缓慢。李红昌就认为,铁道部一系列措施对市场和乘客来说都是善政,也有利于铁道部和市场的双方适应。但在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没有第三方监督的大背景下,这些措施都无异于隔靴搔痒,在安全和资产等重大问题上起不到多大作用。
李红昌同时表示,改革没有一帆风顺的浪漫曲,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循序渐进,铁路领域同样可能存在配套改革推进不顺畅的情况。例如,近期发布的“十四条”作为铁路一系列改革中的一部分,一针见效式的概率较低,仍需要等待更多的具体配套法律和政策。铁道部的改革仍需从根本入手,而非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