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镍日评:欧元区终于达成协议 镍金属由跌转为涨势(2011.10.27)

2011-10-28 8:21:35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1.10.27(四),LME期内盘在前日19125美元/吨基础上大幅高开675美元/吨,开在19800美元/吨,以19900美元/吨的高价收盘,大涨775美元/吨,涨幅4.05%。期镍电子盘低开25美元/吨,开在19725美元/吨,全天强势上涨。亚洲时段低开25美元/吨,开在19275美元/吨的最低点上,随后一路震荡上涨;欧洲时段再上台阶,创当日最高价20148美元/吨后回调,收于次高点19900美元/吨,大涨600美元/吨,涨幅3.11%。

进入2011年的第207个交易日,LME库存方面,荷兰鹿特丹再次流入834吨,流出294吨;故LME库存净增540吨,增为88128吨。注销量增462吨,增为6714吨;实际库存增78吨,增为81414吨。外盘交易量增3328手,增为27555手,增幅13.74%。前日持仓量减1290手,减为95004手,减幅1.34%。

周四,美国股市大幅收高,大盘两连阳。欧洲达成解决债务危机协议、美国第三季度GDP数据表明经济出现一年来最快增速,推动美股上扬。

美国三大股指具体情况为: 道指上涨339.44点,报12,208.48点,涨幅2.86%;纳指上涨87.96点,报2,738.63点,涨幅3.32%;标普500上涨42.58点,报1,284.58点,涨幅3.43%。盘中道指最高曾上涨了412点。

周四,经历了马拉松式的谈判后,欧元区终于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达成了一揽子协议,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欧元区领导人同意将欧元区援助基金杠杆化,由此将把援助基金规模提高至1万亿欧元(1.4万亿美元),以便阻止意大利与西班牙等重要经济体陷入混乱,市场动荡已经令这三个国家逼近需要救助的边缘。欧洲大银行要在2012年6月前募集1060亿欧元(1480亿美元)的资金,以便缓冲希腊国债造成的损失。此外,协议还包括至2020年将希腊的债务对GDP之比降至120%。目前该比率约为160%。这意味着银行所持的希腊国债将损失50%,此前银行不愿承受如此巨大的损失,所以,欧盟与银行间的谈判异常艰难。

周四,美国的经济数据同样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美国2011年第三季度GDP增长2.5%,为一年来最快增幅,基本符合预期,驱散了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心情绪。基本金属全线大幅上涨,期镍收19900美元/吨,涨幅4.05%;期铜收8039.8美元/吨,涨幅4.68%;期铝收2253美元/吨,涨幅1.76%;期锌收1945美元/吨,涨4.85%;期锡收22050美元/吨,涨幅3.16%;期铅收2039美元/吨,涨幅5.98%。

周四,全球第二大镍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称,截至今年9月,因旗下加拿大一座矿场改善产出,第三季度镍产量增加1300吨至58000吨,该公司供应量占全球总量的9%;上周,全球第三大镍生产商--必合必拓公司称,截至今年9月份,第三季度镍产量虽然下滑了3100吨,但其公司库存仍在增加中,该公司镍产量占全球总量的8%。

综合看,尽管欧元区最终出台了方案,也只是暂时缓解了欧元的病情,欧债危机也不会在一朝一夕予以解决。正如有评论观点:欧盟依然没找到避免欧元体系崩溃的钥匙。但毕竟对期镍金属有利好作用,短期或仍有一些上行空间,但技术阻力位已经显而易见,后市难有持续的乐观预期,短期上涨后将步入技术性回调。(良公)

(关键字:镍 涨势)

(责任编辑: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