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焦炭市场价格盘整下行

2012-4-23 9:40:22来源:作者:曾丽丽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在“金三银四”,国内焦炭市场似乎没有预期的那样升温、价格趋升,临近4月末,整个市场依然不见起色,一些地区的焦炭价格盘整下行,交易平淡,经营者及业内人士预测在红五月里,焦炭市场红火不了,不会太大景气。

据经营者在销售员反馈情况,这段时间,焦炭市场需求强度减弱,厂商交易一般,销售并不畅通,价格进入盘整状态,一些地区的焦炭价格略有下调,整个市场的景气度不高。在最近一周,上海市场的冶金焦炭价格小幅下调10/吨,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报1930/吨。华东地区的焦炭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山东焦炭市场准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报价1900/吨,临沂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1820-1850/吨;其它地区的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1800-1830/吨,准一级冶金焦1960-1980/吨。山西地区焦炭市场价格相对平稳,二级冶金焦价格1700-1730/吨;准一级冶金焦价格1810-1830/吨。东北地区焦炭市场价格震荡下行,二级冶金焦价格降至1780/吨,一级冶金焦价格为1950/吨。

从厂家和商家的焦炭销售情况来看,近期整个市场交易不佳,销售不那么畅通,销量不见增大,与“金三银四”旺季的交易红火预期大相径庭,厂商面临较大销售压力。导致近期国内焦炭市场走软的原因是什么?据经营者和业内人士的调研分析,认为有几方面因素:

一是钢市旺季并不旺,支撑焦炭市场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金三银四”是传统的钢材市场旺季,但今年国内钢市的旺季不那么旺盛,尽管在3月份的钢价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由于缺乏下游终端有效需求的支撑,进入4月份,钢市则不温不火,到4月中下旬,钢价再度震荡下滑,贸易商生意清淡,销量明显萎缩,整个钢材市场面临“高供给、高库存、低需求”的局面。钢市的不景气,波及焦炭市场,不能给力,支撑焦炭市场价格的攀升。

二是下游终端用户亏损严重,对焦炭采购“控量压价”。焦炭主要用户的钢铁企业的经营普遍不佳,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今年以来,国内钢铁行业继续面临低价格、高成本的严峻形势,致使钢铁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据钢铁协会对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统计,今年前2个月,实现利税70.83亿元,同比下降76.21%,其中实现利润为-28.04亿元,由钢铁生产主业亏损变为行业亏损,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行业亏损。亏损面达到41.2%,同比增加31.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73.68亿元,同比增加23.4倍。由于严重的亏损,钢厂的包括焦炭在内的钢铁原料采购上普遍实施“控量控价”的策略,尽可能降低采购价格,消化成本压力。如有的钢厂曾连续两次下调焦炭接收价格,当地的部分焦企难以承受,产生抵触情绪,停止向该钢厂供货。钢厂效益急剧下滑,全行业亏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焦炭市场价格的上涨。

三是炼焦煤市场价格下跌,焦炭生产成本压力有所缓解。进入4月份以来,国内的炼焦煤市场亦不景气,价格震荡波动。如4月初,山西地区炼焦煤价格小幅下行,带动华东地区炼焦煤价格整体进入下行通道,以临沂某焦企为例,月初至今,采购焦煤的降幅高达50/吨,目前,1/3焦煤到厂含税价1280/吨,高硫肥煤到厂含税价1330/吨。由于炼焦煤市场价格下跌,对于焦化企业来说,焦炭的生产成本下降,增强了焦企生产积极性,产能释放,产量增加,如今年3月份国内的焦炭产量达到3857.4万吨,比去年同期的3478.3万吨增加379.1万吨,增幅达到10.9%。而粗钢和生铁的产量同比仅增长3.9%3.8%。焦化企业的产能释放,导致投放市场资源增多,而在下游终端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焦炭供给加大,必然导致价格的盘整下行。

四是国际焦煤市场价格下跌,我国焦煤进口量增大。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依然不佳,欧美经济复苏缓慢,受其影响,世界钢铁业不景气,波及煤炭、焦炭、铁矿石等原料市场。最近国际炼焦市场价格下跌,全球焦煤协议价连续五个季度下滑。今年第二季度焦煤价格为每吨206美元(FOB),较去年同期下滑了37.6%。由于国际市场炼焦价格下跌,进口焦煤的价格优势重新开始显现,导致我国焦煤进口量的增多。海关数据显示,20121-2月份,我国进口焦煤810.1万吨,环比增长134.9%。值得注意的事,随着出口价格的下滑,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焦煤数量大幅增长,1-2月份,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焦煤253.1万吨,环比增长112.4%。由此而来,对国内市场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从上述这诸多因素来看,后期国内焦炭市场不可能出现太大起色,价格还将继续盘整,处于震荡下行通道,明显上涨的概率不大,不过焦炭市场价格下跌的空间有限,稳中有降,小幅波动,将是5月份焦炭市场的主基调。

 

(关键字:焦炭市场 价格 格盘整下行)

(责任编辑: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