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过去的8月份,铁矿石、焦炭、废钢等钢铁原料市场依然不见起色,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没有改观,交易平淡,价格震荡,继续处于下行通道,或盘整阴跌,似乎没有止跌的迹象。对于“金九”的原料市场,经营者预测逐渐趋于稳定,价格下跌空间有限,但明显上涨的概率不大,但影响后市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仍需引起重视和关注。
8月份的国内钢铁原料市场延续7月份的运行态势,价格依然跌势不止,继续震荡下行,向底部区域靠拢,8月下旬,铁矿石市场价格继续缓慢而下,一些钢厂的采购价格再度下调15-60元/吨不等,北方地区一些钢厂的66%铁精粉采购价格925元/吨;港口现货矿市场价格继续下跌,跌幅5-10元/吨,青岛港的63.5%印粉价格840-850元/湿吨,下跌10/吨;北仑港的63%巴西粗粉价格800-810元/湿吨。且交易清淡,销量萎缩。据海关总署统计,7月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每吨134.8美元,环比下降3.07%;7月末,国产铁精粉价格环比下降4.7%,到8月末,进口铁矿石价格已跌破120美元/吨,逼近110美元/吨,铁矿石市场价格尚无止跌迹象。
焦炭、焦煤市场仍然疲软,价格持续下滑,与7月份的低迷态势相似,没有起色,更不景气,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据统计,7月末,国产炼焦煤、冶金焦价格环比下降5%、12.25%。在8月份,跌势依旧,最近一周,由于钢厂继续下调采购价格,有的钢厂的焦炭采购价格下调50-80元/吨,导致现货市场焦炭价格跌势难止,河北地区的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价格(到厂价)跌至1330-1350元/吨,东北地区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承兑出厂含税价1330-136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承兑出厂含税价为1550元/吨。炼焦煤市场亦不见起色,价格持续盘整,一些地区的炼焦煤出厂含税价1200-1250元/吨,有的地区的精煤出厂现金含税降至910元/吨。时下,焦炭市场的需求减少,供给过剩,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改变。
生铁市场同样在疲软、低迷中徘徊,交易平淡,成交量萎缩,价格盘整下行。在8月下旬,国内一些地区的炼钢生铁价格(现款价)2750-2800元/吨,有的地区的炼钢生铁价格则2550-2600元/吨;最低的为2400-2450元/吨,可见价格混乱,乱中走低。铸造生铁市场价格亦在盘整中走低,一些地区的铸造生铁价格3300-3400元/吨,有的地区的承兑价3500元/吨,而有的则降低到3100-3200元/吨,高低差异较大,显现生铁市场的不稳定和价格的混乱,厂商销售不佳,出货不畅,成交清淡,销量减少。
废钢市场持续降温,价格连续下跌。7月份,国内废钢价格大幅下跌,部分地区单月降幅达到400元/吨以上,创2012年以来新低。进入8月份,废钢市场价格尽管下跌势头略有减弱,但趋跌的态势并没有改变,到8月下,钢厂的废钢采购价格继续下调,幅度30-40元/吨,在山东地区重废价格2640-2700元/吨,河北地区重废价格2710-2800元/吨,辽宁地区重废价格在2800-2900元/吨。一些大中型钢厂电炉也开始停产,需求明显减少,市场交易清淡。铁合金市场同样不尽人意,价格延续7月份的震荡下探态势,由于需求不佳,客户大都观望,一些钢厂以消化库存为主,有的钢厂只是适量补库,大都观望,交易平淡,厂商销售不畅,库存高企,经营者恐慌情绪滋生,消极氛围加重。最近一周,铁合金基准价格指数周环比下降0.44%,月环比下降3.21%。普通合金与特殊合金市场价格均小幅下挫。其中硅铁市场价格继续走低,成交一般;锰系合金市场价格弱势难改,成交较差;铬系合金市场价格依然下跌,跌幅50元/基吨,成交不佳;钼铁市场价格弱势震荡;钒系市场价格小幅下滑;钨系市场价格低位震荡。
对于9月份的钢铁原料市场走势,一些经营者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与8月份的钢铁原料市场相比,9月份的原料市场相对稳定,价格下跌空间有限,但反弹的可能性不大。具体来看,以下几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关注。
一是钢厂减产对钢铁原料需求的影响。由于钢材市场的持续疲软、低迷,价格一路下跌,到8月底,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已经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钢厂订单不足,销售不畅,库存高企,不少厂家检修减产、限产。据统计,截止8月下旬,国内正在检修及计划检修共计有54座高炉停炉检修,影响产量约344.2万吨;30条棒材线检修,影响产量约78.5万吨;11条中板线检修,影响产量约85万吨;9条热轧板卷生产线检修,影响产量约123.5万吨;2条冷轧生产线检修,影响产量约5万吨;3条带钢生产线检修,影响产量约6.2万吨。1条型材线检修,影响产量约3万吨。钢厂产量的减少,焦炭、废钢、铁合金等需求也将随之减少,预计9月份的钢厂对钢铁原料的需求强度减弱,支撑价格上涨的动力缺乏。
二是钢厂的“控量压价”钢铁原料采购政策难以根本性的改变。9月份,一批大型钢企的出厂价格政策已经公布,钢材出厂价格继续下跌,已经连续3个月的“跌盘”,跌幅100-300元/吨,使钢厂的盈利再度跳水,亏损面增大。上半年,钢铁行业实现利润664亿元,同比下降49.4%。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358亿元,下降14.5%;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利润249亿元,下降68.1%。在这种情况下,钢厂为确保盈利,降低生产成本,在钢铁原料的采购上,在控制采购量的同时,尽可能压低采购价格,最近不少钢厂继续在下调铁矿石、焦炭、废钢的采购价格,这也是遏制9月份钢铁原料市场价格回升的一大因素。
三是钢铁原料库存的变化,波及市场走势。时下,一些钢铁原料的库存量较高,“去库存化”进展缓慢。如目前我国主要港口的铁矿石库存量仍高达9850多万吨,处于高位,而国内的钢铁原料产量居高不下。今年1-7月份,我国铁矿石和焦炭产量分别为71528.6万吨和2615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8%和5.8%。1-7月份铁合金产量累计1742万吨,同比增长6.4%。其中,7月份,我国铁矿石产量11546.1万吨,同比增长10.8%。铁合金产量253.5万吨,同比增8.8%。焦炭产量3735.2万吨,同比比增长1.2%。生铁产量5632.1万吨,同比比增长2.9%,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而在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下,钢铁原料产量不减则增,导致库存增加,压力增大,消化库存困难,铁矿石港口库存消化仍需要漫长的过程,遏制后期钢铁原料市场价格的反弹。
四是国际钢铁市场和钢铁原料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等冲击,世界经济持续不景气,增速下滑,波及钢铁业,据世界钢铁协会(WSA)统计,6月份全球6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12790万吨,同比减少8.6万吨,下降0.1%。国际钢铁市场需求疲软和价格下跌,截止7月末,北美市场钢材价格已连续5个月下跌,欧洲和亚洲市场也是连续3个月下跌。
钢铁原料市场亦显疲软,铁矿石、废钢价格持续下跌,最近一周,国际原料各主要品种价格走势,铁矿石价格继续下跌;焦炭、煤炭价格仍然波动;特种合金、普通合金价格稳中有跌;废钢市场价格止跌企稳。
从上述这诸多不确定因素来看,9月份国内钢铁原料市场还难见太大起色,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钢市旺季的到来,需求情况好转,钢铁原料市场价格下跌空间有限,或将逐渐趋于平稳。具体来看,9月份的铁矿石市场价格仍将在盘整中小幅下行;废钢市场价格将在低位企稳;生铁市场价格逐渐走稳;焦炭市场价格小幅波动;铁合金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幅度有限。
(关键字:钢铁 钢铁原料 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