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临近 减税力度有望加大

2012-12-4 9:05:14来源:转载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进入12月,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临近。本次会议将是中共中央委员换届后的首次经济工作会议,该会议确定的方针将为随后而至的发改委、央行、财政部工作会议定调,同时明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在此基础上完成。

多位学者表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能性很大,但是财政政策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包括实施较大幅度的减税以及保持一定财政赤字水平。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指出,明年预计经济增速仍需要维持在7.5%左右,不能按照7%的目标来定,是因为明年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其中明年可以增加中长期国债发行,同时增值税的17%的基准税率可以下降2-3个百分点,这对中小企业有利,他在12月1日举行的2012北京大学汇丰金融论坛上表示。

明年宏观政策基调预计不变

中国在2011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结合,有别于2009、2010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合。201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判断,明年经济将延续今年四季度经济反弹的情况。在政府换届效应的作用下,使得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率先超越世界经济复苏疲软的“新常态”。

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十分脆弱等因素,2013年依然是一个充满朝气但却十分复杂的一年,宏观经济依然面临大量的风险。所以,“目前相对宽松、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不宜进行过度调整。”

截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经连续3月回升,考虑到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上升,第四季度经济全面回升已经成为定局。目前各大研究机构预计2012年经济增速有望在7.7%-8%之间,明年则进一步回升,大约在8%-9%左右。

此前十二五规划确定年均增速目标是7%,比十一五下降了0.5个百分点。考虑到十八大提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番,目前学者测算,实现GDP翻番,则此后几年年均GDP在6.9%即可。而实现人均收入翻番,则需要保持GDP年均7.1%以上的速度。

也有机构预计,2013年年均经济增速目标可能继续下调0.5个百分点,这样与十二五一致。针对这样的看法,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副主任汪红驹指出,如果定在7%,可能使得指标完成得太勉强。前几年高些,也可以为后边几年完成留下空间。“所以2013年7.5%的增速目标,有可能更靠谱些。”汪红驹说。

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未来几年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条件下,要实现2020年的GDP和收入翻番目标,未来8年实现年均7%的目标,完成起来将非常艰巨。

减税力度有望加大

目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一般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比如广义货币M2,与GDP和居民消费价格(CPI)之和相差的数字越大,则表示货币政策越积极。

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没有统一的公式。一般讲,财政赤字率提高,加大国债基础建设投资,或者加大财政民生支出,都是财政政策积极的表现。

“因为今年已经在做营业税改增值税,明年继续扩大范围的话,事实上是实施更大范围的结构性减税,这也应该叫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位财政系统的权威专家说。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也认为,明年增值税17%的基准税率可以下调2-3个百分点。原因是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如果继续实施17%的增值税税率,则可能要倒闭。“但是如果中小企业税率下降,则可能会起死回生。”他在近期的2012北京大学汇丰金融论坛上说。

中国人民大学近期发布的宏观经济报告认为,考虑到明年地方债发行力度要加大,进而缓解地方财政收支上的困境,明年财政赤字率可以适度提高到2%左右。

2012年和2011年一样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但2012年全国确定的全国的财政赤字8000亿,比2011年减少500亿,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目前各方预计明年经济增速比今年要高,是否仍要维持1.5%以及更高的赤字率,目前仍需要深入研究经济走势来研判。

不过,2013年货币政策主要指标可能调整不会太大。2012年广义货币政策指标为14%。GDP和物价目标分别是7.5%、4%,之和为11.5%,广义货币M2目标为14%,前者与后者只相差2.5个百分点。一些学者认为,2013年维持此局面的可能性存在,GDP目标仍是7.5%,CPI可能在3%-4%目标。

此前2009年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指出,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2009年GDP和物价目标分别是8%、4%,其和是12%,与广义货币M2增速差距在5个百分点。

 

(关键字:减税 中央 经济 工作会议)

(责任编辑: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