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国内焦炭市场无起色

2012-5-7 8:55:50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五·一”小长假过后的首个交易周,国内焦炭市场仍然没有什么起色,交易一般,一些地区的焦炭价格小幅下跌,经营者及业内人士对后市行情似乎并不看好,认为在短期内焦炭市场价格还可能继续盘整,明显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据一些经营者在销售中反馈的情况,进入5月份,焦炭市场依然延续弱势运行,需求没有明显释放,交易平平,厂家和商家的焦炭价格小幅下调,有的提高优惠价格,其实变相降价销售,优惠幅度10-30/吨不等;有的厂家干脆直接下调出厂价格20-30/吨;一些下游终端用户的采购价格也下调了20/吨,因而导致节后的焦炭市场价格震荡下行运行态势。在周末,山西地区焦炭出厂含税价:二级冶金焦为1680-1700/吨;准一级冶金焦为1780-1800/吨;一级冶金焦车板含税价为1880/吨。河北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价格1800-1820/吨,准一级冶金焦价格(出厂含税价)1860-1890/吨。华东地区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承兑出厂含税价1800-1830/吨,准一级冶金焦为1910-1920/吨。东北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1750/吨,一级冶金焦价格1950/吨。

节后的焦炭市场不景气,交易亦不活跃,下游终端有效需求不旺,厂商销售并不那么畅通,价格反弹缺乏需求支撑的动力。从目前国内钢材市场运行态势来看,旺季并不旺。自今年4月份下旬以来,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再现震荡下行格局。5月初,钢价继续盘整阴跌,一些地区的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冷热板等主要钢材价格仍在小幅下滑,市场交易平平,终端需求萎缩,商家销量减少。钢材市场持续在疲软、低迷中徘徊,对焦炭等钢铁原料市场无疑是大利空。

除了国内钢材市场走软对焦炭市场的不利影响之外,焦炭市场的供给过剩,导致供需失衡,供大于求,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焦炭市场价格的企稳回升。我国的焦炭产能本身存在严重过剩的问题,焦化行业一直在控制产能释放,长期以来,焦化行业产能利用率在70%—80%。去年10月下旬,焦炭主产区山西的焦化企业曾就焦炭市场联合限产达成一系列协议,提出全行业除承担城镇煤气等民生的焦企按30%幅度限产外,其余一律限产50%,但焦企限产保价的收效甚微。今年3月全国焦炭产量3857万吨,比去年同期依然增长10.59%,创出历史新高,且较去年6月旺季峰值的3797高出60万吨。

焦炭市场供给有增无减,而下游终端有效需求的增幅远低于焦炭供给的增长。尽管4月上旬,国内粗钢产量居高不下,但4月下旬的粗钢产量已经有所回落,4月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61.71万吨,旬环比下降2.54%;全国预估粗钢日均产量200.52万吨,旬环比下降1.26%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人士称,“实际上,我们的钢产量不是增加,而是减少的”。

国内的实际钢产量“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对焦炭市场来说,造成焦炭过剩资源难以消化,供需矛盾凸现,价格的震荡回落也就难以避免了。

此外,近期炼焦煤市场价格亦出现松动迹象,前期焦煤价格下行,一些地区的主焦精煤出厂含税报价1600/吨,有的地区1/3焦煤出厂含税报价1450/吨,焦煤价格下行,加之近期钢价回落,促使钢厂加大对部分高价焦炭资源的打压力度。河北、山东等地不少钢厂再次下调焦炭采购价,要求焦企低价出货。山东地区的一些钢厂下调焦炭采购价为30/吨,从而导致近期焦炭市场价格的震荡下滑。

对于后期国内焦炭市场走势,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短期内整个焦炭市场还不可能有什么新的起色,价格仍将继续盘整,明显涨跌的行情不会出现,这是因为:

一是国内钢市震荡,对焦炭市场很难带来利好的影响。由于下游终端需求强度偏弱,钢材库存处于高位,如螺纹钢库存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百万多吨,供需矛盾难以缓解,预计在5月上中旬,钢材市场价格盘整的局面不会改变。所以,对包括焦炭在内的钢铁原料市场来说是利空而不是利好。

二是下游终端用户采购价格“只降难升”。在钢铁企业处于亏损的情况下,降本增效是当前钢厂的首要任务。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一季度统计数据,1-3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10.34亿,较去年同期盈利158亿大幅下滑。钢企面临全行业的亏损严峻形势,而时下在居高不下的成本压力下,一些钢材依然亏损,据测算,重点钢铁企业的二级螺纹钢出厂含税成本约为4140.63/吨,吨钢亏损20.63/吨,毛利率为-0.5%。在这种状况下,钢厂的焦炭采购价格不可能提高,甚至还要求下降,以消化成本上升带来的巨大压力。

三是其它钢铁原料价格亦在回落。近来国内的铁矿石、废钢、钢坯等市场价格均出现小幅下跌的态势,且市场交易清淡,成交量萎缩,整个钢铁原料市场不景气。这周的一些地区的铁精粉市场价格小幅下跌,市场成交寥寥。如唐山地区66%铁精粉湿基不含税出厂880-890/吨。废钢市场价格也在下滑,江苏地区的钢厂废钢收购价统一下降50/吨,有的钢厂废钢采购价格每吨下调30元,调整后重废3190/吨。钢铁原料市场价格整体下行,对焦炭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

四是国际焦炭煤炭市场震荡走软。近期国际动力煤市场价格再度走低,据分析人士称,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动力煤进口需求严重不足,美国、哥伦比亚和俄罗斯等国家的低价动力煤大量涌入市场,导致市场供给明显过剩。而我国煤炭进口将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煤炭5033.2万吨,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7.7%,其中3月份进口煤炭1708.9万吨,同比增幅高达92.7%,一季度煤炭进口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而近期国际煤炭市场低迷,国内外煤炭价差拉大,煤炭贸易商进口积极性不断提高,煤炭进口也将继续保持增长。业内人士预计,在国际煤炭市场不景气,以及我国鼓励煤炭进口政策的双重作用下,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按照一季度的进口量和增长势头,全年进口量很可能将突破2亿吨。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支撑国内焦炭市场价格上涨的动力缺乏或不足。因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整个煤、焦、钢产业链恶化循环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新的因素打破这种僵局,焦炭市场价格将会进一步下滑。

 

(关键字:国内焦炭市场 无起色)

(责任编辑: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