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欧洲的Libor(伦敦同业间拆借利率)操纵案,令瑞银和巴克莱等银行(行情 专区)灰头土脸,威信受损。如今,另一桩利率操纵案件开始在亚洲金融中心新加坡发酵。
交易员串通一气
路透27日援引知情人士称,新加坡部分银行在进行内部检查时,发现在离岸外汇汇率交易市场上,交易员之间存在相互串通的行为。
调查发现,部分银行的交易员互相串通,询问对方打算如何为当地银行协会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给出价格。并欲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所在银行的交易账簿增色。
有银行人士透露称,交易员之间互相表示,“我今天需要你帮帮我,我需要在低位定盘。”
NDF,是一种针对汇率进行交易的金融衍生品,这种衍生品可用来对那些实行利率管制的国家货币进行对冲和套利。容易受外汇波动影响的企业,如外贸出口型公司,可以通过NDF确定远期货币利率,规避汇率风险。
在新加坡,NDF的汇率制定工作由新加坡银行协会组织。在每个工作日里,各家银行于格林威治时间3点,针对越南盾、马来西亚吉林特以及印度尼西亚卢比三种货币,报出自己的即时价格。而各家银行报出的汇率平均值,则被用来作为NDF的结算汇率。
在计算平均值时,最高和最低的报价是不会被计算在内的。这种方式虽然可防止单个银行操控最终价格,可如果各家银行交易员串通一气,那么最终的价格还是会面临被扭曲的风险。
操控丑闻此起彼伏
市场被操控的丑闻已经不止一次的发生了,最近的一桩便是从去年开始闹得沸沸扬扬的Libor利率操纵丑闻。Libor是衡量英国银行业相互借贷资金成本的指标,包括了多种货币的借贷利率。而那些将Libor作为其利率水平的证券,总价值约达到600万亿美元。
瑞银和巴克莱这样的著名银行,却通过操纵如此重要的指标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据《金融时报》报道,瑞银分布在三大洲的交易员和经理们,曾几乎在每一天,通过多种通讯(行情 专区)方式操纵五种货币的基础利率。
在利率操纵丑闻曝光后,参与作弊的银行遭到了高额惩罚,其中瑞银和巴克莱分别为各自的行为支付了价值为1.5亿美元和4.51亿美元的罚单。
或许是Libor操纵案给其他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敲响了警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onetaryAuthorityofSingapore)于去年开始采取检查措施,要求那些帮助制定当地银行间拆借利率以及无交割远期外汇汇率的银行,检查自己的定价程序。
其实,在亚洲的NDF市场上,往往能看到许多国际大型银行的影子,其中包括了汇丰银行、星展集团以及摩根大通,而在Libor操纵案中受到严厉处罚的瑞银也身处其中。种种迹象显示,全球范围内金融产品操纵丑闻并不罕见。
据外媒报道,日前新加坡银行业内部调查发现,有证据显示当地交易者曾相互串通,操纵了离岸外汇市场利率.
上述证据显示,数家银行的交易者为了使自己的交易账目受益,相互知会了向当地银行业协会提交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on-deliverable Foreign Exchange Forwards,下称“NDF”)定盘报价。
在很多经济体实行外汇管制的情况下,外资一般很难进入这些国家或地区,来直接进行货币交易,但NDF是一种可以让参与者在境外离岸市场进行上述交易,完成对应货币的风险对冲或投机的金融衍生工具。
亚洲NDF市场中最大的几家银行包括瑞银集团、摩根大通、星展集团和汇丰控股等。
去年7月,随着英美监管者对伦敦银行业间借贷利率操纵案的调查深入,新加坡金管局也勒令参与本地银行间借贷利率及NDF利率制定的银行进行自查。NDF市场交易量虽然远小于LIBOR相关的衍生品,但也足以影响标的新兴市场货币的即期汇率。
与LIBOR利率设定的方式类似,NDF利率是由新加坡银行协会(Association of Banks in Singapore)组织设定的,银行在每个工作日上午11点提交其对印尼卢比、马来西亚林吉特和越南盾的现汇报价,除去最高和最低报价的平均值就是NDF的合同利率。参与印尼卢比、马来西亚林吉特和越南盾报价的银行分别有18、15和12家。
虽然除去最高与最低报价能够确保个别银行无法扭曲汇率,但让人担心的是,若有多家银行的交易员串通起来,那么就可能影响结果,而事实正是如此。
有消息人士称,当一家交易商需要另一家交易商的帮助时,就会对其说:“今天我需要你的帮忙,我想让定盘偏低(或偏高)。”该人士还指出,很多参与利率操纵的交易员都很年轻,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
驻在新加坡的40~50名NDF交易员,大约有一半在新加坡金管局调查期间被停职或者开除。“许多银行在被调查,交易员不是被停职就是被迫离开,所以市场交易量大约只有正常量的一半。”上述消息人士说。
去年6月,巴克莱银行被发现操纵LIBOR利率并被监管当局罚款4.5亿美元之后,公众对LIBOR利率系统的信心已经大幅下跌。不难看出,NDF利率的制定机制和被操纵的方式都和LIBOR十分相似,也正是由于在监管方面缺乏除银行之外的机构约束,这种由银行制定利率的模式极易被交易商操纵。
(关键字:新加坡 银行 汇率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