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来,除一些地区外,国内生铁市场总体呈现平稳的运行态势,价格没有太大波动,市场交易一般,经营者对年内的行情并不那么看好,对影响后市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为关注,观望气氛较为浓重。
据一些经营者在销售中反馈的情况,这段时间的生铁市场交易不很活跃,终端用户的采购量不多,有的钢厂暂时停止采购,市场需求情况不佳,因而部分地区的生铁市场价格略有下跌。如在河北、西南市场的生铁价格小幅下调20-30元/吨。这周,山东地区的炼钢生铁出厂报价(现款价)3400元/吨左右,承兑价格3580-3600元/吨;铸造铁、球墨铁市场价格3900-4000元/吨,个别厂家的报价4150元/吨左右。北方地区生铁市场价格没有太大变化,炼钢生铁价格在3270-3350元/吨,铸造生铁价格3950-4000元/吨左右,球墨铸铁价格3900-3950元/吨,个别厂家报价略高一些。不过,市场交易一般,厂商的销售不是很顺畅,销量不多,市场人气不旺,没有太大起色。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段时间国内生铁市场不那么景气,主要是受钢市震荡的影响。进入12月份之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国内大部分地区遇到寒流袭击,尤其是北方地区,在严寒下,许多建筑工程不能正常施工,使钢材需求明显减少,对钢材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从而波及到生铁等钢铁原料市场。不少钢厂在钢材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纷纷下调钢材出厂价格,导致企业效益骤降,甚至亏损。据中钢协最新统计显示,10月份,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率仅为0.47%;实现利润13.75亿元,比9月份下降82.6%。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9月份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9家亏损,10月份增至25家亏损,亏损面扩大至32.5%;25家企业亏损额为21.25亿元。即便是利润位于前列的宝钢和包钢,利润额也仅分别为3.52亿元和3.22亿元。在这种情况下,钢厂的采购生铁等钢铁原料时采取的基本策略是控制采购量,压低采购量,以消化库存为。如最近一段时间,华东、华北地区的多数钢厂仍然暂停生铁的采购,浙江、江苏地区的一批钢厂在12月份基本停止生铁采购,有的钢厂暂停收货,使生铁需求量呈现逐渐萎缩的态势。
在国内钢材市场持续疲软、低迷的情况下,不少钢厂除“降价稳市”的同时,采取停产检修,以减产救市,“金九银十”钢市的反季运行,旺季不旺,甚至比淡季更淡,一批钢厂开始进行设备检修,钢产量连续下降,11月我国粗钢产量为4988.3万吨,同比减少0.2%;当月日均粗钢产量为166.3万吨,环比下降5.7%,为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已连续五个月环比回落。钢产量的减少,生铁需求也在相应下降。从而导致目前整个生铁市场呈现走软、低迷的运行态势,景气度不高,没有起色。
对于后期生铁市场走势,一些经营者似乎不那么看好,大都持谨慎心态,贸易商观望气氛较浓,没有囤货冬储去博来年行情,他们认为今冬明春的整个生铁市场还难以回暖,价格上涨的行情很难出现,因为影响后市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体现在:
一是年内钢材市场仍将震荡,对生铁市场带来利空因素。时值钢材市场的淡季,钢材需求在萎缩,钢厂面临销售不畅、库存积压、资金紧缺的多重压力,一些钢厂加入停产检修行情,预计12月份的钢产量仍处于低位,不可能增加,因而终端用户对生铁需求也将继续萎缩,同时在生铁采购量坚持“控量控价”,一批钢厂在12月份不准备采购,有的钢厂即便采购,进一步下调采购价格。如河北地区的一些钢厂将生铁采购价又下调了30元/吨左右。
二是铁矿石、焦炭等钢铁原料市场不见起色,波及生铁市场。铁矿石市场需求情况不佳,终端需求回落,进口矿市场价格走低,短期内钢厂采购量下降,抑制矿价企稳回升。而目前矿山的库存量较大,加上港口仍有近亿吨的库存,商家看淡后市行情,有的经营商为回笼资金,将报价小幅下调,但收效甚微。而国内钢厂后期或继续减产、限产,认为矿价仍未“触底”,并不急于采购,因而矿山出货将受阻,现货价或继续小幅波动,价格反弹动力不足,后市矿价将低位小幅整理,这对生铁市场将产生直接影响。
三是国际市场面临形势严峻,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明显减弱,金融市场震荡,六国央行联手救市欧元区美元融资困境依旧;标普将15个欧盟国家主权信用列入前景展望负面;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新兴市场日子越来越难过;欧元区经济连续三个月萎缩;德国和葡萄牙成功拍卖国债。眼下,经济问题仍是影响欧洲乃至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而欧洲钢铁市场持续走软,市场需求干涸,钢铁企业被迫减产等也反映出欧洲钢铁工业的脆弱性,同样这也是欧洲钢铁工业需要长期面对的难题。在这种经济环境下,钢铁原料市场同样不景气,在疲软、低迷中徘徊。据悉,国外一些矿山巨头达成铁矿石降价协议。10-11月份铁矿石价格将比7-8月份价格下降23%,为每吨130-140美元,一些钢厂表示已与部分矿商就减少明年1季度铁矿石供应量初步达成一致。明年,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将继续走低,对生铁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上述这些不确定因素来看,在短期内我国的生铁市场不可能出现太大的起色,价格以稳为主,在目前价位继续盘整,明显上涨或下跌的概率都不大。预计在春节之后,随着天气的回暖,钢市走出低谷,那么生铁市场也将告别严冬,步入春天。
一些经营者对国内一批高炉的新建投产较为关注,如近期国内一些地区有不少新建高炉相继投产,12月份仅唐山地区就有15-16坐1000立方以上的高炉将投产,江苏、福建、云南等地也有不少高炉投产,这将对包括生铁在内的钢铁原料市场趋稳向好运行产生积极效应。因此,2012年的生铁市场仍可期待,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将是生铁市场回暖时。
(关键字:国内 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