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贸易数据疲软 中国经济前景恶化

导读: 周五公布的中国7月份进出口增幅以及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均大幅回落,并且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浇灭了人们对于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反弹的期望。
关键字: 贸易 数据 疲软 中国

周五公布的中国7月份进出口增幅以及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均大幅回落,并且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浇灭了人们对于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反弹的期望。

从上述数据以及周四发布的令人失望的工业增加值数据来看,对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触底的预期可能是个误判,而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情况或许不会比第二季度好多少。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创下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经济学家马骏表示,这一轮的经济复苏可能将是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经济何时能够好转极不确定。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贸易顺差从6月份的317亿美元收窄至251亿美元。

而早些时候接受调查的14位经济学家预计中国7月份贸易顺差为352亿美元。

中国7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仅增长1.0%,增幅低于6月份的11.3%,也远低于经济学家们给出的8.0%的预期增幅。

中国7月份进口较上年同期增长4.7%,增幅低于6月份的6.3%,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增长7.0%。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金融机构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401亿元(合851亿美元),低于6月份的9,198亿元。此前接受调查的14位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期中值是,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650亿元。

德银的马骏表示,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可能与第二季度类似,而不是之前外界普遍预期的经济增长在第二季度触底。

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低于第一季度8.1%的增幅,为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小增幅。

野村(Nomura)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一系列疲软的宏观数据使中国政府放松政策的压力加大。

不过,据马骏称,有2009年实施刺激计划引发房地产价格飙升的教训在前,中国政府这次不大可能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也不会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澳新银行(ANZ)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中国央行可能最早于周五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

刘利刚称,从疲弱的数据来看,中国央行到目前为止的政策放松力度还不够,未来还须更大幅度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他表示,第三季度央行应该还会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0.5个百分点),以促进经济增长。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经济学家姚伟表示,在7月份一连串疲弱的经济数据出炉后,中国政府可能会被迫在未来数月进一步扩张信贷,力度将逐步递增。

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欧元区危机以及依旧脆弱的美国经济增长状况抑制了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中国7月份对欧盟(European Union)的出口同比下降16.2%;对美国的出口基本持平,同比仅增长0.6%。

海关总署称,中国7月份出口较6月份下降1.8%,进口增长2.3%;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7月份出口较6月份下降4.2%,进口下降5.8%。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在实现今年进出口增长10%的官方目标方面面临压力。

中国贸易数据给亚洲市场带来负面影响。香港恒生指数在数据公布后跌幅扩大,前市收盘跌0.7%。上证综合指数则回吐早盘章复,前市收盘时跌0.1%。

澳元在数据公布后下跌,但之后反弹至1.0520美元;澳大利亚S&P ASX 200指数跌0.5%。大宗商品类股走低:力拓(Rio Tinto)跌0.3%,Fortescue Metals Group跌0.8%。银行股和电信股等高收益股票继续回落。

数据公布后,新西兰元和韩圆等其他亚洲货币兑美元走低。

 

(责任编辑: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