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4月2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贬137基点至6.3034元。市场人士指出,短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仍主要取决于美元汇率波动,短期关注美元能否突破近期震荡运行区间。
上周,美元指数先抑后扬,周五收报90.33,连涨4日,当日涨0.49%,当周涨0.59%。
美债收益率上行,提升了美元的吸引力。上周,美国债市收益率继续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3%重要关口。
美债利率上行的背后,反映的则是对美国经济扩张和通胀上行的预期。根据Tradeweb的数据,由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衍生而来的通胀预期已攀升至2.19%,为2014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市场参与者相信,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走高,将推动美联储继续加息,从而对美元汇价形成支持。上周,部分美联储官员也暗示今年会进一步升息。
一些分析人士提示,尽管美元仍然呈现低位波动的运行态势,但需要警惕未来美元上行风险。过去一年多时间,美元调整非常充分,即便美联储持续加息,也未能提振美元走势,原因在于市场关注点主要集中于欧元区等主要非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与政策变化,但近期欧洲经济增长略微放缓,欧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可能是个缓慢推进的过程,市场关注点可能重新回到美国,在充分就业和薪资增长支持下,美国通胀开始向着联储目标靠拢,未来美元利率上行趋势仍然明确,不排除美元出现阶段性升值。
上周,尽管美元连续走高,但人民币对美元保持了基本稳定,境内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均在6.28元一线横盘。周五(4月20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2898,较上一交易日跌120点,当周累计跌73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65个基点,报6.2897,当周累计调升1个基点。
由于美元对主要非美货币走强,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稳定,意味着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强势。中国货币网公布数据显示,上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齐涨,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4月20日报96.99,续创2016年6月初以来新高,按周涨0.02;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9.66,按周涨0.1;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7.73,按周涨0.06。
外汇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仍主要取决于美元汇率波动,如果美元继续走强,脱离过去几个月形成的震荡运行区间,则人民币兑美元可能展开阶段性回调;如果美元不能走出区间,人民币也很难有趋势性行情,仍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不过,从近期经济增长数据变化、人民银行降准、中美利差收窄等来看,前期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过程应该已经结束。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4月2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034元,1欧元对人民币7.735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8456元,1港元对人民币0.80349元,1英镑对人民币8.8250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311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403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7831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457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4.9362元,人民币1元对0.61832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7474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1.9194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9.85韩元,人民币1元对0.58305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9529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0.1650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3989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627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14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2428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64713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9412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9740泰铢。
(关键字:人民币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