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日评】钢、铁冷 焦、煤热 炭素市场春季“中暑”(2011.3.7)

2011-3-7 10:09:17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适逢阳历3月初春季节,乍暖还寒。国际金融格局似乎又有陷入政治的谜局里。目前国内钢铁等下游市场紧跟政策导向,而原材料市场跟紧国际走势,冷热不均,导致炭素市场春季“内热外冷”,而且这种趋势有望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延续下去。我们期望在二季度中上旬会有所好转。

近期钢铁市场的低迷盘整走势,其成交情况不理想、高库存和资金周转压力大,导致钢铁企业对原材料采购上更加小心谨慎,炭素市场也将受到钢铁的影响。目前钢铁市场受国内政策影响,除了房地产对投资买房的打击,这直接影响到建筑行业开工率情况,使得本来就处于淡季的钢铁市场更加没有向上的支撑,另外近期限贷加息政策的频频放出也对扩建改建和新建项目产生了冲击,放缓了投资速度。其三、原材料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钢铁企业采购资金压力,内部资金流动性降低,钢铁企业高成本下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利润下滑。最后虽然国内粗钢产量环比增长,但是目前国内外销售都面临压力。出口国外不仅是成本增长导致出口价格上涨失去竞争优势,而且2010年7月大部分钢材品种出口退税取消也削弱了中国钢铁国际的竞争力,汇率影响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总体来说钢铁市场近期较为冷清。

对于原料市场而言,国际原油受中东战乱和中美汇率双重影响,不断飙高。目前欧洲布伦特已经达到了115美元/桶的高价,而另外2支主流期货也明显跟进。国内市场受影响较大,不仅是炼油企业一条龙的涨价,就是煤价也被带动高企。大家对原材料的近期走势也是看涨为主。尽管国内通过准备金和加息稳定物价,抑制上涨,但是笔者认为由于供需平衡目前被原材料生产企业掌握,下游市场可谓是处于“任其宰割”的境地。

鉴于以上原因,国内炭素市场受钢铁市场冷清和原材料市场过热影响,石墨电极和增碳剂利空因素存在较多,势必造成部分炭素企业“中暑”,难以应对。如原材料价格继续上行,后市价格上涨困难,可能企业会考虑减产保价以对。

 

(关键字:炭素 炭素市场)

(责任编辑:0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