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9(周三),LME期镍内盘在前日15650美元/吨基础上大幅高开250美元/吨,开在15900美元/吨低点,高点16300美元/吨,收盘16145美元/吨,大涨495美元/吨,涨幅3.16%。期镍电子盘低开15美元/吨,开在15620美元/吨,亚洲时段盘初曾出现全天最低点15566美元/吨,之后小幅向上盘整,欧洲时段保持涨势,波幅逐步加大,直至达到全天最高点16294美元/吨后有所下行,最终收盘在16204美元/吨,大涨455美元/吨,涨幅2.9092%。
进入2014年的第225交易日,LME注册仓库的库存在连续3日出现库存净增之后,仅净减2日,便再度5日增加,当日增加234吨,增为390432吨,已经连续4日刷新历史最高库存纪录;注销量大增5322吨,增为90840吨,增幅6.22%,注销仓单率为23.27%;则实际库存大减5088吨,减为299592吨。前日持仓量大减2720手,减为207447手,减幅1.294%。
美国三大股指具体情况为:道指下跌2.09点,收于17,685.73点,跌幅为0.01%;标普500下跌3.09点,收于2,048.71点,跌幅为0.15%;纳指下跌26.73点,收于4,675.71点,跌幅为0.57%。
周三,美国股市收跌,科技股领跌。美联储会议纪要表明,有些联储成员认为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有限,央行应该密切关注美国物价上涨速度不够快的问题。收市较早的基本金属内盘普遍涨势,只有期锡微跌,期镍涨势突出,期镍收于16145元/吨,涨幅3.16%;期铜收于6643美元/吨,涨幅0.18%;期铝收于2020美元/吨,涨幅0.45%;期锌收于2254美元/吨,涨幅0.36%;期锡收于19600美元/吨,跌幅0.05%;期铅收于2031美元/吨,涨幅0.35%。
周三,美联储公布上一次货币政策会议的纪要称,尽管该行已经注入了数万亿美元资金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但美联储官员仍担心通胀率可能会在一段时间里保持在较低水平。纪要还显示,在这次政策制定会议上,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委员还讨论了应如何加息的问题,并对未来加息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市场波动表示担心。会议纪要显示,“很多与会人员认为,委员会应关注长期通胀率预期下滑的迹象”;“一些官员认为,如果发生通胀预期下滑的现象,同时经济增长停滞,则会令人担忧。”
周三,有报道称,花旗集团(Citigroup)在近日的电子邮件报告中称,中国镍库存减少,供应下降,因菲律宾出口季节性减少。花旗称:“2015年的镍价仍保持乐观态度。不断上涨的价格将激发囤货,令库存更加难以获得。”花旗预计2015年镍供应短缺62,400吨,2016年短缺103,600吨。
周三,市场在广泛报道,澳大利亚气象局在周二发布的消息称,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重新显现。澳大利亚气象局将跟踪系统从“观察”(Watch)上调至“警报”(Alert),表明厄尔尼诺现象至少有70%的几率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海面温度升高。该现象每4年到12年发生一次。厄尔尼诺将引发亚洲的炎热天气,并令南美、美国的气候较以往更加潮湿。从印尼到巴西的农民,要么将面临极度干旱,要么将面临暴雨。全球大宗商品和农产品市场将受到重创。澳大利亚气象局说,不是所有的指标都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概率已经加大。但其表示,无论厄尔尼诺现象是否完全发生,但海洋温度高过平均值就会引发一些类似厄尔尼诺的现象。澳大利亚气象局称:“厄尔尼诺将对全球大部分地区造成影响,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亚地区的降水将低于平均水平,澳大利亚很可能出现大面积干旱。”高盛分析师Jeffrey Currie表示,厄尔尼诺对农产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棕榈油、可可、咖啡、糖等大宗商品。
综合看,市场对美联储会不会在明年加息的揣测也出现了分歧。市场参与者的应对策略因此也将有所不同。处在高位的LME期镍库存仅仅有了2天的净减少后,又有了5日增加,周三已经连续4日创历史最高库存纪录。先前疲弱的期镍在2次跌破15000美元心理大关之后反弹,借势各种利多和利空因素,多空反复争斗,涨跌反复交错;一直处在夯实底部的整理过程中;短期的均线已经处在粘连后逐渐显出依托的态势,只是周二公布的中国10月房地产数据不佳,使得对中国经济体质不佳的预期升温,借势砸低走势。周三,蓄势已久的多头势力突然强行发力,推高走势。似乎对厄尔尼诺影响的预期被放大。因为,厄尔尼诺对赤道太平洋地区影响最为显著,对有色金属的供应具有潜在影响。今年每每遇到该类消息发布,均有多头借题发挥,因为旱涝交加影响供应。例如,厄尔尼诺通常会影响印尼、菲律宾等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部分矿业依赖于水电作能源供应以及水运,厄尔尼诺现象引发严重干旱的时期,这些地区的矿业开采可能受到显著影响。(良公)
(关键字: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