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铜价稳步下滑,且屡创逾6年来的新低,延续始于2011年3月来的跌势,主要受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美联储加息担忧等宏观利空因素打压。展望四季度,宏观面的不确定性有所减弱,期铜技术反弹意愿或逐步增强,但铜市供需不畅的格局一时难改,资金若未能回流,则期铜反弹高度亦有限,需以区间操作为主。
一、三季度铜价走势回顾
今年三季度期铜稳步下滑,屡创年内新低,为连跌五个季度,目前仍处于2011年3月来的长期下跌通道中。截止
期限结构方面,沪期铜各合约之间基本延续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但负价差逐步缩窄,截止
二、宏观基本面
1、四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
9月份OECD,IMF,世界银行等机构多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其中9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至3.3%,低于7月预估的3.4%,同样,OECD于
2、宽松政策效果不佳,通缩压力犹存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除了美国)的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但宽松的效果并不佳,意味着宽松周期还未转变。展望四季度,市场仍聚焦于美联储的加息,预计加息概率较大,加息时点为10月末或12月,其中12月的概率大于10月末。中国方面,截止9月末,中国央行已连续四度降息降准,但从国内制造业活动持续萎缩及CPI和PPI(连续42个月负增长)持续倒挂来看,中国央行前三季度多次降息降准效果并不佳,而为保证四季度经济的企稳回升,需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预期四季度或还有降准空间。此外,全球通胀仍相对低迷,通缩风险犹存,亦显示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其中8月欧元区CPI终值年率增长0.1%,创四个月来新低,显示自今年3月欧央行启动1.1万亿欧元的QE计划以来,欧元区物价基本零增长,为此欧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在油价下滑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下,欧央行会准备扩大量化宽松(QE)计划。 7月美国核心PCE年率涨幅为1.3%,为连续39个月低于2%的目标,美联储将核心PCE年率涨幅2%定为长期通胀目标,核心通胀数据是美联储指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8月中国CPI同比增长至1.6%,随着猪肉价格的新一轮上涨,PPI趋稳以及房地产价格回暖等因素刺激,四季度中国通胀将进一步温和回升。
三、铜市供需分析
1、铜企减产亦难转变过剩格局
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12.2万吨,其中精铜产量为1320万吨,而消费量为1310.3万吨,去年全年供应过剩29.8万吨。高盛预计铜市每年供应过剩50万吨的局面将持续到2019年。对于今年全球铜市供需格局,市场多预期将出现供应过剩,但年内铜市供应过剩忧虑有所下滑,
2、供应-国内有色金属矿和冶炼行业明显分化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值为3875亿元,同比下滑0.2%,延续始于2010年5月来的下滑之势,且为连续六个月处于负增长,1-8月利润总额为279.6亿元,同比下滑19.9%,为连跌34个月。同期,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值为3.2656万亿元,同比增加2.5%,为延续55个月来的增势,但增速远低于2010年-2014年高达25.5%的均值,接近于年内2月创下的多年来新低(1.18%)。1-8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利润总而为736亿元,同比仅增长3.5%,增速创下去年12月末来的新低。数据显示有色金属行业普遍面临着上游矿山亏损,中游冶炼和加工仍有盈利,令冶炼产能持续扩张,从而造成投资结构继续分化。1-8月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完成额为979.57亿元,同比下滑2.3%,为连续六个月下滑,但该减速创下去年11月来的新低。同期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完成额高达3697.02亿元,同比增长1.5%。
3、供应-铜矿砂进口增加保证精铜产能扩张
因中国精炼铜产量持续扩张,从而加大全球铜市的供应压力,因此铜市供应方面的增减需重点观测中国市场。而中国铜精矿进口依赖度较高,1-8月铜矿砂累计进口量为 811.7 万吨(铜精矿产量占进口量比例仅为 14%),同比增加 11.93%,为连续六个月增加,同时该进口量再创历年同期记录水平。其中,1-8月进口自智利和秘鲁的铜精矿同比分别增加20.75%、14.52%,而进口自蒙古的铜精矿则高达 87.3万吨,同比剧增 37.69%,现已成为我国第三大铜精矿供应国。中国铜精矿进口量不断增加主要受今年铜精矿 TC/RCs 价格相对高企及铜矿价格下滑导致冶炼企业囤货备矿提振。据悉,大型冶炼厂已同意今年第三季度以不低于90美元、每磅0.09美元的TC/RC水平进口铜精矿。而铜矿砂进口的增加能继续保证国内精炼铜产能的扩张,推动我国精炼铜产量进一步增加,加剧国内市场的供应压力,由此将导致中国铜进口需求的下滑。今年 1-8 月中国精炼铜产量高达 507.36万吨,同比增长14.33万吨或8.17%,延续 2007 年来的增势,但该增速创下2012年同期来的较低增速。数据显示,中国冶炼瓶颈进一步缓解,令精矿过剩能顺畅的传导到精铜市场。
4、需求-中国工业需求整体表现疲软
中国方面,今年1-8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该增速仍接近于2009年4月来创下的记录低点。同时,8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环比加快0.1%。分行业来看,1-8月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增速较1-7月加快0.3%,为连增五月,但该增速创下历年同期新低水平;同期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1%,增速创下年内3月来的高点,但该增速亦创下历年同期新低水平,同时仍处于5年来低点附近。国家统计局称,8月工业生产增速虽小幅回升,但回升基础并不牢固,同时当前工业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仍然偏弱,工业生产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此外,三季度中国财新制造业PMI持续下滑,截止9月份该数据进一步跌至47,创下六年半来新低,且为连续七个月处于50荣枯线下方,因我国经济面临内外需求均不佳的困境。
5、需求-欧美工业需求改善不够稳定
美国今年8月工业产出环比下滑0.4%,为今年前八个月里第六个月环比负增长,主要受海外经济困境和金融市场动荡拖累,其中占整体工业产出75%的制造业产出月率下滑0.5%,差于前值和预期,因8月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下滑6.4%,降幅创2011年4月来新高。8月产能利用率为77.6%,远低于1972年以来的均值。同时在先行指数方面,9月美国Markit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初值分别微增至53(持平于两年低点),55.6,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增速放缓有可能拖累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长。而作为美国耗铜量最大的房地产行业(约占49%),8月份整体表现喜忧参半,显示楼市复苏仍不均衡。8月美国新屋开工年化总数下滑至112.6万户,但仍接近于7月份创下的2007年10月来的新高116.1万户,8月营建许可年化总数环比增加3.5%至117万户;8月年化成屋销售总数降至531万户,月率下滑4.8%,创年内1月来最大降幅。但8月新屋销量环比增长5.7%至55.2万套,创2008年初以来新高,一系列的房屋数据显示美国楼市复苏强劲势头有所下滑。欧元区方面,今年9月欧元区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微跌至52,创5个月来新低。同时,9月服务业PMI微增至54。在主要成员国家中,德国9月制造业PMI跌至52.5;法国制造业PMI则跌至50.4,创三个月来新高,数据显示欧元区各主要国家之间的制造业发展仍不平衡,但同时亦表明欧央行购债计划的效果不及预期。
6、需求—融资铜需求下滑,令精铜进口减少
中国8月精炼铜进口量为262691吨,同比增加12.04%,但1-8月累计进口精炼铜220万吨,同比下滑6.75%,为连跌八个月,其中进口自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精铜分别下滑14.4%,28.56%。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增加进口铜精矿(1-8月累计进口811.7万吨,同比增加11.93%),而减少精炼铜进口,主要受国内实物需求和融资需求均疲软打压。而融资铜需求的减少主要因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贷款利率。出口方面,1-8月中国精铜出口147576吨,同比下滑23.59%,仅占精铜进口量的6.7%。此外,今年1-8月中国累计进口废铜234万吨,同比下滑4.97%,维持两年半来的跌势。美国是我国废铜进口第一大来源国,1-8月累计废铜进口量为42.3万吨(占比进一步跌至18%),同比下滑17.5%。数据显示,在中国粗炼和精炼产能缺口继续扩大的同时,废铜供应偏紧的局面无明显改善,这将增加部分精铜的需求。
7、需求-四季度铜材产量或季节性回升
作为铜消费的直接下游产品,铜材产量最能反映消费的冷暖。今年1-8月铜材累计产量达1191.53万吨,同比增长5.75%,维持近6年半来的增势,但增速远低于去年同期高达15.61%,仅略高于年内2月和3月创下的自2012年1月来的低点(2%和2.1%),数据显示下游钢材耗铜速度明显放缓。而且历史统计数据来看,每年的四季度铜材产量较三季度小幅增加。铜材进出口方面,今年1-8月铜材累计进口37万吨,同比下滑7.7%,为连续17个月下滑,但铜材累计出口320129吨,累计同比下滑7.6%(出口量占铜材产量比例降至2.68%),1-8月铜材进口减幅大于出口,令中国铜材净进口量微减。今年1月财政部针对铜条、杆及型材出口开始实施9%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将铜箔的出口退税率自13%提高至17%,但从今年铜材的出口情况来看,还未大幅带动铜材出口增加,不利于缓解国内市场来自铜杆供应过剩的压力。去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60.4万吨铜材,而向外累计出口铜材50.78万吨。
8、铜市下游消费延续弱势复苏
从国内终端需求来看,铜的主要消费行业表现继续分化,其中今年电网投资增速将有所提升,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回升,但汽车,空调产销仍表现疲软,多空因素相互作用下,下游消费需求将延续弱势复苏。
据悉,电线电缆的用铜量约占我国铜消费量的60%-70%,而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电线电缆产量同比不断下滑,电网投资未能如期完成,令国内铜需求相对疲软。8月中国电线电缆产量为484.
房地产方面,9月国房景气指数升至93.46,环比微增0.43点,为连升两个月,但仍为连续三年多处于100的荣枯分界线之下,接近于7月创下的记录低点92.43,显示房地产市场信心仍较低迷,反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真实心态,即无意扩大房市投资。今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06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5%,增速比1-7月份下滑0.8%,且增速创下2009年3月来最低(增长4.1%),为连跌18个月。不过随着楼市刺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二季度起房地产市场开始呈现出积极的变化,如1-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95182万平方米,同比持续下滑16.8%。同时,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96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为17个月来连续第二个月实现增长。展望后市,因房地产行业政策以及信贷政策仍具备友好基础,尤其是目前货币政策仍处于宽松周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继续复苏,整体房价也将平稳微升。不过同时,受制于房地产市场库存高企,去库存化亦是房市主题,同时全国楼市市场分化的局面还将继续,主要表现为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趋稳,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因目前库存依旧高企,房价仍存在下行压力。
空调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家电行业整体景气程度不断下滑,其中铜消费比较高的空调行业亦表现低迷,内外销均显疲软,8月空调产量679万台(同比-17.3%),销量728万台(同比-15%),内外销量同比分别下滑13.6%,下滑18.7%。同时,1-8月空调产量7927.92万台(同比-7.6%),销量8303.73万台(-4.3%),其中内外销分别下滑2.7%,下滑6.5%,主要受凉夏效应、经济调整,房地产低迷及欧美洲、非洲等地区需求疲软等多重利空因素打压。截止8月份,空调行业库存高达654.37万台,同比下滑4.5%。根据产业在线的预估,四季度空调行业去库存压力犹存,去库存周期或将延续半年,终端需求最快将在2016年年初回暖。
9、供需体现-全球显性库存延续增势
一般而言,库存是体现精炼铜市场供需关系的最重要指标,但因为精炼铜金融属性的存在,使得铜市库存的变化已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供需关系的直接体现。截至
四、投资者资金动向分析
1、CFTC投机基金连空17周,且资金持续退出铜市
从以往走势来看,期铜持续上涨大多需要配合伦铜增仓。三季度伦铜持仓进一步减少,其中截止
五、未来市场展望
首先考虑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经济仅温和增长且并不平衡,各主要经济体间增长继续出现分化。而全球主要经济体不断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其宽松效果还未明显体现。展望后市,多项领先指标显示,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犹存,整体经济增长仍显乏力,经济下行压力来自于于反应中国中小企业的制造业PMI持续处于50之下,中国股市下行压力犹存,美联储10月或12月首次加息的预期较浓厚等多重利空打压,从而不利于期铜反弹。
至于铜本身的基本面,首先年内对于铜市供应过剩的担忧有进一步加剧的迹象,因国外铜矿生产不确定性因素不及新矿投产所带来的影响,铜市供应压力下滑。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进口铜的资源持续发生转变,即加大进口铜精矿而减少精炼铜的进口,使得铜矿供应过剩进一步传导到精炼铜上,即表现为精铜产量持续扩张。需求方面,中国电网投资完成额不及预期,空调产销同比持续放缓,新能源汽车虽大幅攀升,但占比仍较低,同时国内房地产市场仅温和复苏,还未能有效拉动铜市消费需求。受此打压,期铜反弹高度亦十分有限。在此背景下,三季度伦铜持仓持续减少,显示资金对期铜的操作热情明显下滑,而且美铜CFTC投机基金维持十七周的净空状态,显示基金对中期铜的看空积极性继续攀升。
综述,四季度期铜或呈现震荡筑底的走势。投机操作方面,中期(1-2个月)以逢高抛空为主,长期(3个月以上)则寻找机会建立多单。沪铜主力合约四季度运行区间关注36000-42000元/吨,极端行情下,沪铜主力合约或跌至35000元之下,届时可把握机会建立长期多单。相应的伦铜四季度运行区间关注4500-5600美元/吨。跨市套利方面,因国内外铜市供需差距的转变,美元指数维持相对强势,人民币贬值预期犹存,两市比值有望进一步上升,因此可尝试买内抛外,尤其是伦铜反弹至5200美元/吨附近。
(关键字:铜市 期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