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是一个对经济走势非常敏感的行业,它上游关系着煤炭、矿石,下游则直接和房地产、汽车、造船等行业相联系,它的冷暖涨跌,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经济运行的部分情况。近期记者在山西调研时发现,半年来,这里的钢材价格正在不断下跌,贸易也在不断萎缩,不少钢材贸易商已经因为经营困难而离开了这个市场。
太原最大的两个钢铁交易市场,都没有成堆的钢材和往来的车辆。货场上有不少区域是空着的,上面杂草丛生,甚至放了不少垃圾。其他地方堆放的货也很少,大部分钢材锈迹斑斑。螺纹钢的出厂铭牌显示,不少钢材都是2015年初出厂的,有的甚至是2014年生产的。贸易商山西顺潮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星灯表示,从2015年1月到现在的半年时间里,市场里很少有人存货了。半年以来,钢材价格几乎天天都在下降,十几年贸易中没有出现过今年这样只跌不涨的行情。从今年1月开始,钢材价格从每吨三千多元降到现在的不足两千元。价格的下跌让他们存货就赔钱,无法控制销售节奏。然而最让他们无奈的还不是价格的下降,而是销量的大幅减少。
杨丽是一家较大规模贸易企业的负责人,以前她的客户都是中间商。而为了减少中间环节,保证利润,她现在要跳开中间商,扩充销售团队,直接找到终端市场的客户,扩充销售渠道。
交易市场上,不少门面都大门紧锁,有的写上了转让的字样。销售萎缩、价格大跌,大的贸易商直接做终端市场,小的贸易商就更加难以为继,不少贸易商不得不离场转型。
贸易商因为价格下跌不敢存货,纷纷离场,钢材市场的场地空了一片。而作为生产企业的钢铁厂,他们的场地却堆满了钢铁。不少钢厂近期钢铁库存都处于高位,而随着钢铁价格的下降,他们每生产一吨钢铁就要赔几百块钱。
在山西最大的民营钢厂,货场上、仓库里堆满了各种型号的钢材。整个货场冷冷清清,只有两辆车在等着装货。负责人山西晋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友表示,他们的库存已经达到了二十万吨,相当于一个月的产量,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作为钢厂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陈友每天看着库存越积越多,价格降得越来越低,他的压力也非常大。因为每吨钢铁只要下降一块钱,就意味着他们的这些库存的价格要缩水二十万。他们的每吨钢铁从微利变成了现在的大幅亏损。
钢铁销售缓慢,生产又面临着亏损。这家钢厂已经开始准备限产检修。实际上国内大部分钢厂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也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钢铁分析师表示,目前有27家钢厂在减产,同时涉及建筑钢材产线能达到30条,螺纹钢产线大约有18条,盘螺和线材大约有12条,近一个月的总产量能减少139.8万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量。
而就在6月27日,陕钢集团、建邦集团等钢铁企业负责人在立恒钢铁集团召开会议,决定为保证建材市场价格,主导钢厂将减产一半左右的产量。
(关键字:钢铁行业 钢厂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