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钢铁市场“寒冬”,京唐公司炼铁部干部职工从开展技术创新、强化管理、设备改造等方面着手,制定措施,逐项落实。1至6月份,铁水成本比去年降低194.6元/吨,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新成效。
高炉生产的长期稳定顺行是全系统生产稳定的基石,也是炼铁生产降成本的关键。一直以来,京唐公司炼铁生产技术人员都牢牢牵住“保高炉顺稳”这个牛鼻子,积极优化高炉上料制度与送风制度,确保高炉生产稳定顺行。面对外界原燃料质量变化,炼铁技术人员以变应变,严格遵守攻守退措施,及时做出科学调整。针对制氧机检修,氧气供应不足的不利因素,炼铁技术人员精心研究,及时调整,力争将对高炉的影响降到最小。烧结、球团、矿选技术人员系统攻关,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提升烧结矿、球团矿、精矿粉的质量,为高炉稳定顺行提供保障。在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京唐公司炼铁部积极摸索设备管理新模式,推进“一票三确认”设备管理,推进设备标准化检修体系,通过分区域推广设备周预修、定修制度,强化设备隐患项目治理,加强维检队伍管理,引进新技术等措施降低炼铁设备故障率,为高炉稳定顺行提供保障。针对两座高炉热风区域高温点增多的不利因素,加大了热风区域的巡检力度,及时发现处理隐患。
炼铁作为生产工序的“龙头”,在保证高炉高效运行的同时,如何完成降本任务成为压在炼铁人肩上的重担。为此,炼铁部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深入研讨和思考,形成“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的共识。炼铁技术人员深入探索大高炉冶炼规律,突破传统思维限制,大胆调整各项操作制度,在保证高炉顺稳运行的情况下,逐步提升高炉负荷,最高焦炭负荷达到了5.86。1—6月份,比去年同期减少焦炭消耗14.1万吨,大幅降低了炼铁生产成本。针对烧结检修期间,高炉不得不配加落地矿的情况,炼铁部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通过提高球团矿比例,保证在烧结机检修期间,高炉稳定高效运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承德高钛球价位一直居高不下,大幅增加了炼铁生产成本。面对这种情况,炼铁作业部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矿选作业区、球团作业区协同配合,从工业性试验入手,逐个解决遇到的困难,经过反复努力,高钛球团矿批量生产获得成功,一举打破了高钛承德球的垄断地位,年可降低成本近1300万元。烧结作业区深入研究罗伊山粉的冶金性能,持续调整配料比例,优化工
艺参数,替代澳粉获得成功,在矿粉品种添“新军”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字:京唐公司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