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正在等一场危机 错觉

2015-8-6 8:59:52来源:转载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从事后来看,世界经济显然在今年早些时候距离衰退仅一步之遥。

根据荷兰CPB世界贸易指数,1月至5月期间的全球航运交易量萎缩3.4%。

但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美国、欧洲和中国的领先指标和货币数据显露了在未来几个月加速反弹的倾向。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斯坦因(Gabriel Stein)表示,全球实际M3货币供应增长率——基于美国、中国、欧盟、英国、日本和加拿大——在6月上升6.2%至六年高位。

M3指标往往会推动经济实现12个月左右的增长,因此可以看出最糟糕的时刻可能很快就会结束。

在欧洲这一指标也在显著复苏。西班牙的M3指标出现自雷曼危机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爱尔兰也是如此。

欧洲央行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QE)带来了三重效应:欧元贸易加权指数在15个月内下降12%;布伦特原油价格从每桶110美元下降到50美元;前两者共同作用使欧元区摆脱六年的萧条。

房地产衰退已经结束。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预计在今年荷兰的房地产价格将上升3%,葡萄牙上升4%,德国上升5%,而爱尔兰上升9%。

亨德森全球投资(Henderson Global Investors)的西蒙-沃德(Simon Ward)表示,衡量欧元区货币供应的关键指标——实际六个月M1——迅速增长12.6%。这意味着在今年晚些时候会出现支出激增。他称:“欧元区的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所以确实非常值得怀疑它们能否将这种宽松货币政策维持到明年年底。”

美国正在慢慢消化强势美元的影响。该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实现2.3%的增长。资本经济公司(Capital Economics)预计在下半年增速会提升至3%。此外美国贷款增速为8%。强势美元不代表一个光荣的繁荣,但也不意味着会出现全球危机。

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也许会令人觉得好像世界末日已经到来,但实际上它不过是中国经济因素和沙特阿拉伯令全球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石油战略影响,这个决定让俄罗斯、伊朗和美国页岩气受到重创。

瑞银集团(UBS)贸易专家和高级顾问乔治-马格纳斯(George Magnus)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令大宗商品需求受到抑制,这阵‘寒风’吹遍了世界各地。大片的新兴市场失去了出口动力。”

我们在整个大宗商品范围内看到了同样的溃败——从铜、热能煤、大豆和牛奶——这显然令人毛骨悚然。原材料的Reuters-Jeffrey CRB指数从2008年的峰值水平暴跌将近60%,并跌至1971年首次触及的低点。

如果这些糟糕的情况继续恶化和扩散,那么将会导致又一轮的全球通货紧缩。目前全球债务占GDP的比率自2008年以来已经上升了30%,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一旦这样的危机发生将会对全球的债务动态造成毁灭性打击。

然而大宗商品价格崩溃是一把双刃剑,它也能对世界经济起到刺激作用。OPEC的5000亿美元的“减税”措施令消费国感到享受。

如果大宗商品目前的价位算不上底部的话,无论如何触底将会很快发生。衡量干散货大宗商品运费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自6月以来几乎上涨了一倍。船运公司Clarksons表示,公司正受到中国钢铁需求复兴的提振。

2015年对全球经济的增长恐慌很可能会被证明是虚惊一场,就像1987年和1998年所发生丑陋的两次严重动荡——当时是令人恐惧的——后来发现是无伤大雅的。

中国公布的7月份制造业PMI下降至47.8,本周市场对此反应剧烈,因投资者担心刺激措施难以奏效,中国经济正面临债务去杠杆化。上海股市的表现可谓是对这个指标作出了错误解读。

野村证券(Nomura)表示,中国制造业PMI在5月份触及底部后释放出强劲反弹的信号。

在野村证券绘制的中国“热图”中,53%的板块是闪烁的“热”,包括发电量、化学纤维、有色金属、化肥、房地产投资、汽车生产和M2货币。“热”的比率较5月份增加44%,较去年10月份增加31%。

中国正试图抑制26万亿美元的信贷泡沫——高于2009年初的9万亿美元——由于通胀和紧缩交替出现的小循环,以往的刺激措施难以有效。

然而这种抑制可能有些过头了。扣除物价因素的一年期借贷成本从2011年的零上升到去年的5%,这可以视为被动收紧货币政策的一种形式。

得益于中国紧盯美元,自从2012年中期以来美元兑欧元的汇率已经上升了20%,兑日元上升60%,兑俄罗斯卢布则上升100%。

同时在今年年初由于地方政府土地销售带来的收入下降且被禁止向银行借贷,中国经济险些掉入“财政悬崖”。

面对这种冲击中国最终开启了他们的债券市场。地方政府以每月1300亿美元的速度发债,可以看做一种变相的激励手段。去年年底以来实际借贷成本已经减半。

野村证券表示,如今的货币政策异常宽松,新增的基础设施支出微型狂潮已开始填补财政缺口。

这并不意味着回到狂热的货币宽松繁荣时期,但中国也不太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逐渐陷入到更深的经济衰退中。中国政府通过国有银行来控制信贷的数量,并使用该手段来促进经济复苏。

如果需要,它可以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18.5%降至0,相当于向银行系统注入3万亿美元。中国只使用过一次,但现在我们应该开始担心了。中国经济离真正的衰退仍然遥远。

(关键字:经济 危机 原油)

(责任编辑: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