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际原油价格近期断崖式下跌后,又一大宗商品铜遭遇重挫——昨日(1月14日)开盘仅半小时左右,沪铜各合约便全线封于跌停,交易价格随之创下近五年半新低。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直接导致期锌、期铝等有色金属跟风,截至收盘沪锌和沪铝主力合约分别下跌4.26%和0.83%。
期铜大跌也影响到了股票市场。截至昨日收盘,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大跌2.7%,相关铜企股价表现更是疲弱,如铜陵有色、云南铜业、江西铜业等相关矿企的股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以铜陵有色下跌幅度最大,云南铜业和江西铜业的跌幅分别为4.39%和2.98%。
国际投行带头唱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俄罗斯联邦海关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1~11月铜出口量同比增加27%,主因是全球市场需求改善。
对此,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许勇表示,俄罗斯铜产量偏低,其对市场的影响也较小。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因有前期原油暴跌的前车之鉴,业内对利好数据解读或存在不同认识。
同日,彭博社援引高盛报告称,未来12个月铜价目标为6000美元/吨,预计中国需求将会持续疲弱,今年一季度中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及上期所的库存将不断上升,对近期铜价形成压力。此外,高盛还指出,2015年的铜价会受到如美元走强、商品价格通缩、中国向新常态转变(信贷较为紧缩、增长放缓)、建筑竣工数量增长放缓以及供给过剩等事件挑战。
高盛同时表示,2015年二季度铜价可能反弹,不过,这将取决于中国政府在一季度的购买量,季节性需求上升及潜在需求释放的力度。
下游采购成本有望下降
许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铜价下跌,主要是因为目前下游市场需求不旺,加之前期信贷宽松的预期迟迟没有兑现。此次铜价暴跌,市场显得比较恐慌,这种情绪或将继续蔓延,国内铜价有望跌至38000元/吨附近。同时,铜价下跌将可能打击整个铜产业链。但是对终端用铜企业有利,如家用电器、电缆等行业公司。
“去年相当一批铜,其实是作为‘融资铜’被囤起来的,”倍特期货分析师魏宏杰说,去年底开始,随着央行降息,股市走好,国内风险溢价降低,融资需求开始弱化,用“融资铜”做资金周转的需求随之下降,铜的大量隐形库存开始释放出来,进入了交易所,“在这样的供应周期里,铜价格还会受到挤压,成本高的人扛不住退出市场,成本低的人继续扩大生产,直到跌到全产业链80%企业的盈亏成本线。”
中投天琪期货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赵维伟则对记者表示,前期原油急速暴跌的效应正在逐渐传导至其他大宗商品。实际上,近期包括铜、锌、铝、橡胶等在内的大宗商品都一直处于阴跌状态,期铜的下跌或催化了前期负面情绪的爆发,因此造成了市场不小恐慌。
赵维伟指出,2015年铜价恐处在供应和库存双高局面,据测算,2015年国内铜供应将增长6%,而去年则只有1%,铜库存去年为13万吨,今年增长了约3万吨,目前总库存超过19万吨。此局面不利于铜价走强。预计国际铜价将跌至4500美元/吨左右。
对于铜价下跌的影响,赵维伟表示,铜价下跌对开采成本较高的铜企将是重大利空,但对风险管理能力较强,在期货市场提前做好了套期保值准备的铜企则属中性消息。另外,铜价大跌还将对其下游产业产生影响,但是还需区别对待,如电缆企业,铜价下跌将会降低其采购成本,但对库存较高的电缆企业又将形成资产减值等负面影响。
(关键字:期铜 沪锌 出口 供给 库存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