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不锈钢下游制品行业大数据

2015-7-3 15:35:37来源:转载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年以来,进口车市场下行趋势明显:1-5月份,进口车累计销售同比下滑21.2%。库存量也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终端零售价格优惠平均达到8万元,如何消化高库存,恐将是进口车经销商的首要课题。

7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5月份进口车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5月份海关共进口汽车8.8万辆,同比下滑30.3%;同期则共售出7.5万辆,同比下滑25.1%。

同时,前5个月海关累计进口汽车43.8万辆,同比下滑22.3%;同期进口车累计销量则同比下滑21.2%。

观各月份具体表现,今年前5个月,分别售出进口车79480辆、60399辆、89958辆、74482辆和75502辆,同比分别下滑20.8%、16.6%、21%、21.3%和25.1%。

综合看前5个月表现,当前进口车市场下行趋势明显。

本财年前3个月中(4月至6月),塔塔汽车累计销量为116,511辆,较去年同期的110,004辆增长了6%。

塔塔汽车公司日前公布了其印度本土销量及出口数据,今年6月份该公司总体汽车销量实现了5%的增长。

今年6月份,塔塔汽车乘用车与商用车(包括出口)销量总计达40,870辆,较去年同期的38,574辆同比增长6%,其中本土销量同比上涨3%至35,823辆。

本财年前3个月中(4月至6月),塔塔汽车累计销量为116,511辆,较去年同期的110,004辆增长了6%。

船舶行业:

按照船舶协会的说法,2015年一季度,虽然船企的造船完工量企稳回升,但我国新承接的船舶订单同比大幅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明显,生产经营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2015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欧洲经济持续低迷,日本经济连续下滑,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艰难。与此同时,世界大宗货物,特别是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带来了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的新变化。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状况不会好转,运费水平仍将处于低位;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明显放缓,运营形势恶化。在此背景下,2015年新船成交量可能降至8000万载重吨的水平,新船价格走势偏弱,有较小幅度下滑。新船完工量将在1.1亿载重吨左右,手持订单量将降至2.82亿载重吨水平。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成交金额将低于400亿美元。

预计2015年我国船舶行业发展趋势认为,我国船舶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新接订单总量有可能小幅下跌,但所占市场份额有望保持现有水平,造船完工量将高于2014年水平,约为4300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将保持在1.3亿载重吨左右。

石化行业:

2015年前四个月,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总体平稳,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6%,投资偏弱,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4.1%,出口额下降4.1%,上游利润大幅下滑,油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2.1%,炼油业下降了56.7%,化工行业利润总额增长8.6%。

石油石化板块涨幅50.47%,在29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5。绝对收益尚可,相对涨幅大幅落后。

2015下半年,有两个方面需要给予特别关注。一是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有很多的子行业最近几年一直处于去产能的过程之中,随着原油价格的暴跌之后见底回升,部分子行业已经逐渐完成了去产能过程,建议对这些子行业保持关注。二是仍然要对国企改革概念给予特别关注。

家电行业:

家电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处于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适应期,一季度整体家电市场运行平稳。据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整体家电(包含手机和3C)市场规模3717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回升,同比增长5.8%。

作为过去几年家电市场增长主力军的厨电行业,一季度增长放缓,市场总规模338亿元,同比增长9.6%,新兴品类如水处理设备、电烤箱等扩容强势不减。据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一季度热水器零售额119亿元,同比增长4.8%。油烟机零售额68亿元,同比增长6.8%。燃气灶零售额46亿元,同比增长6.2%。水处理设备零售额66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净水设备持续引领家电市场,零售额49亿元,同比增长58.6%。消毒柜零售额12亿元,同比微增0.9%。

为应对需求下滑、销售疲软的局面,家电厂家和商家促销活动的密度和力度均明显要强于往年,电商造节分流传统假日促销档。数据显示,一季度厨卫电商渠道实现零售额37亿元,占厨卫市场整体零售额11%,同比增长58% 。同时,线上竞争日趋激烈,各品类市场出现不同程度价格下跌现象。推广模式也呈现多样化,既有传统的新品发布会进行产品首发推广,又出现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进行产品推广,而在今年众筹成为众多品牌一大推广模式。

餐厨行业:

以油烟机、灶具为主的厨房电器市场,有一个“方老帅”的说法,即方太、老板、帅康占据了市场的前三位置,这个格局将来也许会重新洗牌。厨电行业的景气度与房地产投资和成交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2014年厨电销售规模仅增长了5.9%,2015年,市场预计继续增长,但是增幅预计只有8.1%,达到532亿元。

作为建材行业最传统和需求量最大的厨房设备行业,起步早、品牌多、产能大,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出现的产能过剩的情况尤其明显。业内专家指出,当前厨房设备行业产能过剩比例约为5%~10%,产能过剩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资源浪费,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所以说,厨房设备企业发展还需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而定,不要盲目进入或上马新项目。

热水器:

国内热水器行业经历了此前两年的平淡与低迷之后,今年终于扭转颓势。中怡康近日发布报告称2013年热水器零售量将达到2842万台,零售额将达到459亿元,并预计明年热水器整体规模向上,但增速较今年将有所回落,预计2014年热水器零售量将达到2985万台,零售额达到504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热水器产品的零售量累计为2025万台,同比增长11.0%,市场规模达到319亿元,同比增幅为19.5%,较前两年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

在渠道方面,前9月百货渠道零售量、额分别同比增长5.9%和13%,超市渠道零售量、额分别同比增长13%和26.2%,家电专卖渠道同比增长1.9%和9.1%,电商渠道量、额分别同比增长203.5%和214.7%。

传统家电渠道的零售额比零售量增幅更加明显,而电商渠道的量额增长则较为同步,中怡康厨电事业部总经理施婷分析指,性价比高的热水器开始转战到电商渠道,从而最先分享到电商崛起的红利,她预计今年热水器电商渠道销售额预计将达到30亿元,2014年则有望突破70亿元。

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比不断提升。今年前9月,2800元以上电储水式热水器零售额份额占到28.6%,3200元以上燃气热水器零售额份额占据31.3%。在家庭多路供水需求的推动下,大出水量产品快速成长,60升电储水热水器零售量份额占到26.3%,远高于电热水器2.3%的平均增幅。13L燃气热水器零售量同比增长69.7%,在所有容量段中居于最高。10升以下的小容量产品均呈现不同程度负增长。此外节能大环境促进冷凝热水器零售额同比大增105.1%,整体占比达到12.5%。

预计,2013年热水器零售量将达到2842万台,同比增长11.3%,零售额将达到459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燃气热水器零售量为1193万台,同比增长13.4%,电储水式热水器零售量为1606万台,同比增长10.4%。

施婷表示,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家电普惠政策“空窗”、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互联网及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热水器市场将会回归理性。预计2014年热水器零售量将达到2985万台,零售额将达到5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和9.8%。其中,燃气热水器和电储水式热水器的零售量将分别为1282万台和1662万台。

电梯行业:

尽管2014年全国电梯产销量统计数据尚未出炉,但增速放缓已成行业内达成的共识,而且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业内人士分析,2014年全国电梯产销量增长幅度应在10%左右,2015年这一数字将回落至5%左右。

近两年我国电梯产销量增长速度都在15%左右,之前几年的增幅一度高达20%,吸引众多企业蜂拥而至。但任何一个行业经历高增长之后,都必将进入调整期,2015年将迎来电梯行业发展的拐点。

从中国指数研究院获悉,2015年房地产市场将由高速增长时期进入平稳增长的新常态,报告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告别过去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经过市场调整后将步入平稳增长的新常态阶段,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整体销售规模增速将维持在2%~5%的增长区间。

作为房地产配套产业,电梯行业发展与地产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稳中有升也将成为电梯行业发展新常态。

即使是不被 看好的2015年,综合分析,政府采购电梯市场依然值得期待。今年以来,政府采购电梯项目呈现多点开花之势。从采购单位来看,包括政府机关、房地产公司、 医院和学校等,还有一些国有企业所需电梯也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完成。采购内容不仅有新梯加装,还有旧梯改造、更新和电梯维护保养等项目。采购产品类别有垂直 客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货梯以及医用电梯等。

预计2015年保障房电梯采购依然是主力,旧梯更新改造类项目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该类项目明显增多。此外,轨道交通电梯项目值得企业深耕。

五金行业:

2015年以来中国五金行业利润指数整体相对于去年保持了较高水平,基本处于2014年最高值水平。

自2015年2月中国五金行业利润景气指数快速提升至“稳定”区域的中等水平,3月又快速下滑之后,各月利润指数趋于平稳,基本持平。5月中国五金利润景气指数为94.79。

中国五金行业利润总额继续环比增长。2015年前5月,全国五金行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95%,增速较上月下降了1.27个百分点。5月份完成利润总额继续走高,但同比增长12.88%,增速明显下降,较上月下降了5.07个百分点。2015年以来,中国五金行业各月完成利润实现了逐月上涨的走势,总体形势较稳定。

从企业注册类型看,中国五金行业主要利润来自内资企业,但其利润增速相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偏低,未能超过行业增速的平均值。外商投资企业增速最高,超过了30%,增速与上月水平基本持平。各类型企业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内资企业完成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06%;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0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45%。

(关键字:不锈钢 下游 制品)

(责任编辑: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