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这注定是一个难熬的冬天。
就钢厂的效益而言,美国QE3没有太大的作用,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反而会拉高铁矿石的价格,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他表示。
这种悲观的情绪,一直在资本市场中蔓延,钢铁股短暂的反弹之后是更为激烈的下跌。
18只钢铁股破净
实际上,在
本钢板材(000761.SZ)、杭钢股份(600126.SH)、南钢股份和重庆钢铁(601005.SH)4只股票同样在当天创出了上市以来的历史低价。
其中,重庆钢铁上市仅有五年半的时间,盘中创出了2.26元历史低价,即使按照复权价格2.56元来看,这个价格还是跌破了当年的2.88元发行价。
不过重庆钢铁尚未跌破1。98元的每股净资产。但是,其他钢铁股就没有那么幸运。数据显示,截至
其中,鞍钢股份(000898。SZ)成为市净率最低的钢铁股。
半年报显示,鞍钢在一季度大幅亏损19亿以后,二季度仅小幅亏损1.44亿。
这主要是由于与集团铁矿石关联交易定价机制改变后对成本端追溯所致,我们估算鞍钢二季度实际亏损幅度约为7.4亿,一季度实际亏损13.4亿。调整后二季度亏损幅度较一季度扩大18亿。兴业证券研究员兰杰表示。
除去鞍钢股份以外,华菱钢铁(000932。SZ)、安阳钢铁(600569。SH)、河北钢铁(000709.SZ)和马钢股份(600808SH)的市净率均在0.6之下,分别是0.55倍、0.56倍、0.57倍和0.57倍。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半数以上钢铁股跌破净资产,主要是因为业绩下滑严重,市净率在1以上,是因为净资产可以实现盈利,而现在来看,钢铁行业的整体净资产收益率很低,甚至出现亏损,所以股价跌破净资产是合理的。因此,即使钢铁股拥有低市净率,也不代表就具体有投资的价值。
现金流持续恶化
根据2012年半年报显示,国内钢铁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987亿元,同比下降6.7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76.7%。
此外,2012年上半年,整个钢铁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252亿,同比下滑27%,而同期固定资产折旧总额为299亿,高于行业252亿的经营性现金净流量。
其中,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负的钢铁股达到9家,其中三钢闽光(002110.SZ)为-10.4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192.16%;柳钢股份(601003.SH)为-7.17亿元,同比下滑61.82%;方大特钢(600507.SH)为-5.73亿元,同比下滑237.45%。
这一情况较2011年有所恶化。2011年上半年,钢铁行业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347亿元,同期折旧为315亿元,折旧总额低于经营性现金流。
在上述基金经理看来,这充分说明钢铁行业当前的持续亏损,已经使其基本失去创造现金流的能力,经营性现金流量完全靠固定资产折旧贡献。
更要命的是,整个钢铁行业没钱的情况也进一步加剧。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钢铁行业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3.44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123.13亿元。
为了应对日益减少的利润,缩减开支成为钢铁企业不多的增效手段。
上述南钢股份人士告诉记者,钢铁企业的降本方式都大同小异,原先是吃贵矿,现在多用一些杂矿,通过一些措施,达到原先的标准。然后就是,控制三项费用。以我们公司为例,现在对招待费和出差费更加严格限制。
但是,兰杰认为随着银行对钢贸行业信贷的持续收紧,以及对重复质押等问题的大规模彻查,使钢贸行业资金链将面临系统性风险。预计钢铁行业下半年现金状况的恶化仍将持续,仍将维持吃折旧的局面。
供给调整的幻觉
令人奇怪的是,在钢价自4月开始出现持续回落、多数钢厂面临亏损的情况下,减产的情况并未明显出现。
事实上,此前一度让机构投资者兴奋的是,钢铁的供给量在8月份出现了小幅回落。
但采访中,相关钢铁企业并未表示有所减产。
我们公司是订单生产,根据订单安排,所以,下半年的产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上述南钢股份人士告诉记者,在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会带出去一部分的副产品,比如生产100吨的钢材会带出一些尾材,这部分的尾材公司会采用其他的方式销售出去。因此,公司的库存压力并不是很大。
钢铁企业的减产并未紧跟市场价格步伐,究其原因,齐鲁证券研究员笃慧认为有两个。作为行业效率低下,亏损幅度最大的国企受到地方政府及企业考核体制的约束,坚持巨亏生产;另一方面,民营钢铁企业同样陷入微利甚至亏损泥潭,但由于企业资金杠杆较高,减产可能会引发债权人挤兑潮,因此减产步伐步履维艰。
钢铁行业三大问题是产能周期、矿石外控、无序竞争。虽然矿石问题在逐步好转,但另外两个问题仍在加重。中长期来看,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将持久低迷,海通证券研究员刘彦奇仍然表示比较悲观。刘彦奇的判断是中国很可能在2016年前后进入总量峰值,然后开始总量收缩,在市场化的整合中获得新生。
在此之前,钢铁股很可能也将长期处于冬天。
(关键词:钢铁股 南钢 钢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