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今冬明春要完成水利建设资金10.6亿元

2012-11-30 10:04:28来源:水利部网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内蒙古自治区抓住今冬明春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冬春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力度,2012年9月到2013年5月,全区要完成水利建设资金10.6亿元,全力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目前,各地冬春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方兴未艾。

2012-2013年冬春,内蒙古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按照以“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保障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目标,坚持规划先行、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突出重点、规模推进;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原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多措并举,强化监督,切实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加强与各责任部门、单位的沟通衔接,充分利用冬春有利时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推动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区农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

水利厅确定今年9月到2013年5月,全区完成水利建设资金10.6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5亿元、自治区财政投入1.1亿元、市县乡资金3.5亿元、群众自筹1亿元;计划投入劳动积累工600万个、出动机械台班400万个,修复水毁工程100处,新修加固堤防80公里,疏浚河道15公里,清淤沟渠400公里,新修及改造泵站40座,水库除险加固41座建设,建设乡镇供水工程150处,新增蓄水能力1.2万方,新增供水受益人口30万人。新增灌溉面积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新增节水能力5000万立方米;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完成土石方方1.1亿立方米。

内蒙古把今冬明春农建着力点放在小农水重点县、节水增量行动、农村牧区安全饮水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黄河堤防加固、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上。全力推进水利集成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制定,强化水利建设资金、质量和安全监管,严格原材料和设备采购关、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如期完成冬春年度水利建设任务。

据自治区水利厅农牧处负责人介绍,自治区年内要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办法》,将政府涉水资金整合机制提升为政府行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推进规划的实施。同时,强化规划编制的指导,提高规划的权威性与约束力;完善政策措施,加快节水科技攻关和新技术研发,强化地下水管理,严格禁止新增地下水源井扩大灌溉面积;把农田草牧场水利建设与基本农田整理、灾毁复垦、中低产田改造、发展节水灌溉结合起来,突出建设重点,连片配套改造,下大力气打造规模化、区域化高效节水灌溉基地带,提高农田草牧场水利化水平,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全面推进实施自治区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明确建设任务,使各部门、各渠道的投资和项目能够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工程建设。自治区今年下达了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6亿元。作为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示范先导的“节水增粮行动”进展顺利。组织实施2012年“节水增粮”、小农水重点县、牧区节水灌溉饲草地重点县、自治区2012年牧区节水灌溉饲草地建设工程、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以及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加快工程进度,服务于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牧业建设。充分利用多年来建设形成的水利工程基础条件,因地制宜进行挖潜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重点加强直接关系防汛抗旱、群众饮水、春播春种的水毁灾毁水利工程修复,优先安排资金,抓紧时间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各类防洪设施在明年汛前全面修复,确保群众饮水工程尽快满足需要,确保农牧业灌溉设施在明年春耕春灌前修复,发挥作用,保障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农牧业生产用水安全,为明年农牧业生产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开展自流灌区渠道清淤疏浚、整修加固和平田整地;加快库灌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清淤扩容和下游灌区整修配套;加强提水灌区机井维修配套和机电设备检修。把解决农村牧区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发展农村牧区公共事业的基础工作来抓,细划工作,开展验收安全运行管理培训,全面落实运行管理机构建设和维护基金,通过落实各项措施,加快建设进度,确保让农牧民喝上洁净水、放心水,以改善民生,造福农牧民。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强化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措施,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强荒漠化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水土保持工程、黄河流域淤地坝工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保持整治等工程建设列为坚持不懈开展的重要工作。加大实施小水电等清洁能源生产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力度。推进牧区水利建设,以灌溉饲草料地建设为重点,通过小面积开发,实现大面积保护,促进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进一步巩固扩大草原生态建设成果。

当前,沿黄各地已全面开展了黄河防凌检查,加强防凌措施,确保封河期安全度汛。同时,加强了对河道来水、工程蓄水等方面的监测。各地加快了维修改造各类水源工程,强化抗旱水源调度管理,细化实化供水方案,最大限度地扩大浇灌面积和供水范围,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优先保障春耕生产。

据了解,今冬明春全区各地把明确责任、领导负总责作为打好农建主动仗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了各个层面的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层层细化任务,事事明确责任,严格绩效考核,把农建作为农村牧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部署,作为民生工程来落实推进。并与农业、林业、科技、土地、建设、气象等部门协作,整合力量,完善服务,确保农建工作取得实效。按照自治区要求,各地积极落实规划,加大筹措资金力度,把农建与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有机结合,以旗县农建综合规划为指导,努力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农建的新机制,同时,研究制定吸引农民资金、信贷资金以及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建的新政策,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各种涉农涉水项目资金,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合力推进,有力地提升了农建的质量和效益。与此同时,各地进一步实行“以奖代补、项目整合、一事一议、民办公助”,建立并不断完善投入新机制。灌区“两改一提高”、水管单位体制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农牧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逐步得到了深化,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农建与管理的积极性,对实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增强农建发展后劲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内蒙古自治区 水利基本建设)

(责任编辑: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