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财经网站MarketWatch的首席经济学家欧文·凯尔纳(Irwin Kellner)近日撰文称,有关美联储将从何时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规模的讨论已再次在华尔街占据了中心地位。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内容概要。
最新一波的经济数据在说着“可以、可以”,而在美联储的眼中却有着很多“不可以、不可以”。
经济数据所诉说的“可以”是指,美国经济表现已经足够强劲,足以抵御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规模所将带来的影响;而美联储眼中的“不可以”则意味着,该行很可能将等待更长一段时间才会采取行动。确切的说,有多名美联储官员都已经站在支持缩减量化宽松规模的一边,主张该行应最早在本月至少小幅缩减这项资产购买计划。
但在我看来,这些美联储官员的言论不能反映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的多数派观点。没错,过去几个月时间里的大多数经济数据一直都表现良好。举例来说,第三季度美国GDP的年率增长速度已被向上修正至3.6%。无论按什么标准来衡量,这一增长都相当可观,更不用说是在当前这种脆弱的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了。
与此同时,就业市场的表现看起来也已经变得更加健康。在过去四个月时间里,美国就业人数在三个月中增加了20多万人,而备受关注的失业率则已经下降至7%,创下自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这种环境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在下周召开货币政策制定会议,这让缩减量化宽松规模成为华尔街中再度备受热议的话题,市场再次开始寻找蛛丝马迹,想要预测美联储是否很快就将开始缩减这项计划。而在这种热议的背后,有一种观点认为,美联储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措施的最大受益人是股市,住房市场则紧随其后,汽车市场第三。这种观点没什么错误,但有些人指出,宽松政策未能创造很多就业岗位,因此对整体消费者支出的影响也不大。
其他一些人则开始担心,通胀率有可能将会上升,但这看起来应该不是个问题,因为批发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均基本持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通胀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尤其是在美联储已经向金融体系注入了庞大资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此外许多经济学家还希望,财政政策能起到某种帮助作用。举例来说,如果政治家们能就预算协议达成一致,则将被视为消除了笼罩在经济增长上方的一片阴云。
同时,美联储还正面临着管理权的更迭。明年1月份,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将走马上任,而她在货币政策方面以其鸽派立场而著称。
(关键字:缩减 QE 宽松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