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召开降本增效经验交流会

导读: 6月23日上午,公司召开降本增效经验交流会。公司领导刘复兴、韩瑞平、王继光、柴志勇、谢力、张志方、王百东、杨贵龙
关键字: 太钢

6月23日上午,公司召开降本增效经验交流会。公司领导刘复兴、韩瑞平、王继光、柴志勇、谢力、张志方、王百东、杨贵龙,公司相关副总级领导、相关部门共700余人参加会议。

炼钢二厂冶炼三作业区作业长马骏鹏首先宣读了向全体职工发出的降本增效倡议书。倡议书提出,在钢铁行业面临两端挤压、供需失衡、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为了太钢的长远利益,必须把降本增效作为应对困难、提升绩效和竞争力的本质途径和手段,希望全体职工认清形势、迎难而上,积极对标、勇争一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自主改善、创新创效,团结起来打一场漂亮的降本增效攻坚战。

炼铁厂、炼钢二厂等六个厂、部长,焦化厂运保作业区等七个作业区负责人,技术中心孟传峰等四名技术人员、型材厂精整作业区乙班原博等四名班组长,分别介绍了降本增效典型经验。

公司总经理刘复兴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让降本增效成为提升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岗位职工操作能力、全员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战略,成为攻坚克难的基本措施,并全面引深、扩展、持久化。他表示,要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让各单位互相学习借鉴,使好的做法得到肯定、更上一层楼,差的单位提高认识、迎头赶上,最终推动公司管理、专业、操作、价值创造及市场竞争五种能力大提升,使降本增效成为公司攻坚克难的重要措施和长期高效运营的策略。

具体到各单位和部门如何吸取优秀经验,为长期开展降本增效做准备,刘复兴讲了五点意见:第一,降本增效是时代特点和行业特征,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企业“三明治现象”越来越严重,一方面上游原燃料、物流成本增大且不稳固,另一方面下游需求疲软,产能过剩,产品售价下降。企业是否盈利必然取决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速度,取决于自身素质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便体现在管理效益、成本控制和改善力度上,因此一定要以科学、本质、规律为前提,按照提升观念、统一思想和行动、提高执行力、关注结果的良性循环方式,使降本增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少到多。第二,降本增效是企业干部职工不二的责任。各级干部要做好组织协调和正负激励,使降本增效的刚性指标和自主改善有机结合,确保综合能力不停顿、不倒退,一切指标追求行业“数一数二”;凡事谋划成本、谋划效率,对降本增效中的能工巧匠予以大激励,对不动作、不作为,甚至负作为的大力惩治。第三,降本增效的核心是科学降本,重点是对标找差,主要方法是六西格玛和PDCA。要相信成本无处不在,只要会“挤”就能见效。第四,降本增效既要抓“西瓜”,又要拣“芝麻”。也就是既要依靠优化流程和工艺减少库存、废品、改判、非计划及物流成本等大项,也要从一度电、一支笔、一滴水做起,及时发现浪费并雷厉风行去阻止。第五,全面行动,引申和扩展降本增效。要把各单位、部门和职工的降本绩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尺度,强化层层评价,创造强大文化,形成你追我赶,比成绩、比贡献的良好氛围。新闻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绩效考评部门要加大评价奖惩力度,各级干部要加大作为力度,对员工的降本增效绩效要加大分配力度。各单位和部门要创新观念,敢于争先,以“我比同行谁都好”的精神和自信战胜困难,创造降本增效的更大业绩,圆满完成年度预算。

 

(责任编辑: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