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辆辆纯电动轻卡,两辆纯电动公交。10月26日,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内,吉利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发布。
新品牌发布会上展出一水纯电动车型,吉利以新能源为商用车市场突破口的策略不言而喻。远程汽车是继吉利汽车、沃尔沃之后,吉利集团第三大独立的整车业务板块,这也意味着吉利控股集团商乘并举的战略正式启动。
为何是新能源
进军商用车,就要对当前商用车市场了解下。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商用车共计销售261万辆,涨幅3.9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新能源商用车共计销售64332辆,比同期增长52.54%,翻一番的增速在新能源商用车中似乎成为常态。
传统商用车领域,福田、东风、江淮、一汽、江铃等巨头精耕细作,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无疑给插班生吉利带来了进入门槛和竞争难度。反观新能源商用车,以卡车为例,2015年,国内共有34家企业实现电动卡车销售,前8家企业销量占整体市场近90%的份额,但是这些企业中,除了东风汽车、成都王牌之外,诸如奥新、清源、宝琪这些偏安一隅的区域性品牌外,鲜见大型汽车集团。
传统商用车,门槛较高,产品线梳理、网络铺建这起基础工作已经输在起跑线;新能源商用车,涨势凶猛,竞争平缓,是真正的风口市场。于情于理,吉利以新能源进入商用车是不二之选择。
吉利的底气
从今年3月4日收购东风南充,到10月26日发布新车型,吉利只用了半年的时间,速度之快让人侧目。
早在2014年,吉利的商用车项目就已着手筹备。2014年8月,吉利集团成立商用车项目组,招贤纳士,组建了一支60人左右的核心团队。“收购南充项目不到一年,但是商用车的开发、基础准备、产品开发已历时多年,其中,英国的团队200多人,沃尔沃的团队30多人,我们的团队500多人,而收购南充公司也是为新产品的研发和平台准备了一个基础力量。”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群介绍说。
远程汽车亮相带来的是纯电动,纯电动只是吉利进军新能源商用车的前菜,增程式电动车才是其要奉献给市场提供用户的大餐。补贴退坡,倒逼企业产业升级,在政府补贴退出市场后,商用车要想真正实现商业化之路,吉利认为增程式车型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增程式新能源车,就是在车上转载增程器(由发动机与发电机组合),当车辆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过增程器给电池充电,从而解决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增程式电动车最关键的部件就是增程器,吉利的增程器采用同步欧洲的沃尔沃技术,在国际市场均处于领先地位。换句话说,远程汽车虽然是新能源商用车的新进入者,但是其起点很高,是站在沃尔沃技术巨人肩膀上发展而来。
远程的未来
目前,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已形成动力系统、货车及底盘、客车及底盘三大产品线,未来将有更多的基于这三条产品线的新能源产品步入市场。纯电动、增程式,远程汽车的技术路线不局限于电动车型,还有清洁能源,据悉即将举行的昆山新能源车展上,远程汽车将会展示其甲醇燃料商用车,为用户提供更多样的节能减排车型选择。
近几年,乘用车同步发展商用车的企业不多,之前的比亚迪凭借其自身的电池实力,成功进阶新能源客车主流席位,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而在电动卡车这一领域,一方面是比亚迪不容小觑的电池能力,一方面是深圳沃特码牵头,东风、一汽等传统大牌商用车企抱团取暖组建联盟,现如今,远程汽车横空出世,一反纯电动路线走到底之常态,以增程式为主打。或许,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关键字:新能源商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