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出口正在萎缩。中国海关总署
针对10月份中国钢材出口的急剧下滑,资讯总监徐向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10月份下滑到770万吨,主要是由于国内钢材价格上涨过快,国内外价格出现倒挂,企业出口积极性减弱,导致钢材出口下滑过快。”
此前发布的10月份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10月份重回扩张区间,环比回升1.2个百分点至50.7%,创近五个月的新高,行业景气度回升明显。截至
不过,徐向春向澎湃新闻指出,除去短期因素外,国际贸易摩擦是更大背景。
徐向春表示,“中国钢材出口去年超过1亿吨,目前面临着非常大的全球针对中国钢材出口的压力。”徐向春认为,2015年中国钢材出口占世界钢材出口市场的24%,从惯例来说该份额已达到一个天花板,短期来说难以超越。
目前,中国钢铁产量已占全球的半壁江山。随着内需动力不足,中国钢企转而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国际市场。2015年,中国钢材出口首次突破1亿吨,达1.124亿吨,同比增长20%,约占中国钢铁生产量的10%。中国钢材出口日益增多正在给欧美钢企带来危机感,也令中国钢材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称,今年1-8月,共有来自20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8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103.21亿美元;案件数量同比上升了49%,涉案金额同比上升了94%。其中又是以钢铁产品居首,共计35起案件,涉案金额58.86亿美元,占今年同期全部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和金额的约一半,案件数量和金额分别上升了40%和63%。中国也一直是贸易救济调查的最大目标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就在
徐向春表示,上述通过反补贴反倾销的征税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有像美国发起的“337调查”,还有的就是在国际会议上以中国钢铁的产能过剩向中国施加压力。”今年的
徐向春强调,一个国家的钢铁产业即使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产品质优价廉,深受下游用户欢迎,其出口也存在着隐形的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可以用市场份额来衡量,一旦超过20%,也将遭遇到进口国钢厂的强力抵制。如果再叠加上经济衰退或产能严重过剩等因素,更易成为众矢之的,倾销、补贴,环保、劳工、质量乃至汇率、产业政策等都可能成为实行贸易摩的借口,不达目的不罢休。
(关键字:钢材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