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危机四伏的2012年相比,2013年全球各国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中展现出了更多理性的思考。尽管美国政府真实上演了关门闹剧,塞浦路斯的存款税危机让人捏了一把冷汗,但在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之后,全球经济在风雨中奋力前行,期间最让人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反向而行,“两极化复苏”态势愈演愈烈。
第一阵营:
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今年以来,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背向而行——发达国家经济开始从低迷状态加速,复苏速度加快。
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最强。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终值被上调至4.1%,创下了近两年以来的最快增速,最新公布的失业率也下降到7%,通胀率控制在1%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表明在遭受危害巨大的经济衰退近五年之后,全球最大经济体已到达一个转折点,即将迎来更加强劲的经济增长。
欧元区在经历了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升级、实体经济不断萎缩的寒冬之后,终于开始迎来复苏的春天,并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进入增长阶段。除希腊等个别国家外,其他深陷债务危机的外围国家几乎都出现了复苏迹象。不过,欧元区经济复苏情况在发达国家中还是最为疲弱,欧元区经济今年仅有望实现微弱增长。
今年日本的经济增长态势并不平稳。上半年,在“安倍经济学”带动下,日本经济出现了久违的高增长,前两季度GDP折合年率分别增长4.1%和3.8%,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就降至1.9%,对新兴市场出口的下降拉低了经济增长。“安倍经济学”目的是结束长达20年的通货紧缩,内容包括大量的货币刺激措施以及更多的政府开支。为维护财政纪律,日本政府还准备在明年提高消费税。不过,天文数字般的债务仍在折磨着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第二阵营:
新兴经济体陷调整期
受发达国家经济政策溢出效应的负面影响,加上自身经济的脆弱性,新兴经济体却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企的挑战。
继2012年巴西和印度等少数新兴经济体出现“硬着陆”后,今年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继续回落。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至4.4%,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巴西三季度GDP更下降0.5%。俄罗斯第三季度经济接近零增长,前几年表现较好的印尼在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5.8%,连续4个季度下滑。根据IMF的最新数据,2013年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主要新兴经济体除中国小幅回调外,其余经济体的增速均出现了大幅下滑,一度独领风骚的新兴经济体平均增长幅度已从2010年的7.4%迅速跌至2013年的5.1%。
今年年中,美联储退出预期的升温触发新兴经济体的抛售潮,多国股市汇市急挫,其中印度和印尼的情况最为严重。市场一度认为此次热钱出逃是亚洲金融风暴的翻版,而造成恐慌性心理的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新兴经济体一直过度依赖美国的廉价资金在发展。有分析人士表示,新兴经济体长期来看存在增长潜力,但明年仍将保持弱增长的势头。不过,新兴经济体的调整期才刚刚开始,预计调整将经历3至5年时间。
展望2014:
全球经济去哪儿?
此前,一些国际经济机构开始“唱衰”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认为新兴经济体不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联合基金的报告显示,自2007年年中以来,发达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超过74万亿美元,远超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然而,作为一个整体,新兴经济体增速依然远高于发达国家,增速放缓并未影响新兴经济体群体崛起的势头。
中国银行在2014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2014年发达经济体有望走向同步复苏的轨道,新兴经济体增长也将止跌企稳,全球经济增长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强。多数发达经济体仍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来之不易的复苏成果。美联储QE退出的步伐、发达经济体债务高企以及欧洲债务重组问题将是2014年全球关注的主要不确定性问题。
全球评级机构惠誉近期发布报告称,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速将达到5.1%。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日前发布了《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14年将增长3%,2015年增长3.3%。2013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差距缩小,两者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大,但这是否会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的新特点还有待观察。德银报告则表示,世界经济将再次迎来春天,明年将是投资者值得期盼的一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近日发布的《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预计,新兴经济体增速依旧“领跑”全球,不过新兴经济体表现将出现进一步分化。分析人士表示,受到外部需求下降和外资流出影响,部分新兴市场经济形势相对困难,各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表现也将明显分化。
中国有望保持高增长
根据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的说法,包括巴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明年的经济表现可能出现分化,部分经济体受到外部需求下降和外资流出影响,经济形势可能会相对困难,甚至存在“硬着陆”风险。
此前,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股票业务主管鲁奇尔·夏尔马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将出现分化,“金砖五国”将出现增长放缓甚至停滞,而菲律宾、泰国 、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将引领新兴市场。但联合国报告认为,中国将在东亚地区整体良好经济增长背景下继续保持稳定、高速发展,“预计中国在今后几年有望保持7.5%左右的增长速度”。
从“金砖国家”经济增速预期看,中国经济有望在“金砖国家”中一枝独秀。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巴西、印度试图重拾增长动力,前者有望在2014年抑制住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后者经济增速则将有限度地恢复到5%以上的水平。
QE退出加速分化
分析人士指出,在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规模的背景下,贸易状况和部分关键指标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速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表现的分化。一般来讲,削减QE对经常账户盈余的地区冲击较小,而经常账户赤字的地区将面临流动性岌岌可危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东南亚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可能比较脆弱。半年前美联储基本明确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后,一些东南亚经济体金融市场已有所表现,包括印尼、泰国在内的亚洲一些新兴经济体第二季度出现了较明显的热钱外逃现象。
高盛集团报告认为,东北亚对发达经济体出口比例大,受利率上升影响小,并将从国内政策改革中受惠,因此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增长将领先亚洲地区。南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由于受利率上升影响较大且其未来国内政策改革存在不确定性,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会降低。
受美联储削减QE决定影响,新兴经济体在实体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合理性、财政政策空间以及货币政策走向上的差异将被进一步放大,分析人士预计2014年的新兴经济体股市表现将出现更加明显的分化。此外,美联储以及全球经济周期的起伏塑造了新兴市场币种的不同前景,汇率走势的分化现象料将更为明显。市场人士认为,南非兰特、印度卢比、印尼盾和土耳其里拉可能成为输家;而兹罗提、韩元、以色列谢克尔和墨西哥比索则前景向好,因为这些国家不错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增长前景将“助其取胜”。
(关键字:全球 经济 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