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
1、车市寒潮来袭,下游需求愈显羸弱。
2、据报道墨西哥汽车行业协会(AMIA)周一公布墨西哥6月份汽车产量同比上升6.7%至306694辆,汽车出口量同比上升5.3%至242720辆。
6月份美国汽车出口量占墨西哥总量3/4,同比上升10.3%,美国是其总出口量上升的主要动力。欧洲汽车出口量同比上升23.3%。
3、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6月,我国进口汽车及汽车底盘10万辆,同比减少16.67%。进口金额达2589179万元,同比减少24.9%。至此前6个月累计进口汽车及汽车底盘53万辆,金额达13893089万元,累计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23.6%、24.9%。
2015年6月,我国出口汽车及汽车底盘6万辆,环比减少14.29%。出口金额达589357万元,环比减少7.02%。1-6月累计出口汽车及汽车底38万辆,金额达3510146万元,累计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1.2%、0.9%。
2015年6月,我国进口汽车零配件金额达1487633万元,环比下降1.14%。1-6月累计进口汽车零配件金额达8359373万元,同比减少10.3%。
2015年6月,我国出口汽车零配件金额达2517144万元,环比减少1.14%。1-6月累计出口汽车零配件金额达14180555万元,同比减少1.4%。
4、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2015年6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分别为上汽、东风、长安、一汽、北汽、广汽、华晨、长城、江淮和比亚迪,销量分别为43.93万辆、28.22万辆、21.55万辆、20.13万辆、16.10万辆、10.74万辆、7.37万辆、5.08万辆、4.38万辆和3.58万辆,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61.08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34%。
1至6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分别为上汽、东风、长安、一汽、北汽、广汽、长城、华晨、江淮和吉利,销量分别为284.42万辆、184.06万辆、146.57万辆、137.22万辆、118.68万辆、56.82万辆、41.53万辆、39.87万辆、29.23万辆和25.51万辆,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063.91万辆,同比增长1.5%,高于行业增速0.1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78%,高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
船舶行业:
1、上半年造船业新接订单量下降70%以上
2015年上半年造船业三大指标显示,新接订单量下降逾70%。
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量1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其中海船为637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1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2.6%,其中海船为413万修正总吨。
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38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2%,其中海船为4330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5.0%。
2、2015上半年全球造船业新船订单减半 韩国居首
据外媒报道,尽管今年上半年全球造船业不景气,新船订单量减半,但韩国造船企业表现强劲,击败竞争对手中国和日本,成功登上全球新船订单的榜首。
全球调查机构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韩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为592万修正总吨(CGT),约占全球订单总量的45%。虽较去年同期的616万CGT略有下滑,主要受到全球造船业整体低迷拖累。上半年全球新接订单量由去年同期的2699万CGT腰斩至1328万CGT,跌幅高达51%。
数据还显示,日本以新接订单量268万CGT十年来首次超越中国位居次席,中国则以新接订单量256万CGT排名第三,分别占全球订单总量的20%和19%。
另一方面,截至6月末中国手持订单量排名第一,达4096万CGT,韩国和日本分列二、三位,分别为3280万CGT和1969万CGT。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韩国船企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造船业的持续低迷。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0月以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平均每月所获得的新船订单持续徘徊在50万CGT左右。
3、造船行业2015年7月景气月报:全球新接订单持续低迷
6月全球新接订单继续下滑。2015年6月份全球新接订单为429万DWT,同比仍保持下滑态势,降幅达61%,环比下滑45%。今年1-6月全球新接订单合计为3694万DWT,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较大达54%。
油轮与集装箱船新接订单同比继续增长。6月油轮和集装箱船新接订单分别为290.5万DWT和8.6万TEU,同比分别上升28%和714%。散货船6月新接订单较弱为5.5万DWT,同比下降99%。
2015年全年新接订单预计为8000万DWT。6月份全球新接订单为429万DWT,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61%和45%。我们认为2015年航运市场仍处于触底阶段,全年新接订单预计在8000万DWT左右。
三大船型新船造价指数继续下滑。6月份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船新船造价指数分别为121点、160点和80点,分别同比下滑11%、2%和2%,环比分别下降1.2%、0.1%和0.7%。
主力船型新船造价下降。6月VLCC、阿芙拉、好望角和巴拿马新船造价分别为9550万、5300万、4900万和2650万美元,与上月相比分别下降50万、50万、100万和25万美元,除阿芙拉外,其余船型新船造价环比继续下降。
船企盈利面改善仍需等待。6月除阿芙拉外各大主力船型新船造价皆有所下降,总体来看船舶造价仍在历史低位。按现在的船价测算,在一段时间内船厂毛利率仍然偏低。
中国新接订单环比继续回升。6月我国船舶新接订单为154万DWT,环比回升47.5%,同比下降74.3%。韩国本月新接订单为253万DWT,环比下降57.7%,同比上升229.9%。
日本本月新接订单较弱为6万DWT,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92.1%和98.5%。
三大造船国手持订单同比继续下滑。6月底中、韩、日手持订单分别为1.33亿DWT、0.86亿DWT和0.60亿DWT,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滑17%、2%和7%。
韩国新船交付略有回升。2015年6月全球新船交付673万DWT,同比下滑25%。中、日两国本月新船交付量分别为251万和139万DWT,同比分别下降37.2%和36.4%;
韩国本月新船交付量为210万DWT,同比略微回升1.7%。
石化行业:
1、上半年化工品市场基本筑底
2015年上半年,国内化工市场整体呈现“过山车”走势,6月底化工指数较年初上升0.74%,其中上半年最大指数涨幅高达5.55%,出现在
具体来看,影响上半年化工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有:
一、国际原油价格阶段性震荡上行,其中WTI原油上半年第一次强势上涨出现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相应地经过产业链的充分成本传导,化工指数上半年也在3月上中旬达到第一次峰值;而5月上旬WTI原油价格再次暴涨,并达到上半年最高价格,与此同时,化工指数在5月中旬也达到了上半年最高点776点。在生意社重点监测的112个化工大宗产品中,苯乙烯、丁二烯、纯苯、OX等基础有机化工产品与原油的相关性系数最高,整个化工市场的走势与原油高度一致,烯烃、芳烃等权重产品功不可没。
二、装置集中检修,3-5月份历来为化工企业的检修季,然而2013、2014年同期多数厂家并未进行大修,仅仅是进行小规模的装置轮修,2015年各地装置爆炸事件频发,国家对安全、环保抓的更加严格,自然而然的成为绝大部分生产企业的大修集中期,受此影响,醋酸、甲醇、纯苯、苯乙烯、尿素、烧碱、液氯、双氧水、粗苯等产品价格均出现过阶段性大涨。
三、部分产业链经理长期低迷后触底反弹。众所周知,氟化工产业链自2011年三季度以来一直处于下行通道,特别是产业链源头的萤石、氢氟酸等产品价格一跌再跌,至2015年初氢氟酸厂家多数已经是在赔本赚吆喝,绝大部分萤石浮选厂家更是自去年11月以来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集体停产,今年4月份在空调制冷行业需求带动下,萤石、氢氟酸以及甲烷氯化物市场快速启动,重在在5月份形成了氟化工产业链的整体触底反弹。
四、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尿素产品上半年走势较为抢眼,从年初的出厂均价1584.92元/吨,一路上涨至目前的1773.69元/吨,涨幅高达11.91%,创下近两年价格新高,起推涨动力,一是2月下旬开始的国内春季农业需求和5月中旬开始的夏季农业需求拉动,二是3月份开始的来自于下游复合肥、胶合板集体开工的工业需求拉动,三是印度连续四次尿素招标使国内厂家和贸易商挺价的底气更足。
综合来看,张明认为,上半年国内化工市场成本传导较为通畅,来自于成本支撑和下游需求拉动的动力较往年更加充足,同时,贸易商面对国际市场的态度更加一致,这使得我国的化工品出口占据了主动,而3-5月份的装置检修季为本已处于上升期的化工市场锦上添花,四大利好共同铸就了化工行业周期转变的底部。展望下半年,国际原油的调整区间有望在50-70美元/桶之间进行,相对目前有机化工市场的价格平衡体系,3季度向上推动的空间较大,算是一大利好,但张明同时提醒市场人士,需谨防7月上中旬市场剧烈下挫为三季度的“金九银
2、长青工业园打造关天经济区能源化工基地
去年以来,中央西部开发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决策的实施,为凤翔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该县长青工业园依托资源和环境优势,加快了园区经济建设步伐,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长青工业园以新型煤化工为载体,引进实施一批对当前有拉动、长远有支撑、链条能延伸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打造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游衔接配套的现代高端化工产业格局。园区现已引进企业56户,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30亿元。其中,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总投资逾100亿元,装机容量达252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60亿度。徐矿集团投资64亿元的150万吨甲醇一期项目,宝钢集团投资6.5亿元的气体空分装置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今年,总投资12亿多元的30万吨芳烃项目将启动建设,年内完成10万吨芳烃项目设备安装;总投资60亿元的甲醇二期、总投资70亿元的60万吨烯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随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园区落地生根、健康发展,新的关天经济区能源化工基地指日可待。凤翔长青工业园的“经济航母”定会扬帆远航,开启的将是转型发展、进位争先的新征程!
3、上半年 政策频出,化工市场喜忧参半
上半年,国内化工市场受到一系列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支持,虽然结构调整压力空前,环保政策覆盖面广泛而深远,但总体上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也有部分产品受挫。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将继续加强,环境约束压力将维持较高强度,传统化工领域增加值增速将继续降低,化工行业通缩压力继续保持。
整体来看,上半年国家各项政策频出,化工品市场整体表现出先强后弱的走势。春节前后,央行大规模降息刺激,货币宽松环境恰逢化工市场开春后的活跃期,多数产品迎来一波强势上涨行情,有机化工产品整体走高,市场信心良好,原料购进、成品库存、开工率等数据普遍向好,尤其部分附带金融属性的产品涨势更为明显,如甲醇、塑料产品、苯乙烯、乙二醇等......
4、中石化上半年利润超预期 化工业务创四年来最佳
从中石化获悉,集团召开6月份经济活动分析会,分析显示,集团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总体趋好,实现利润超过预期。
根据中石化近期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5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较于2015年第一季度增长1000%以上。
有分析师认为,由于高成本库存减少和近期成品油价格上涨推动炼油业务利润率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已获得了大幅度的改善。
分析师裘孝峰表示,自2013年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实行后,在原油价格相对平稳时,炼油经营状况已得到系统性改善。
去年上半年国四汽油实行后,公司单桶炼油EBIT达到2美元/桶左右;由于油价暴跌导致库存跌价的影响,公司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炼油单桶EBIT大幅下滑至亏损4.8美元/桶和亏损1.2 美元/桶。随着原油价格回升,再加上受益今年国四柴油实行的油品质量升级,公司单桶炼油EBIT有望接近3 美元/桶;二季度叠加库存收益,炼油业绩将更可观。
需要一提的是,7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低,鉴于欧佩克组织一直维持不减产的策略,加上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业内预计国际原油价格下半年维持弱势是大概率事件。
今年第一季度,中石化化工业务实现收入751.04亿元,同比下降27.14%;实现经营收益30.69亿元,同比扭亏,且季度盈利在不断提升。
低油价有助于石油化工产品价差扩大,盈利能力提升。
裘孝峰就表示,受益相对低油价,烯烃与石脑油价差扩大,公司化工业务上半年盈利情况为4年来最佳。
中石化也表示,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新常态和国际油价低位震荡波动的严峻形势,面对市场需求下滑和产能过剩的压力,集团公司坚决贯彻中央保增长要求,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加强国际油价走势研判,加强对石油石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谋划,全力做好原油资源优化、柴油产销平衡、开拓天然气业务、扩大成品油出口、调整炼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客户水平等工作。
同时,公司上下积极推进从严管理,努力降本减费,确保安全生产,自3月份开始每月实现较好盈利。
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还在会上指出,集团公司今年以来面临的市场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市场给我们出了很多难题,从中也学到很多东西。
家电行业:
1、
2014年是中国家电行业深陷负增长困境的一年,而国内市场又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国内经济保持低位趋稳的新常态,在宏观经济环境及住宅产业低迷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家电行业市场增长动力不足,大部分家电产品销售量增长缓慢,其中大家电行业陷入负增长困境。
进入2015年这种局面依然延续,市场监测数据表明,2015年 1~5月,大家电内销市场乏力,空调与制冷产品量额均呈负增长,洗衣机形势略好。但与此同时,家电企业纷纷通过创新驱动转型,推动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发展,家电市场消费升级态势保持良好,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6月洗衣机市场变频机比重高达32%,大于
此外,创新驱动也表现在大量新型高附加值的家电不断涌现,如新型空气净化产品、净水电器具、母婴家电、老年家电、IH多功能电饭锅、免滤豆浆机、原汁机等,这些创新型产品也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
随着新型城镇化提速、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渠道变革三大因素的综合影响,未来,在三四级家电市场高端产品也将迎来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红顶奖品牌提升与推广交流分享会显得更有意义了。中国家电网总编吕盛华认为,红顶奖集合了技术、节能与环保、时尚元素与工业设计、品牌口碑等多方面,通过这些因素来诠释产品内涵,红顶奖是个综合奖项。” 吕盛华强调,“此外,红顶奖也充分体现了家电企业的进取精神,通过不懈的创新,努力给消费者带去完美的、高品质的使用体验。”
了解到,红顶奖素有“中国高端家电领域潮流趋势标杆”之称,是目前中国家电行业唯一的高端家电产品类年度大奖,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在引导市场消费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主办方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新一届(第七届)红顶奖产品申报将于
2、产业在线5月家电上游产销数据发布
数据显示:2015年5月受下游需求不旺影响,压缩机、电机等上游行业产销都呈现下滑或持平,仅冰箱压缩机出现小幅增长。
旋转压缩机:高位盘整 销售同比微增
产业在线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5月旋转压缩机行业生产1436.0万台,同比增长0.81%,环比下降2.60%;销售1500.1万台,同比增长2.43%,环比下滑7.66%。本月的产销率为104.5%。财年1-5月累计产量为6438.1万台,同比下降7.57%;销量为6728.3万台,同比下降6.02%。 冷年8-5月累计产量为12225.7万台,同比下降1.63%;销量为12262.7万台,同比下降0.65%。
5月旋转压缩机市场表现稳定。受到旺季的拉动,行业产销同比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较上个月有所放缓,整体来看还是较为乐观。下游空调整机市场也在持续升温。从内销市场来看,空调市场3月开始在各大厂家的大力促销之下,旺季提前启动,3、4月生产出货均维持在历史高位。尽管1-4月终端零售表现差强人意,但为了在后面的销售旺季占据先机,5月空调厂家的内销出货势头依旧不减,旺销一直持续到端午期间。
涡旋压缩机:内销出口双双下滑
数据显示:2015年5月,涡旋压缩机行业总产量为38.00万台,同比下滑4.93%,环比上月下滑1.86%;总销量为38.07万台,同比下滑4.09%,环比上月下滑2.18%;内销量为31.45万台,同比下滑3.68%,环比上月下滑3.56%;出口量为6.62万台,同比下滑6.02%,环比上月增长4.95%。
5月涡旋压缩机行业并没有实现进入旺季后的上冲态势,而是再次出现下滑,这主要与下游空调行业的增幅放缓有较大关系。5月从涡旋压缩机的内销量来看,已经出现了连续4个月的下滑,说明今年国内的市场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家用空调行业渠道库存积压严重,使得下游家用空调的出货在近期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在上半年持续的价格战促销下,家用空调的市场消费有所提前透支。而涡旋压缩机在家用空调领域的市场份额也不断被旋转压缩机抢占,家用市场份额下滑明显。另一方面,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商用空调领域国内销售也出现增长乏力现象,商用空调企业对涡旋压缩机采购并没有明显提高,这也是涡旋压缩机行业在进入旺季后还没有旺起来的原因之一。
5月涡旋压缩机的出口量为6.62万台,出口额为1714万美元,环比4月虽然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同比来看还是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从出口企业来看,大连三洋。丹佛斯本月出口同比下滑,艾默生、西安大金、广州日立则是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出口地区方面,巴西、沙特阿拉伯、泰国、印度等是本月涡旋压缩机的主要出口国家。
冰箱压缩机:产销同比均增长
数据显示:2015年5月冰箱压缩机产销同比均增长。产业在线监测数据显示,5月冰箱压缩机生产1191.4万台,同比增长5.5%,环比下滑4.8%;销售1228.1万台,同比增长5.6%,环比下滑2.6%;本月冰箱压缩机产销率为103.1%,库存同环比有较大下滑。从1-5月份的累计情况来看,冰箱压缩机共生产5433.9万台,同比增长2.6%,销售5556.8万台,同比增长0.8%.
下游冰箱冷柜市场需求不旺,冰箱压缩机行业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出口市场。2015年1-5月,加西贝拉、东贝、景德镇华意、安徽美芝、恩布拉科、荆州华意和三星压缩机出口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东贝、恩布拉科、安徽美芝、荆州华意的出口量增幅均在20%以上。
企业方面,东贝经过去年的盘整,2015年逐步上量,宿迁基地的投产以及海外市场取得的成绩增添了东贝的信心,据悉2015年东贝的销售目标为2500万台,同比增幅将达到10%以上,从1-5月份的累计情况来看,东贝产销同比已经实现小幅提升。2015年加西贝拉稳中求进,产品的转型升级和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助力企业一路稳增。安徽美芝和景德镇华意5月份依然维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恩布拉科5月份产销同比大幅增长,增长原因主要是旺季提量和生产集团其他产地不能交货的订单。从1-5月份的累计情况来看,万宝、钱江、荆州华意、泰州LG和三星冰箱压缩机产销量依然是同比下滑。
空调电机:需求低迷 销量不佳
数据显示:2015年5月,空调电机总产销量2742.5万台,同比下滑10.84%,环比下滑5.74%。其中,内销量2221万台,同比下滑9.46%,环比下滑7.42%;出口量521.5万台,同比下滑16.31%,环比增长2.13%。
从去年年底开始,空调电机内销市场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本月空调电机内销市场仍然表现不佳,主要是受到下游整机市场产销气氛清淡,企业库存高企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疲弱,虽然已经处于内销供货旺季,但整体行业压力不减,行业调整期或被拉长。面临更新换代、创新转型的档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厂家也开始调整策略、转型升级,在逆境中寻求发展道路。
今年的出口市场,同样也不景气。本月,空调电机出口量环比小幅回升、同比仍有明显下滑,从国别需求来看,美国、日本、泰国、韩国等大部分市场需求同比出现明显下滑,只有马来西亚、印度等少数国家需求同比有所增长。企业方面,威灵、大洋、芝浦仍是主要出口企业,占总出口量六成以上,大部分企业出口量同比下滑。
餐厨行业:
1、一季度深圳口岸进口餐厨具不合格率高达26.1%
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2015年1季度,深圳检验检疫局共监管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餐厨具203批,重338.9吨,货值500万美元,检出不合格产品53批,不合格率达26.1%,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凸显在国内消费者对进口餐厨具需求日趋旺盛的情况下,该类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对于不合格产品,检验检疫部门已采取退运、销毁、责令整改等严格的处置措施。
上述不合格产品中,有5批涉及安全卫生项目,主要表现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析出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餐厨具属食品接触产品,析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食品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损害,影响人体健康。其余不合格产品均为中文标签不合格,该类不合格易导致消费者误用产品,进而出现安全问题。从国家上看,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不合格达44批,占总不合格批次的83.0%。
此次涉及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产品主要为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这两类产品质量易受到原料、助剂、加工工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生产过程中质量把控不严、对我国标准法规了解不足、对加贴中文标签的重视度不够等,是导致上述不合格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深圳检验检疫部门已部署进一步加强对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通过责任约谈的方式,强化品牌商和进口商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对问题严重、频发的产品实施重点管控,并适时向社会发布风险预警,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餐厨具进口商:应了解并熟悉我国餐厨具相关标准体系,掌握中文标签的具体要求。同时,应根据产品的材质,详细了解其安全卫生的检验要求,采取第三方检测或验证国外生产商提供的检验报告的方式,加强对进口餐厨具,尤其是风险较高的塑料制品及有涂层金属制品的安全卫生项目检验。
2、当前我国厨卫电器的75%为新增需求
受经济增长回落的影响,同时随着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政策的陆续退出,2014年国内家电行业进入了短暂的“低迷期”。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家电市场总规模11596亿元,较2011年下降4.8%.其中,大家电在2014年上半年受政策变化影响市场下滑尤为明显,下半年节能惠民政策出台后则明显好转。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但在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国内厨电市场复苏明显。数据显示,国内厨卫市场(热水器、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微波炉和洗碗机)合计总规模达999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了17.4%。从细分产品看,热水器零售规模达到2835万台、4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及18.6%其中燃气热水器零售规模达到1176万台、2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23.4%油烟机零售规模达到1325万台及2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及20.3%燃气灶零售规模达到1795万台、1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及18.6%消毒柜零售规模达到455万台、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及15.5%。
农村市场以普及为主,受收入因素、消费观念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多愿意选择高性价比产品,比如千元以下的电热水器、百元左右的燃气灶等。而在城市市场,由于厨卫电器已经成为家装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外观上具备时尚和前卫元素、性能上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将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比如近吸式烟机、高能效烟机、嵌入式厨房电器等。
厨卫企业走得相对理性,恶性的价格竞争相对较少,数据显示,中国家庭对厨房和卫生间装修的投入在持续走高,目前厨房和卫生间的装修费用可以占到整个家庭装修的比例在45%以上,高端产品在市场的比重在快速提升。
某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厨房电器市场动态研究及盈利预测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厨卫电器市场将保持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比同时期整体家电市场的增长率至少要高于5个百分点,现阶段中国家庭厨卫电器保有量低,当前厨卫电器的75%为新增需求,而替换型需求仅占到25%左右。
电梯行业:
1、 东莞年内在用电梯检验标志二维码全覆盖
2、
老旧电梯将成检查重点
从会议上获悉,为进一步深化东莞电梯安全工作改革,东莞市将进一步畅通和拓宽电梯举报投诉渠道,实现在用电梯检验标志二维码全覆盖,客观向社会公开电梯安全状况及整改意见,方便群众对电梯运行安全进行监督。实行电梯生产单位的分级管理,通过差异化监管提高电梯制造、安装和维保质量,组织开展电梯安全隐患自查和整改工作。
据了解,在
2012年东莞启动改革试点
东莞是全国电梯安全监管改革试点城市。自2012年7月启动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改革工作总体进行顺利,推动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协会参与、社会关注的工作格局,取得了预期成效。截至2015年6月底,已完成72710台电梯“使用权者”确认、62062台电梯购买保险,分别占全市在用电梯总数的99.7%和85.1%。
2、2600余台“大龄电梯”故障频出报废难
随着小区电梯使用年限的增加,各种故障、困人、下坠等电梯惊魂风波亦层出不穷。南都昨日从东莞市质监局方面获悉,目前东莞全市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在用“大龄电梯”多达2600余台,但是由于我国对电梯使用年限并无明确规定,所以东莞作为全国电梯安全监管改革试点城市,正尝试开展针对“大龄电梯”的专项整治。
“大龄电梯”多达2600余台
去年9月,东莞市质监部门对外公布的东莞6万余台在用电梯中,服役15年以上高龄电梯达1745台;而截至昨日,南都从东莞市质监局方面获悉,目前东莞全市7万余台在用电梯中,服役年限超过15年的“大龄电梯”数量已经高达2600余台。
这些“大龄电梯”在实际使用中,往往给使用居民们带来了不少担忧。比如建于1999年的莞城经贸中心属于东莞早期用上电梯的高层小区,小区内4栋住宅楼均有23层,目前楼内电梯服役早已超15个年头了。据家住经贸中心的不少居民表示,小区电梯老旧故障频发,日常使用时运行不畅或偶尔困梯的小状况不断,更要命的是一旦电梯出了问题需要修理时,一停运就是维修大半个月,业主们只能忍受上下爬楼梯之苦。
类似莞城经贸中心小区的“大龄电梯”情况还不少,比如南城区石竹花园小区等小区电梯使用了十年余,电梯平时小状况也颇多,让业主们有些头疼。
老旧电梯是否报废无法规指引
由于“大龄电梯”是否报废并无法律法规指引,也没有对电梯实行强制报废制度,这就给东莞市质监局方面对东莞全市高达2600余台的“大龄电梯”监管出了难题,即使质监部门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验中,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也只能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无权判定是否报废换新。电梯是否报废只能根据电梯使用单位的意愿自主选择,对于使用单位和物业来讲,更新电梯动辄高达二三十万元一台的成本亦让他们望而却步。截至去年底,东莞质监部门仅受理了60台电梯的报废申请,仅占全市数千台“大龄电梯”总数的3%左右。
老旧电梯为何报废难?
无依据。国家无电梯报废的法律依据或相关标准。执法难。质监部门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只能要求整改,无权判定是否报废。更新成本高。一部电梯高达二三十万元一台。
五金行业:
1、新建五金件生产项目落户华蓥
近日,广安华蓥市与广东揭阳市炬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功签定新建五金件项目协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10亩,于2015年7月启动建设,2016年2月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加工五金件制品产品2000万件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年税金50万元以上。
2、未来几年中国五金产品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世界五金及工具的主要生产、贸易国家的格局分布为欧洲、美洲、亚洲三大洲,形成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竞争的格局。主要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中国、韩国、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及我国台湾省。
行业分析师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五金生产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消费潜力。现在中国五金产业中至少有70%为民营企业,为中国五金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国际五金市场上: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快速发展与劳动力价格升高,将普遍性产品转由发展中国家生产,仅生产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而中国又拥有强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更有利发展为五金加工出口大国。
目前,中国的工具五金,开始摆脱了占有极大的份额的传统五金形式单一的特点,一批材质与色彩的搭配、功能与形体的组合,向人性化方向发展,轻、薄、短、小的五金新品,已经成为五金世界的一种时尚。像手动工具,运用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上大胆创意,材质考究,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更具有艺术的欣赏性。从中外的五金制品和先进技术看,我国与外商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以锁具为例,国外的制锁设备普遍数控化,用电脑控制,全自动,一次性装夹,多工位一体机完成等先进技术,精度较高。国内制锁业则多为制造模具,很少采用加工中心,因此上档次的精品锁具不多。
2013年1-11月,我国五金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145.16亿元,同比减少了1.8%。2012年我国五金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165.97亿元,同比增加了27.8%。
我国五金市场由于门槛低,所以导致局面是:企业多,产品多,但技术过于粗糙。非官方调查数据标明,过去我们国五金企业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不到营业额的1%,而据了解。国外品牌五金工具企业,其技术研发资金高达营业额的10%到30%。这也是我国五金产品为何频遇外贸壁垒和反倾销的原因。
随着时代发展,五金制品走向丰富是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仅以小小的锁具为例,以前锁具家族只是一般的家用锁、自行车用锁,但随着摩托车、汽车工业、高档住宅的发展,一些企业开发出适合现代交通工具的各类摩托车锁、汽车锁、防盗安全锁。不仅锁的品种增加了,而且传统产品显示出融入高科技的走向,电子锁、指纹锁等等相继问世传统的工具五金,也发生了变化:园林工具向纵深延伸,简单的修剪枝杈的剪刀,逐步为新开发的适合家庭和社区建设的手工、电动工具、锄草机等所代替。
某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五金工具行业深度研究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从产品和企业自身来看,不少五金企业采取的是加工贸易方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这使得中国五金产业的后劲不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慢慢丧失优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五金行业来说,在比较优势相对减弱的同时,将越来越需要依赖增强竞争优势来保持和提升本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胶东半岛三大五金产业区,出现了浙江永康、中山小榄、江苏启东等五金产业集群。
中国有着很丰富的五金产品,适应世界市场的需求,同时中国也是一个五金消费大市场,倍受世界五金同行的关注。我国五金行业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稳步提高,现在已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出口每年稳步增长。其中,出口金额最大的是工具产品。出口额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欧洲、韩国。我国五金行业年出口正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由于中国五金制造水平的提高和产能的扩大,未来几年内,中国五金产品仍将保持每年10%以上的平稳增长。
(关键字:不锈钢 下游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