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炭素行业协会秘书处不完全统计,1至7月,工业总产值97.70亿元,同比增加22.82%;工业销售产值97.42亿元,同比增加25.02%;炭素制品总产量138.0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6.01%。其中,石墨制品39.0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0.87%;炭制品97.3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7.48%;特种石墨制品16366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1.56%;炭纤维类制品6043千克,比上年同期增加30.97%。
一、销售和库存情况分析
1至7月,全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2.43亿元,同比增加30.46%。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如下:方大炭素12.93亿元、强强碳素11.02亿元、济南澳海9.65亿元、中钢吉林炭素9.61亿元、中平能化开封炭素6.59亿元、南通碳素5.20亿元、索通发展4.87亿元、红旗渠电炭4.52亿元、山东前昊炭素3.07亿元、河南三力炭素2.78亿元、山东八三炭素2.72亿元、山西丹源碳素2.37亿元、方大抚顺炭素2.29亿元、士达炭素2.23亿元、新郑豫电2.23亿元、河北顺天电极2.23亿元、方大蓉光炭素1.89亿元、介休巨源炭素1.81亿元、方大合肥炭素1.77亿元、林州电力炭素1.72亿元、兴和兴永碳素1.57亿元、兴和木子炭素1.57亿元、河南(鲁山)方圆炭素1.54亿元、大同能源炭素1.53亿元、河北联冠电极1.44亿元、大同新成特碳1.43亿元、丹东鑫兴炭素1.35亿元、辽阳炭素1.24亿元、平顶山三基炭素1.17亿元、山西三元碳素1.13亿元、晋阳碳素0.94亿元、邯郸华源0.84亿元、临邑县鲁北炭素0.75亿元、唐山金湾特碳0.70亿元、中钢四川炭素0.66亿元、焦作市东星炭电极0.66亿元、石家庄华南炭素0.64亿元、黑龙江鑫源炭素0.59亿元、焦作中州炭素0.58亿元、平顶山东方碳素0.51亿元、天津龙汇碳石墨0.47亿元、青海长春炭素0.47亿元、天津利源0.25亿元、湖南银光炭素0.24亿元、石家庄炭素0.18亿元。
炭素制品销售总量为115.78万吨,同比增加10.54%。销售石墨电极39.68万吨,同比增加13.41%,其中,销售高功率石墨电极14.93万吨,同比增加11.50%,销售超高功率石墨电极13.62万吨,同比增加20.59%。
截至7月底,全行业炭素制品库存总量为31.81万吨,同比增加134.10%,比上年底的16.56万吨增加15.25万吨。石墨电极库存为6.60万吨,同比增加1.78%,比上年底的6.22万吨增加0.38万吨。其中,高功率石墨电极库存为2.16万吨,同比减少11.57%,比上年底的2.43万吨减少0.27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库存为2.56万吨,同比增加19.87%,比上年底的2.40万吨增加0.16万吨。
二、生产情况分析
1、1至7月,炭素行业的主导产品炼钢用石墨电极产量为385013吨,同比增加10.42%。其中,优质高档电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为126473吨,同比增加18.96%,产量较大的企业依次为:方大炭素25057吨、中钢吉林炭素21954吨、南通扬子碳素21500吨、红旗渠电炭11240吨、开封炭素8063吨、士达炭素7490吨、河南三力炭素6359吨、大同能源炭素6158吨、介休巨源炭素5539吨、山东八三炭素4257吨、林州电力2793吨、方大蓉光炭素2046、方大合肥炭素1764吨、平顶山三基炭素1183吨、方大抚顺炭素1159吨、湖南银光炭素179吨、中钢川炭54吨、丹东鑫兴炭素47吨;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为144533吨,同比增加1.22%,产量较大的企业依次为:吉林炭素24848吨、方大炭素21727吨、方大抚顺炭素14369吨、介休巨源炭素9529吨、士达炭素8562吨、方大合肥炭素8263吨、红旗渠电炭7804吨、林州电力炭素7726吨、山东八三炭素6935吨、河南三力炭素5991吨、中钢川炭5096吨、方大蓉光炭素4592吨、大同能源炭素2713吨、木子炭素2712吨、新郑豫电2050吨、黑龙江鑫源1858吨、丹东鑫兴炭素1853吨、兴和兴永碳素1834吨、石家庄华南炭素1723吨、平顶山三基炭素1397吨、辽阳炭素1355吨、邯郸华源1132吨、石家庄炭素1077吨、湖南银光炭素332吨;普通功率石墨电极114007吨,同比增加14.48%。
2、在炭制品中:炭块类产品产量为54222吨,同比减少6.48%,主要生产企业为:河南(鲁山)方圆炭素19800吨、晋阳碳素11236吨、方大炭素10971吨、山西丹源碳素4880吨、河北联冠电极3872吨、吉林炭素3433吨;炭电极类产品产量为842396吨,同比增加17.96%。其中,炭电极主要生产企业为:河北顺天电极24892吨、河北联冠电极19261吨、焦作东星11233吨、山西三元8893;预焙阳极主要生产企业为:强强碳素263717吨、济南澳海炭素194046吨、索通发展166215吨、山东前昊炭素77991吨、山西丹源碳素49694吨、青海长春炭素16040吨;焙烧电极毛坯主要生产企业为:天津利源碳素5948吨、天津龙汇碳石墨544吨。特种石墨制品类产品产量为16366吨,同比增长81.56%,主要生产企业为:大同新成特炭7671吨、兴和兴永碳素4903吨、平顶山东方1994吨、唐山金湾1055吨、兴和木子490吨、中钢吉炭253吨;炭糊类产品产量为27086吨,主要生产企业为:山西丹源碳素11094吨、晋阳碳素8771吨、中钢吉林炭素4272吨、河南(鲁山)方圆炭素1740吨、方大炭素1360吨、联冠电极886吨、湖南银光233吨;其它炭制品类产品产量为50211吨,主要生产企业为:新郑豫电31500吨、天津龙汇碳石墨10398吨、唐山金湾5893吨、河北顺天620吨、石家庄华南炭素450吨。中钢吉林炭素生产炭纤维6043千克。
三、出口情况分析
从产品出口方面看,1至7月实现出口创汇额40050万美元,同比增长28.96%。出口创汇额分企业情况依次为:索通发展7081万美元、济南澳海5296万美元、方大炭素5284万美元、强强碳素4272万美元、吉林炭素3895万美元、山东前昊炭素1652万美元、士达炭素1389美元、方大抚顺炭素1310万美元、辽阳炭素1099万美元、南通扬子碳素1020万美元、新郑豫电935万美元、方大蓉光炭素823万美元、唐山金湾特碳783万美元、石家庄华南炭素748万美元、河南三力炭素535万美元、开封炭素496万美元、方大合肥炭素448万美元、大同能源炭素414万美元、介休巨源炭素400万美元、大同新成特碳395万美元、河北顺天293万美元、晋阳碳素261万美元、兴和木子239万美元、内蒙兴和兴永碳素187万美元、黑龙江鑫源185万美元、河南(鲁山)方圆炭素169万美元、临邑县鲁北炭素143万美元、丹东鑫兴炭素115万美元、湖南银光93万美元。
炭素制品出口量为28.73万吨,同比增加22.98%。其中,出口石墨电极8.85万吨,同比增加17.99%,占产量的比重为22.98%,上三年这一数据分别为24.94%、17.41%和21.49%。在石墨电极出口中,高功率石墨电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出口量分别为4.30万吨和2.99万吨,同比增加分别为11.44%和27.48%,占产量的比重分别为29.76%(上三年这一数据为34.88%、22.69%和26.58%)和23.61%(上三年这一数据为19.68%、14.98%和22.09%)。
(关键字:炭素 石墨电极 石墨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