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7月末,焦炭市场依然在疲软、低迷中徘徊,价格一直在震荡下滑,似乎没有止跌的迹象,经营者对后市行情不看好,认为在短期内尚难出现太大起色,价格反弹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下跌的空间也有限。
据经营者在市场调研中所掌握的情况,这段时间国内焦炭市场疲软、低迷的态势依旧,价格继续下跌,如在7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山西地区一级冶金焦车板价降至1650元/吨,二级冶金焦价格为1460元/吨,较上一周下跌40-60元/吨;河北唐山地区的一级冶金焦出厂价1660元/吨,二级冶金焦1600元/吨,下跌60-70元/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区的二级冶金焦出厂价下跌70元/吨,为1510-1560元/吨;黑龙江地区的二级冶金焦出厂价下跌120元/吨,在1310元/吨左右。
据《2012年8月西本新干线钢铁原料价格走势预警报告》,截止7月底,山西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格降至1460元/吨左右,一级冶金焦出厂价格为1650元/吨左右,较6月底下跌130-140元/吨;山东、安徽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格为1510-1550元/吨,下跌200元左右;西南地区焦炭价格也大幅补跌,云南、贵州地区三级冶金焦出厂价格下跌200元至1750-1870元/吨。
从各地焦炭市场交易情况来看,总体交易清淡,厂商出货不畅,钢厂普遍在“限量采购”的同时,尽可能压低采购价格,有的钢厂连续两次调价,下调幅度普遍为50-100元/吨,焦化生产厂家为消化库存压力,出于无奈,只能低价销售,由此致使近期国内焦炭市场价格持续震荡下行,一路走低。
经营者及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导致焦炭市场持续疲软、价格连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受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7月份,钢材市场价格出现一波急剧、快速、大幅下跌行情,一些地区的钢材市场价格一周内下跌100-150元/吨,到7月27日,上海地区的螺纹钢价格下跌300元/吨,其它的冷热板、中厚板等价格也大幅下跌,且交易清淡,观望气氛浓重,同样,钢厂经营不佳,订单减少,销售困难,库存增大,也都纷纷降低钢材出厂价格,一批大型钢企的8月份出厂价格均以“跌盘”亮相,而且跌幅较,企业效益进一步缩水。在这种状态下,钢厂为降低成本,减少亏损,除了控制钢铁原料采购量外,则压低采购价格。据悉,这一周,就有10多家钢厂下调焦炭采购价格,有的钢厂连续下调两次,最大的降幅达到120元/吨。有的钢厂在7月份已连续5次下调焦炭采购价格,累计下调140元/吨。受此影响,焦化企业也不得不下调焦炭出厂价格。如这周有的地区的焦化厂将焦炭出厂价格下调120元/吨。
再有,近期炼焦煤市场也不景气,价格稳中有降。今年的煤炭市场不如往年牛气十足,供不应求,尤其在夏季用电高峰,“煤炭告急”现象连续发生。而今年这种现象已不见踪影,煤炭市场亦在变软,交易不畅,价格走低。如在这一周,一些地区的焦煤集团下调7月份焦煤出厂价格,下调幅度100-150元/吨。从而带动现货市场的炼焦煤价格“跌跌不休”,市场心态不稳,一些商家恐慌性降价抛售。目前,山西地区主焦煤、肥煤出厂价为1320-1350元/吨,山东地区气煤、1/3焦煤出厂价940-960元/吨。预计后期炼焦煤市场价格还可能“全面补跌”。由于炼焦煤市场的持续疲软,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炭生产成本,给焦化企业留余下调出厂价格的空间。
还有,焦炭市场库存高企,销售压力加大。由于一批下游终端用户控制焦炭采购量,大都以消化库存为主,因而这段时间焦炭市场需求呈现萎缩态势,导致焦化企业的经营商的库存量增大,销售难度增加。而在8月份,不少大中型钢厂的高炉将陆续开始停产检修或提前检修,焦炭需求量“有减无增”,焦炭市场整体需求疲软的状况在8月上中旬还难以根本性的改变,价格的止跌企稳动力不足。业内人士预测,在短期内焦炭价格仍有50元/吨左右下跌空间。
此外,进口煤炭市场持续弱势,煤价下行幅度明显。受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近期进口冶金煤市场承压较大,整体报价下跌,而钢厂采购积极性不高,低价位的资源,其成交量亦很少。
鉴于上述这些因素,一些经营者及业内人士对后期焦炭市场行情普遍不看好,尽管目前焦化企业普遍限产50%左右,但钢厂有意压低库存,北方地区部分民营钢厂的焦炭库存甚至只有正常水平的1/3左右,市场整体需求疲软。而在8月份,钢厂将加大减产力度。据悉,近期国内一批大中型钢厂的高炉陆续停产检修。受此影响,焦炭等主要原料需求将进一步减弱,“高库存、低需求”的格局难以改变,价格仍然存在下跌空间。
(关键字:焦炭市场 疲软 价格继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