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业8月份出现新的疲软迹象,令有关应下调利率以提振经济的呼声再度出现,尽管中国政府担心降息可能重新加大通货膨胀压力。
最新公布的一批数据表明中国政府需采取更有力举措应对全球经济疲软和国内需求不振。目前中国正准备进行领导层换届,确保稳定是头等大事。
汇丰控股(HSBC)周一公布,8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上周六中国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数据也创出9个月新低。
汇丰控股经济学家孙俊威表示,汇丰和中国官方制造业PMI的双双走低证实中国制造商们面临的环境正日益艰难,中国政府需要加大政策宽松力度,才能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状况。
孙俊威认为,中国拥有足够的政策选择余地,在运用货币政策之外,可以增加刺激性支出,也可以提供较大幅度的税收优惠。
中国第二季度经济较上年同期增长7.6%,为三年多来的最慢增速,同时经济学家们担心第三季度经济可能也不会好转。
不过,《人民日报》周一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强调政府面临两难局面,认为中国应加强政策储备。
文章称,中国既要做好应对短期突发冲击的准备,也要做好长期打算。
8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7.6,低于47.8的初值,以及7月份49.3的最终数值。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中,中小型出口导向型企业所占权重高于中国官方PMI。
指数低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较前月萎缩,高于50则表明制造业活动扩张。
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中的出口分类指数表现尤为疲软,新出口业务出现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快下降。数据显示,当月产成品库存增加,同时就业连续第六月减少。
覆盖较多大型国有企业的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在8月份也自去年11月份以来首次跌至50以下。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经济学家姚炜呼吁,在最近两次降息后,中国应再次下调基准利率。
她表示,如果中国央行不采取行动提振增长,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将过大。
中国央行此前曾于
中国按同比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已由2011年7月触及的高点6.5%降至今年7月的1.8%。但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受国内外物价压力推动,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将开始走高。
8月份中国官方非制造业PMI由7月份的
但8月份官方非制造业PMI中,新订单分类指数由53.2降至52.7,显示未来仍然面临压力。
法国兴业银行的姚炜表示,官方非制造业PMI中分类指数的表现不如总体指数那么乐观。
她称,服务行业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是薪资上升,同时食品面临的通胀压力明显增加。
与此同时,周一公布的一项行业调查显示,8月份中国100个主要城市平均房价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升,暗示房价可能已经见底,未来几个月可能面临更多上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