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炭素行业协会秘书处不完全统计,1-2月,工业总产值25.16亿元,同比增加31.91%;工业销售产值24.89亿元,同比增加32.65%;炭素制品总产量30.3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8.89%。其中,石墨制品9.5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0.51%;炭制品20.3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1.40%;特种石墨制品4449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2.93%;炭纤维类制品1386千克,比上年同期增加52.64%。
一、销售和库存情况分析
1-2月,全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07亿元,同比增加36.15%。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如下:方大炭素2.63亿元、强强碳素2.56亿元、中钢吉林炭素2.55亿元、济南澳海1.51亿元、南通碳素1.44亿元、中平能化开封炭素1.04亿元、红旗渠电炭1.00亿元、山东前昊炭素0.93亿元、河南三力炭素0.76亿元、山东八三炭素0.68亿元、河北顺天电极0.58亿元、方大抚顺炭素0.57亿元、方大合肥炭素0.46亿元、介休巨源炭素0.45亿元、兴和兴永碳素0.41亿元、新郑豫电0.41亿元、林州电力炭素0.41亿元、方大蓉光炭素0.39亿元、河南(鲁山)方圆炭素0.35亿元、丹东鑫兴炭素0.34亿元、兴和木子炭素0.34亿元、河北联冠电极0.33亿元、大同能源炭素0.32亿元、大同新成特碳0.32亿元、辽阳炭素0.27亿元、晋阳碳素0.25亿元、山西丹源碳素0.24亿元、中钢四川炭素0.23亿元、平顶山三基炭素0.21亿元、山西三元碳素0.18亿元、青海长春炭素0.17亿元、焦作市东星炭电极0.15亿元、焦作中州炭素0.15亿元、唐山金湾特碳0.11亿元、湖南银光炭素0.10亿元、黑龙江鑫源炭素0.10亿元、天津龙汇碳石墨0.08亿元、石家庄华南炭素0.08亿元、临邑县鲁北炭素0.07亿元、平顶山东方碳素0.05亿元、石家庄炭素0.04亿元。
炭素制品销售总量为26.01万吨,同比增加52.98%。销售石墨电极8.79万吨,同比增加13.75%,其中,销售高功率石墨电极3.12万吨,同比增加3.15%,销售超高功率石墨电极2.90万吨,同比增加40.76%。
截至2月底,全行业炭素制品库存总量为16.99万吨,同比增加60.37%,比上年底的16.56万吨增加0.43万吨。石墨电极库存为6.97万吨,同比增加7.11%,比上年底的6.22万吨增加0.25万吨。其中,高功率石墨电极库存为2.59万吨,同比增加5.42%,比上年底的2.43万吨增加0.16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库存为2.25万吨,同比增加19.63%,比上年底的2.40万吨检减少0.15万吨。
二、生产情况分析
1、1-2月,炭素行业的主导产品炼钢用石墨电极产量为94379吨,同比增加10.35%。其中,优质高档电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为30724吨,同比增加21.00%,产量较大的企业依次为:南通扬子碳素6426吨、中钢吉林炭素6242吨、方大炭素5634吨、开封炭素2320吨、河南三力炭素1760吨、士达炭素1539吨、大同能源炭素1485吨、山东八三炭素1152吨、介休巨源炭素1038吨、红旗渠电炭910吨、林州电力653吨、方大合肥炭素561吨、方大蓉光炭素447吨、方大抚顺炭素397吨、平顶山三基炭素212吨、湖南银光炭素94吨、丹东鑫兴炭素47吨、中钢川炭19吨;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为36749吨,同比增加2.46%,产量较大的企业依次为:吉林炭素7065吨、方大炭素5777吨、方大抚顺炭素3728吨、红旗渠电炭2650吨、士达炭素2209吨、介休巨源炭素2153吨、方大合肥炭素2003吨、林州电力炭素1811吨、山东八三炭素1746吨、河南三力炭素1605吨、中钢川炭1288吨、方大蓉光炭素1226吨、木子炭素884吨、大同能源炭素590吨、兴和兴永碳素503吨、平顶山三基炭素393吨、辽阳炭素383吨、丹东鑫兴炭素381吨、石家庄炭素287吨、湖南银光炭素254吨、石家庄华南炭素107吨、黑龙江鑫源93吨;普通功率石墨电极26906吨,同比增加10.87%。
2、在炭制品中:炭块类产品产量为11599吨,同比增加18.94%,主要生产企业为:河南(鲁山)方圆炭素5149吨、方大炭素2331吨、山西丹源碳素1550吨、晋阳碳素1484吨、吉林炭素545吨、河北联冠电极540吨;炭电极类产品产量为176357吨,同比增加20.24%。其中,炭电极主要生产企业为:河北顺天电极6985吨、河北联冠电极3656吨、焦作东星3081吨、山西三元2517;预焙阳极主要生产企业为:强强碳素67312吨、济南澳海炭素51829吨、山东前昊炭素26548吨、山西丹源碳素8738吨、青海长春炭素5097吨;焙烧电极毛坯主要生产企业为:天津龙汇碳石墨1292吨。特种石墨制品类产品产量为4449吨,同比增长272.93%,主要生产企业为:大同新成特炭2071吨、兴和兴永碳素1267吨、唐山金湾190吨、兴和木子160吨、中钢吉炭59吨;炭糊类产品产量为7397吨,主要生产企业为:山西丹源碳素3273吨、中钢吉林炭素1385吨、晋阳碳素1130吨、联冠电极840吨、河南(鲁山)方圆炭素510吨、方大炭素259吨;其它炭制品类产品产量为8377吨,主要生产企业为:新郑豫电5800吨、天津龙汇碳石墨1409吨、唐山金湾1020吨、石家庄华南炭素148吨。中钢吉林炭素生产炭纤维1386千克。
三、出口情况分析
从产品出口方面看,1-2月实现出口创汇额8513万美元,同比增长43.61%。出口创汇额分企业情况依次为:强强碳素2307万美元、吉林炭素997万美元、方大炭素997万美元、济南澳海954万美元、山东前昊炭素670万美元、士达炭素361万美元、方大抚顺炭素320万美元、方大蓉光炭素266万美元、辽阳炭素206万美元、河南三力炭素148万美元、新郑豫电140万美元、开封炭素134万美元、大同新成特碳130万美元、南通扬子碳素124万美元、方大合肥炭素105万美元、介休巨源炭素101万美元、大同能源炭素100万美元、河南(鲁山)方圆炭素98万美元、河北顺天83万美元、黑龙江鑫源67万美元、石家庄华南炭素55万美元、湖南银光45万美元、兴和木子42万美元、唐山金湾特碳41万美元、内蒙兴和兴永碳素8万美元、临邑县鲁北炭素7万美元、丹东鑫兴炭素7万美元。
炭素制品出口量为6.64万吨,同比增加18.80%。其中,出口石墨电极2.16万吨,同比增加21.89%,占产量的比重为22.90%,上三年这一数据分别为24.94%、17.41%和21.49%。在石墨电极出口中,高功率石墨电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出口量分别为1.11万吨和0.68万吨,同比增加分别为23.86%和22.69%,占产量的比重分别为30.13%(上三年这一数据为34.88%、22.69%和26.58%)和21.98%(上三年这一数据为19.68%、14.98%和22.09%)。
(关键字:炭素 炭素行业 生产经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