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华盛顿很多人不愿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美国首都陷入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在于整个国家也是两极分化的。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看不到2012年选战会给这一状况带来多大改变。
倒是有迹象表明,美国在这一过程中正变得越来越分裂。对于希望选举或多或少促使华盛顿领导人弥补鸿沟的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好兆头。由于深刻的分裂,近几年华盛顿已经沦为党派纷争的自由开火区。
一个有可能改变华盛顿分裂氛围的选举结果,便是某一方在总统选举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这种选举结果将使政府拥有一个清晰的使命,体现出这一方对政府恰当规模及角色的看法。
但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在几乎每一次全国性民意调查之中,现任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Mitt Romney)之间的差距都只有几个百分点。双方都预计,竞选将旗鼓相当,胜出一方的优势相当微弱。选举结果完全有可能取决于全国约1.3亿张选票中分布于一两个关键摇摆州的几十万张选票。
此外,多数分析人士现在都预计这次将是一场“基础阵营动员”式的选举。在这类选举中,关键不在于争取犹豫不决的中间选民,而在于比对方更好地动员已经知道自己想法的核心选民出来投票。看看哪些人对今年选举感到兴奋、哪些人没有,就会发现这似乎是一种合理的算计。
据《华尔街日报》和NBC News的最新联合民调结果,71%的民主党人和71%的共和党人表示他们对今年选举十分感兴趣,而在中间独立选民当中,这个比例猛降至53%。
简而言之,选战可能并不是在于鼓励中间选民投票,而是在于鼓励他们不出来投票,所以双方都在动员两极的选民。于是奥巴马在强化民粹诉求,比如在周一,他就呼吁只针对年收入低于25万美元的家庭将小布什时代推出的减税措施延长一年。
另一方面,今夏大为出人意料的事情之一是罗姆尼自获得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以来在争取中间选民方面一直鲜有动作。除软化了在移民问题上的措辞外(实际立场毫不动摇),近几周来,他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来巩固自己在保守派选民中获得的支持,而不是争取非保守派选民。
国会控制权之争则呈现出一个更加惊人的两极化格局。《华尔街日报》与NBC News的民调团队编制了一份对各县选民政治态度的分析,所依据的是今年进行的全部民调的结果。美国的县按照PatchworkNation.org制定的标准被划分为十几个类别,标准包括人口结构、经济和政治特点。
在政治竞争最为激烈的县(即美国的摇摆县),两党对国会控制权的争夺目前似乎势均力敌。当受访者被问到希望选举产生一个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还是由民主党控制的国会时,如果把过去三个月的民调结果综合起来看,摇摆县选民的倾向为一半对一半,这和美国总体情况相仿。
不过,更加惊人的是传统上倾向共和党的县中支持共和党的选民比例上升,而传统上倾向民主党的县中支持民主党的选民比例上升。在支持民主党的核心县,目前希望由民主党控制国会的选民比例比希望由共和党控制国会的选民比例高出13个百分点;这个差距较2006年有所扩大,当时民主党大胜共和党,获得了众议院的控制权。同样的,在支持共和党的核心县,希望由共和党控制国会的选民比例比希望由民主党控制国会的选民比例高出15个百分点;这个差距大于两年前,当时共和党重新夺得了众议院的控制权。由此看来,今年美国核心县的政治立场将更加泾渭分明。
或许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美国人对一个核心政治问题的态度正是一半对一半。这个问题就是美国希望拥有一个多大、多主动的政府。《华尔街日报》与NBC News两周前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受访者被问到是否认为政府应该做更多来解决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抑或政府做的太多,最好把事情留给企业和个人来做。受访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几乎完全是一半对一半:有49%的受访者说政府应该做更多,有47%的人说政府做得已经太多。
两党内部在这一问题上的对应比例也几乎丝毫不差,有75%的民主党选民说美国应该做更多,而有76%的共和党选民说应该少做些。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在11月份的总统选举后,寻求共同立场的工作恐怕不会变得更容易。奥巴马总统上周五在匹兹堡的一次讲话中,敦促选民打破华盛顿的僵局。不过,不要对此抱太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