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涨1.8% “1时代”料将昙花一现

导读: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的主要国民经济数据。一如此前市场预期,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两年半来首次跌破2%,创30个月以来新低。另外,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8%,创33个月新低。
关键字: CPI 7月CPI


 

新涨价因素正在增强,市场预计7月恐成拐点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的主要国民经济数据。一如此前市场预期,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两年半来首次跌破2%,创30个月以来新低。另外,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8%,创33个月新低。

尽管目前CPI进入了“1时代”,但市场人士认为7月CPI可能是今年最低,并且这也并不意味着物价实质性回落。接下来,CPI还将再度抬头。

翘尾因素致CPI明显回落

近期,接连而至的暴雨天气开始催生物价上涨,蔬菜价格体现地最为明显。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上涨8%,上半年平均同比涨幅更高达18.2%,居各种食品价格涨幅之首,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此外,7月份水产品价格上涨6.7%;粮食价格上涨3.0%;油脂价格上涨5.9%。

不过,在CPI走势中占比更大的猪肉价格今年则一路下行。新快报记者从商务部和农业部网站的监测数据了解到,全国范围内,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下跌4周,而鸡蛋价格则连续走低5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了18.7%,影响CPI下降约0.71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6.5%,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

不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7月CPI下行主要是翘尾因素明显回落所致,总体而言,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均有小幅的上涨。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7月份1.8%的CPI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

而就7月PPI来看,降幅继续扩大。其中,环比降幅从6月的0.7%扩大到7月的0.8%。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结合汇丰制造业PMI中的价格指数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收缩区间来看,需求仍然偏弱,企业去库存尚未结束。

CPI环比数据已转正

在7月CPI同比涨幅跌落2%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7月CPI环比上涨0.1%,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下跌,重新回归正增长。目前市场预计,CPI再次抬头已是定局,而且8月就可能现回升。

连平在其微博中指出,考虑到经济有弱势回升的趋势,下半年物价的新涨价因素将相对增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物价涨幅回落到2%以下,并不能据此判断我国进入低价格时代,这只是在物价高涨后涨幅回落而已,价格水平相比居民收入水平并不低,大商场里的商品价格甚至可说高得离谱。

知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也在其微博中指出,“7月份的1.8%,绝非意味着价格的实质回落。随着国际粮价,国际油价的上升,加上因国内暴雨导致的菜价的上升,猪肉价格探底回升,7月份CPI将创下年内最低点,随后将回升,年底重回3%是大概率。”

事实上,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提到,同比CPI会受到基数因素的影响,需要更多地使用季节调整后的环比指数,以更为准确、客观地衡量物价水平变化。央行认为,受到基数降低等影响,8月以后CPI同比涨幅有可能出现一定回升,目前看回升力度不会太大。“受劳动力成本、资源性产品和部分不可贸易品价格存在趋势性上涨压力等影响,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扩张性政策刺激增长的效应可能下降、刺激通胀的效应则在增强。”

股市影响

7月CPI对股市影响有限

受7月经济数据公布影响,昨日两市早盘齐齐低开,而在房地产、酿酒、石油、海南等活跃板块带动下,沪指受5日线支撑振荡反弹。午后股指继续上攻,板块呈现普涨。截至收盘,沪指报2174.10点,涨0.61%。目前,市场认为,7月数据对股市影响有限。

南方基金杨德龙认为,我国经济过去两年经过去库存后的去产能,消费和投资持续疲软,目前从数据仍看不出趋势拐点。中央已明确表示,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财政政策还要继续积极推出,但规模很难和上一轮的四万亿相提并论。决定股市走势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走势,在经济走势回升之前,股市很难出现大幅上升行情,短期内有超跌反弹,但后市还会反复振荡。

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建辉则表示,CPI破2%赋予了央行在货币政策适度调整上更多空间,对于股市的影响偏空但程度有限。

光大证券[12.61 -0.24% 股吧 研报]财富管理中心执行董事许春华也认为,中国经济后面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目前行情只是定性为反弹性的行情,不敢定义为反转性行情。目前为止沪深两市成交量基本上停留在600亿元出头,这说明市场外围增量资金并没有进一步入市。“但我并不认为接下来还有大的下跌空间。”

近期已公布的经济数据

指标 7月 6 月

CPI 1.8% 2.2%

PPI -2.9% -2.1%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20.4% 20.4%

社会消费品零售(累计) 14.2% 13.7%

工业增加值(累计) 10.3% 10.5%

房地产投资(累计) 15.4% 16.6%

PMI 50.1% 50.2%

政策预期

陈志武:

经济下行超预期央行将加大政策调整

耶鲁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陈志武表示,7月的经济数据显示整个经济状况比预期下行得更多,可能导致央行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整力度,这又反过来会影响到经济的运行,PPI继续出现大幅下行的可能性不大,而CPI就算出现反弹,空间也会相对有限。本月央行应该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半年整体上有2-3次的下调空间。此外,央行应该还会继续降息,预计下半年可以有两次的降息空间。房地产轻度上涨比就业下降更能令政府接受,两者权衡,放松房地产政策应该是必然的趋势。

李长安:

CPI“破2”

给调控政策出难题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在其微博称,CPI“破2”给调控政策出难题:CPI连连下降,抑制物价的调控目标算是实现了,但扩大就业和维持经济增长的目标如何实现,却是当前最大的难题。假如实施扩张性的调控政策,那么如何解决资金不流入实体经济的问题?如何应对房价大幅反弹的问题?如何应对结构尚未调整而更为扭曲的问题?将变得更为棘手和迫切。吴晓求:

未来货币政策预计有微调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CPI达到了宏观调控预期的效果,未来货币政策预计有微调,但是最好不要有太大的松动。总体上看我国经济走势还是属于健康的,政府还是应该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经济结构的转变上。预计未来降息和降准的窗口还会再打开一次。彭文生:

房地产现回暖将是政策掣肘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提醒,通胀短期内不是制约货币政策放松的主要因素,但是二季度以来房地产销售回暖和部分地区房价的反弹,对货币政策放松构成掣肘。他预计下半年有2-3次降准的空间。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