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跌三地变化率反涨 油价8月或上调

导读: 管近两日国际油价连续下挫,但此前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的走势,使得国际油价在上周的交易中上涨了5%。7月23日纽约9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69美元
关键字: 国际油价

三地变化率不跌反涨

尽管近两日国际油价连续下挫,但此前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的走势,使得国际油价在上周的交易中上涨了5%。7月23日纽约9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69美元,报收于每桶88.14美元,跌幅达4%。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下跌3.57美元,收于103.26美元/桶。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陈晴告诉记者,本周一纽约原油期货的暴跌对国内的三地变化率影响不大。目前,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仍在稳步大幅攀升。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显示,截至24日,三地变化率已涨至2.45%的高位;市场看涨预期不断增强。

陈晴解释:“三地变化率是连续22个工作日的移动均价,单日波动的影响并不大。”另有一位分析师表示,目前国际油价处于震荡期,由于三地变化率参考的是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影响有延迟,所以三地变化率不会随着期货价格变化而时时变化。据分析,如果后期布伦特原油价格可以保持在102美元或以上,8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窗口将打开,这也将是年内第六次价格调整。

国内成品油库存下降

和美国、日本等地原油库存增加相反,国内成品油的库存量出现了下降。据新华社日前报道,截至6月底,国内成品油库存环比下降7.56%。其中汽油环比减少7%,可维持消费天数约33.2天,柴油环比下跌8.8%,可维持消费天数约22.2天。

事实上,成品油库存的减少主要是由6月炼厂原油加工量减少引起产量下滑造成的,并非是由需求增加导致。有机构监测数据显示,两大石油集团在6月份加工量较5月份环比减少约5.4%,地方炼厂开工率也从35%的平均水平降至30%以下。

陈晴表示,产能减少导致库存量下降,直接后果就是成品油的批发价出现上涨。上周,93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批发均价分别上涨了65元/吨和145元/吨。

不过分析师们也认为,目前市场总体需求疲软,如果后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市场信心将受打击,国内批发价上涨趋势将被遏制。

 

(责任编辑: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