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原料市场尚难见起色价格盘整波动

刘方

11

关注他

导读: 或许与7月份的钢铁原料市场持续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相似,经营者及业内人士对8月份的炉料市场亦不看好,认为还尚难见新的起色,不过价格下跌空间似乎不会太大,以盘整小幅波动为主,明显反弹的动力不足。
关键字: 原料 原料市场

或许与7月份的钢铁原料市场持续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相似,经营者及业内人士对8月份的炉料市场亦不看好,认为还尚难见新的起色,不过价格下跌空间似乎不会太大,以盘整小幅波动为主,明显反弹的动力不足。

据一些从事钢铁贸易的经营者和业内人士在市场调研中所掌握一手情况,7月份的钢铁原料市场从总体来看,低迷、疲软、萧条。其基本特点:需求不旺,供给不减,交易不活,价格只跌不涨,整个市场一蹶不振。

7月份,几乎有所的钢铁原料价格都处于震荡下行通道,且下跌势头不减,一直到7月份最后一个交易周,价格仍在缓慢而下,没有止跌的迹象。如这一周的铁矿石市场价格依然在盘整中下行,跌幅20-30元/吨,唐山地区66%铁精粉湿基不含税出厂价跌至830-840元/吨,而在6月下旬,河北唐山地区的66%铁精粉价格为1110-1130元/吨,一个月下跌了280元/吨,而且交易清淡,钢厂以消化库存为主,大都采取“少采或停采”和“压低采购价”的采购方针,迄今仍的部分钢厂欲下调铁粉采购价格。导致7月的铁矿石市场呈现“有价少市,有价无市,无价无市”的现象。

同样,7月的焦炭煤炭市场亦不景气,持续在疲软、低迷中徘徊,价格一路走低,到7月的最后一周,依然跌势难止,交易清淡,一些地区的焦炭市场价格再度下跌30元/吨,在山西地区的一级冶金焦市场价格1600-1650元/吨,二级冶金焦价格1450-150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价格1600元/吨,均为出厂含税价,一级冶金焦价格比6月下旬的下跌130-180元/吨150-200元/吨。炼焦煤市场亦无起色,价格继续下跌,成交量萎缩,在7月最后一周,华东地区部分大矿继续下调出厂价格,幅度50-80元/吨,整个市场人气不旺,厂商销量不畅,销量减少。

7月的生铁市场同样跌声一片,跌势强劲,直到7月下旬,部分地区的生铁市场价格再度下跌,如在山西地区的炼钢生铁价格(现款)2980-3030元/吨;山东地区的炼钢生铁价格3000-3030元/吨现款价格;而在6月下旬,山西、河北等地区的炼钢生铁出厂价3050-3100元/吨;山东地区炼钢生铁出厂价3100-3130元/吨。钢厂和贸易商对生铁价格下跌预期增强,采购积极性不高,部分炼铁企业为回笼资金,选择降价出货。因而呈现“价格低,需求少,成交差”的特点,目前一批停产的炼铁企业仍没有开工计划,认为短期行情难被看好。

废钢市场在过去的7月份依然一蹶不振,毫无人气,价格持续下跌,乱中走低,一度出现急剧、快速、大幅下跌的局面,让经营者惶恐不安。在7月的最后一周,一批钢厂的废钢采购价格再度下调100-270元/吨不等,江苏的一些钢厂废钢价格下调200元/吨,下调后的重废采购价格2600元/吨,中废采购价格2500元/吨,均含税价。而在6月底,江苏地区钢厂的中废(6-10mm)采购价保持2980-3020元/吨,江浙沪地区重废(>6mm)价格在3000-3050元/吨。一个月内,废钢市场价格下跌了300-400元/吨,甚至更多。且整个市场观望气氛依然浓重,不少钢厂仍暂停采购,或少量进货,压价现象明显。
7月份的铁合金市场仍不改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需求一般,交易平平,成交稀少,价格走低。月末的普通合金市场弱势运行,硅铁市场价格小幅下跌,销售不畅。锰系合金市场价格盘整,报价乱,成交差;铬系合金市场持续疲软,价格尚未止跌。特种合金市场亦不见起色,价格稳中有降,如钼铁价格小幅下跌;镍铁价格小幅下跌;钒铁价格相对稳定;钨铁价格总体趋稳;钨铁价格继续盘整。铁合金市场需求不旺,而供给过剩,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6月我国铁合金产量287.7万吨,较5月份铁合金产量258.5万吨环比增11.3%。而丰水期已经来临,电力资源丰富,电价回调,铁合金生产厂家开工率略有回升,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从7月份国内钢铁原料市场运行态势来看,预计8月份的原料市场仍难完全摆脱当前的疲软、低迷的运行格局,这是因为形成原料市场低迷状况的一些因素依然存在,不会根本性改善。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是8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回暖、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8月份仍是钢材市场的需求淡季,加上持续的高温以及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给建设工程施工进展缓慢;其它的房地产、造船、家电、机械、汽车等行业均不景气,6月制造业PMI指数创年内新低,表明制造业的产销不佳;有的下游行业在8月份进入传统的生产销售淡季,对钢材需求尚难明显释放,终端有效需求“有减难增”;众多的钢贸企业面临资金紧缺、融资成本高企、销售不畅、价格“倒挂”等于重重压力,向钢厂订货积极性普遍不高,不少钢贸企业不向钢厂订货,有的暂停钢材经营,有的考虑转型,退出钢贸行业,因而中间需求也在不断减弱,流通领域的“蓄水池”功能弱化,所以8月份钢厂的经营状况不会明显改观。据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7月上旬国内重点钢企厂内钢材库存为1179万吨,同比增长282万吨,库存压力增大。这从最近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一批大型钢企大幅下调8月份的钢材出厂价格就可看出,钢厂对8月份的钢市行情并不看好。而钢市的走软,将直接波及钢铁原料市场,无力改变钢铁原料市场的疲软局面。

二是钢铁原料市场可供资源总体充裕,在下游终端需求没有明显释放的状况下,支撑原料价格反弹动力不足。由于7月份的钢铁原料市场观望气氛较浓、价格连续下跌,下游终端用户大都以消化库存为主,控制原料的采购量,或暂停采购,但钢铁原料生产企业的产量并没有减少。据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铁矿石和焦炭产量分别为59987.6万吨和2242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7%和6.4%。其中,6月份我国铁矿石和焦炭产量分别为12569.3万吨和396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2%和4.3%,均创下今年新高。库存资源高企,市场销售压力不断增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遏制8月份钢铁原料市场价格的回升。

三是钢铁原料市场需求状况不容乐观,供需矛盾尚难在8月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的基本特征为“低需求、低价位和高供给、高成本”的“两低两高”,这对钢铁原料市场来说是“利少弊多”,需求不足,支撑原料价格反弹的动力同样不足,供需矛盾难以缓解。据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全年国内煤炭消费总量40亿吨左右,同比将低幅增长,增速较去年同期将会较大幅度回落,而目前煤炭库存量居高不下,与往年煤炭供给紧缺的现象形成明显反差。再有,目前国内30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高达9850多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80多万吨,创下18周来的库存新高,消化库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钢铁原料市场的高库存,同样遏制原料价格的回升。

四是国际钢材市场不景气,波及钢铁原料市场。由于欧债危机等因素,世界经济复苏阻力重重,钢铁业和钢材市场都无起色,欧美钢材市场需求萎缩,钢材出口难度加大。截至6月末,北美市场钢材价格已连续四个月下跌,欧洲和亚洲市场也是连续两个月下跌。进入7月份,国际市场钢价仍呈下跌走势,从而传导到钢铁原料市场,近来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焦炭、煤炭价格全线下滑;特种合金、普通合金价格稳中有跌。
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8月份的钢铁原料市场仍将延续目前的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价格上涨的条件尚不具备,不过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急剧快速大幅下跌的状况不会出现。具体来看,8月份各主要原料的价格走势:铁矿石市场价格继续下跌;焦炭价格小幅波动;煤炭价格低位运行;废钢、生铁价格小幅下跌;普通合金价格稳中有降,特种合金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预计在“金九银十”,进入钢市旺季,随着钢价的反弹,钢铁原料市场价格有望恢复性回升。
 

(责任编辑:0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