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结束后,各地钢材市场略有起色,钢厂订单趋于稳定。近两天国内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部分钢材价格显现企稳回升态势,局部地区线材、螺纹钢、板材价格上涨明显。在钢坯价格持续拉涨情况下,部分生铁商家开始蠢蠢欲动,前期低价抛货的意愿有所收敛,甚至认为,在钢材市场企稳回升之际,生铁市场的春天正在悄然临近。关于近期生铁市场走势业内人士看法出现分歧,传来两种不同声音。
看法一:生铁价格基本触地,厂家主动让步余地不大,近期市场存在上涨动力。
第一,年前,部分商家出于对年后铁市的乐观预期,认为年后正值每年的用铁高峰,钢厂以及铸造厂家刚性需求显现,生铁销路自然不用发愁。加之,年前一些铁厂确实也存有客户一部分预付款,铁厂采购高价位原材料现象比较普遍。年后回来,由于终端客户需求启动缓慢,钢材市场价格上涨阻力较大,造成生铁市价出现一轮明显回落,铁厂库存数量明显增加,来自资金方面压力要远远大于成本方面压力。
第二,受日本强震以及海啸方面影响,客观上带来的一些利好因素也将逐步显现出来,近两日期货市场已充满信心,连涨两日,并带动现货市场价格开始反弹。而目前众多铁厂库存铁满为患,铁价已走到成本边缘,一部分资金链断裂的铁厂已开始先行停产、检修,铁价已到跌无可跌的地步,借此日本地震方面影响,生铁以及钢市也会因此一蹴而就,行情便可出现反转迹象。
看法二:下游市场需求启动缓慢,生铁市场回暖尚需时日。
第一,在各方面利好因素刚刚有所露头的时节,其实钢市远没有想象的好,下游大量钢材需求尚未启动,由于近期钢市波动走势明显,买家均处在高度观望之中,钢厂成品材库存压力较大,社会库存与风险增加,中间商真正的抄底采购行为并未集中释放。
第二,下游铸造加工、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品价格趋于平稳,缺少大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来自国际铸件出口订单数量未见明显增加,相反高价位的生铁原料成本令终端用户采购压力很大。一部分铸造企业表示由于当前生铁用量有限,年前采购大批生铁存货,预计能用到4月份,铸造生产厂家采购态度始终保持理智,不会轻易搞库存。所以就目前生铁市场而言,铁价很难形成大面积上涨气候。
笔者在这暂且不对以上两种看法评论对错,只想简单谈谈自己对市场的一些肤浅认识。
分析当前国内生铁市场走势,我们不应脱离总体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钢铁产业背景,这也是生铁行业乃至整个钢铁产业长期存在的最大矛盾。细数一下,目前国内几乎各个省份,都拥有一定数量的铁厂存在,生铁市场的贸易形成最大的成本关键在于运费方面,至于各铁厂生产成本、生铁单吨利润也是相对固定的。
当前生铁市场是高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的时代,成本升高主要是原材料矿粉、焦炭价格大幅上涨所导致,低价格是相对成本线而言,在生铁价格略高于成本线运行时表现为低价格状态,低价格也是生铁企业低利润的直接原因。
两会结束后,十二五大政方针确定,各地方政府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将进一步显现,国家在各区域的重点工程已经或正在展开,重点投资将逐步到位,尤其是各地保障房的建设全面展开,对线螺及中厚板的需求将会有明显的增加。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资金的到位时间有待观察,也许在未来1-2月后才会显现。
近期原料市场价格有望继续保持小幅回落态势:
受整体钢市弱势运行影响,近期南北方钢厂对矿粉价格进行普遍下调。部分钢厂虽然库存不是很充足,但由于资金紧张,仍然维持少量采购,整体铁矿市场仍然以观望为主。港口铁矿石现货报价保小幅下跌,市场询盘稍有增多,但成交清淡,今日印度铁矿石现货到中国到岸价在168-170美元/吨,下跌2美元/吨。目前市场仍然比较迷茫,大部分贸易商对后市仍然看跌。
近期国内焦炭市场弱势运行,部分地区下行趋势仍十分明显。据了解,目前河北地区大部分焦化厂满负荷生产,由于钢厂限量采购,库存已经超出正常水平,销售压力渐涨。近期钢价持续下降,市场需求不足,钢厂钢材库存高涨,河北大部分地区钢厂处于去库存阶段,钢厂对焦炭价格有望继续打压。现山西二级冶金焦主流价格1850-1880元/吨左右,唐山二级冶金焦2000元/吨,石家庄二级冶金焦1950元/吨,均为出厂含税价,部分焦化企业已有限产报价打算。
以图表所示,去年3月国内主要地区铸造铁市场陆续启动,市价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过程,直至5月中旬,市场价格开始回落。但今年类比去年,下游市场需求启动迟缓,预计铸造铁市场需求有望在4月中旬逐步改善,总体价格运行水平仍要偏高与10年。
近期日本地震与海啸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日本强震之后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近年日本粗钢产量较2008年略有回升,预计今年的粗钢产量将达到1.2亿吨,考虑日本国内电炉炼钢发达,对废钢的依存度较高,因此综合测算日本一个季度的铁矿石需求量约在2400万吨左右,这在国际上将形成铁矿石的供给过剩,有利于抑制快速上涨的铁矿石价格。而日本的钢铁工业主要为对外出口型,出口的减少可能由中韩钢企所弥补,因此在间接上可能拉动中国钢材出口的略有上升。
正向业内分析所表明的,日本强震后“缺口”主要在高端钢材,可查资料显示,日本钢铁行业产量位列全球第二,2010年粗钢产量为1.09亿吨,仅次于中国。日本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钢铁出口国。在此次9.0级地震发生的日本东北地区,是日本工业重地,集中了钢铁、汽车、石化等支柱性产业。有不少分析师表示了担心,中国高端钢材出口量或许并不会明显增加。从官方数据看,中国去年向日本出口了81万吨钢材,只占中国全年钢材出口总量的2%。在出口高端产品方面,宝钢、武钢可能受益较多,而且国内市场资源存量仍然高达2000万吨左右,仅靠一些偶然的因素是解决不了大问题的。
所以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日本地理位置临近中国最近的地方紧邻中国1000多公里,此次地震对国内钢市多少会产生影响,不过这些利好因素现在提及也许有些过急,真正作用有可能在下半年才会体现。针对近两天生铁市场走势,笔者认为钢材市场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不排除掺杂一些日本地震信息炒作因素,整体来看4月前夕生铁市场低迷运行格局仍难有改观,行情判断不宜盲目乐观。
(关键字:生铁市场 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