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实体经济的“虚弱”态势在钢铁行业也有淋漓尽致的演绎。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出现20年来的首次下降,钢铁行业在去年扭亏后重新陷入亏损境地。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已披露一季报的32家钢铁企业中,仅有3家实现净利润超过1亿元,分别为宝钢股份、武钢股份、河北钢铁;有15家出现净利润亏损,占比仅半,其中包括重庆钢铁、马钢股份、韶钢松山、酒钢宏兴等。
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32家公司中,行业龙头宝钢股份成为本季度唯一实现10亿元以上净利润的钢企。在扭转去年年度业绩微降劣势的情况下,宝钢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2.5%。期内公司实现铁产量536万吨,钢产量557万吨,商品坯材销量524万吨,较好地完成了经营目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了11.5%的同比降幅,较上年同期下降近54亿元。
与宝钢盈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重庆钢铁。在32家公司中,重庆钢铁一季度亏损最为严重,净亏损额达到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额再增一倍多。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公司今年一季度钢材销售价格大幅下跌,并本期营业外净收益比同期减少了3.5亿元。
今年以来,国内钢铁企业生产明显放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0010万吨,同比下降1.7%,去年同期为增长2.4%;钢材产量26640万吨,增长2.5%,增速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
生产放缓也直接导致了钢企收入的下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629亿元,同比下降14.5%;主营业务亏损110.5亿元,增亏34.3亿元。纳入统计的101家大中型重点钢企中,一季度亏损企业占比近五成,亏损总额103.6亿元,同比增长27.3%。
下游行业需求疲软 毛利改善并非易事
钢铁行业有一句行话叫“上涨看需求,下跌看成本”。由此来看,一季度钢材下游需求启动不如预期,供需矛盾改善不显著,钢价延续跌势致使盈利改善乏力,是导致钢企一季度业绩表现不佳的主因。
典型中游周期制造业的本质决定了钢铁主要受需求驱动。招商证券认为,鉴于下游用钢主要行业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整体经济对钢材需求强度下降的趋势日渐明显,导致钢材消费增长乏力。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分别出现4.1%和8.3%的回落,主要用钢行业增速下滑,用钢强度也同时减弱,致使钢材需求下降。据中钢协测算,一季度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1.77亿吨,同比下降6.2%。
国际钢铁协会预计,受国内经济增长创新低影响,中国今明两年的钢铁需求将持续下降。报告指出,政府推动经济再平衡对房地产已产生巨大影响,由于这种再平衡的努力,中国去年的钢铁需求自1995年以来首现负增长。预计中期用钢不会强劲反弹。
另一方面,原料跌幅大于钢价使得行业估算毛利改善的现象,在钢企实际的生产经营中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简单。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低价格、低效益的局面似乎并没有改变,原料成本对钢价的支撑力度因矿价大幅下跌而趋弱,钢企经营形势仍然严峻。
中钢协日前也表示,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跌,钢材降价额度大于成本降低额度的剪刀差再次造成钢铁企业的整体亏损。数据显示,一季度对标挖潜企业钢材吨钢销售收入降低685.31元,而吨钢销售成本只下降672.56元。考虑到同期企业环保成本和人工成本仍在不断上涨,也意味着吨钢毛利在一季度未升反降,影响了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
回暖动能或正逐步聚积 行业反弹仍需等待
不过,即便一季度业绩不佳,也不用过分担心未来。鉴于国内经济有触底之势,行业协会对今年社会钢材需求量的预期也相对乐观,预计2015年我国社会钢材表观消费量将达到7.2亿吨,同比增长1.4%。在进入4月消费旺季后,钢铁行业整体供需形势也较前期有所改善,加之政策宽松预期和季节性因素,市场预期钢市回暖动能正在逐步聚积。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出口钢材2578万吨,同比增长超过四成。出口作为目前行业的一个亮点,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也使得市场更加寄望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的出口需求增加。
广发证券表示,目前政府“稳增长”政策更加有力,在“一带一路”投资带动下钢材出口破亿吨指日可待,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房地产政策已经开始放松,将有效拉动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增长;兼并重组重提日程、环保政策持续加压,钢铁行业去产能节奏很可能超过市场预期。供需形势将有望在二季度明显好转,铁矿石过剩严重,短期内走势将明显弱于钢材,钢铁行业有望扭亏为盈。
中金公司则认为,近期央行降准、地产政策松绑带动成交量回暖,有利于改善周期性钢铁板块的预期,提升估值;但政策的放松传导至下游需求的回升仍有一定时滞,行业基本面的反弹仍需等待,时间上或需等到下半年。
(关键字:钢铁行业 粗钢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