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放宽外资准入的政策近期正式落地,但有分析人士指出,钢铁行业目前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对外资的吸引力弱于往年。另外,这一政策的落地意味着中国政府倾向于将钢铁行业推向更充分的市场竞争,部分依赖于政府补贴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国有钢企生产环境或更加艰难。
国家发展改革委
对于钢铁行业放宽外资准入,取消外资股比要求,这意味着政策倾向于从注重外资准入管理,更多地转为注重市场调节。
该政策落地之后,分析师表示,“此政策有利于吸引外资对国内钢铁企业进行重组,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步划,也有利于我国钢铁行业加快融入全球市场,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研究员表示,缺资金的国内钢厂可以借此获得外资的支持,另外,外资的进入可以帮助国内钢企引入国外技术,甚至拓展国外销售渠道。
另有分析师认为,取消钢铁等外资股比要求,对于小型企业或民企来说,引入外资将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升级。
他同时表示,近年来除了国际钢铁巨头安塞乐米塔尔和华菱钢铁的合资,类似外资进入钢铁行业的案例较少,中国钢铁行业目前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弱。
安赛乐米塔尔入股华菱钢铁此前广受业内关注。公开资料显示,
就目前钢铁行业环境而言,因为去年铁矿石等原料价格的下滑,钢铁企业盈利情况有所好转,但盈利水平依然很低。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去年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882.07亿元,同比下降2.98%,实现利润304.44亿元,同比增加87.54亿元,增长40.36%。
分析师还指出,国家放宽钢铁业外资股权占比,说明国家要将钢铁业去国有化,将钢铁企业推向充分的市场竞争,部分依赖政府补贴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国企生存环境会更加艰难,部分落后企业的市场份额会被加速挤占,行业优剩劣汰更加明显。
(关键字:钢铁 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