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项:
公司公告拟增发不超过28.16亿元,投资建设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和10万吨/年油系针状焦工程。
评论:
拟再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投资特种石墨和油系针状焦,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公司公告拟增发不超过23,150万股(含23,150万股),发行价格拟不低于12.16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8.16亿元,投资建设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和10万吨/年油系针状焦工程。公司于2011年11月首次公布增发计划,本次是修订版本,但从内容上看基本没有变化。
(1)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特种石墨作为具备多种优良特性的炭素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伏太阳能、电火花及模具加工、核能、冶金、航天等众多领域。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例如在金属连铸、硬质合金、烧结、热压、化工、军工等领域均有应用。同时,随着特种石墨和其他行业的技术进步,还有新兴应用领域有待进入,例如超高温、光纤和晶体制造及特种材料制造等,都有可能用到特种石墨。
本次公司增发拟投资的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拟建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383亩,拟通过出让方式取得项目用地,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炭素负责实施。达产后,将形成特种石墨制品产能3万吨/年。
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建设期约22个月,项目达产后,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30亿元,可实现年税后利润69,371.30万元。
(2)10万吨/年油系针状焦工程
10万吨/年油系针状焦工程拟建于辽宁省葫芦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50亩,拟通过受让土地方式取得项目用地。项目达产后,将形成油系针状焦产能约10万吨/年。项目由公司全资子公司葫芦岛方大炭素负责实施。项目建设期约两年,项目达产后,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187,657万元,可实现年税后利润16,712万元。
针状焦是制造大规格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极必需的优质原材料,可分为油系针状焦和煤系针状焦两类。长期以来,我国针状焦主要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供应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国内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产量,也导致钢铁行业被迫承担较高的成本从国外采购很大比例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未来我国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中,优质钢和特殊钢的比例将逐步提高,而优质钢及特殊钢多为电炉钢,且电炉钢正迅速向大型化和高功率方向发展,因此,预计未来我国钢铁产业对大规格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需求将快速上升,其主要原料针状焦的市场需求亦将快速增长。但出于对我国出口限制的战略考虑,美国、英国和日本等主要针状焦产出国已公开宣布,在未来数年内不考虑针状焦的增产计划,因此我国针状焦的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目前,针状焦的生产工艺仅由美国、英国和日本所掌握,由于顶级特殊钢必须使用以优质针状焦生产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冶炼才能得到,在军工领域尤其如此(如航空母舰、大型舰艇、坦克、装甲车等),因此针状焦普遍被视为战略物资,其生产技术严禁向我国转让。为了突破技术封锁,降低我国炭素乃至钢铁行业对进口针状焦的依赖,同时完善公司炭素业务产业链,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公司于2007年成立了专题研制小组,针对针状焦的生产现状和生产工艺进行技术研发,成功研制出了油系针状焦,经中试小批量试制出了符合要求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经炼钢试用得到了用户的认可,目前已具备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的基本条件。
目前公司自身每年对针状焦的需求达到近10万吨,由于进口供应不稳定,针状焦已成为公司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的制约因素,阻碍了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也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本次拟建的10万吨/年油系针状焦工程项目,主要是为满足公司自身的需要,并在不断的生产和实践过程中加大其年产量,以满足国内其它炭素企业对于针状焦的需求。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2009年世界粗钢产量共计12.25亿吨,其中我国粗钢产量5.68亿吨,然而我国电炉钢产量仅有0.48亿吨,仅占我国粗钢产量的8.5%。与我国相比,当年国外粗钢产量合计6.57亿吨,其中电炉钢产量为2.97亿吨,占比高达45.19%。目前国外每吨电炉钢消耗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约2.5公斤,年需求量基本稳定在75万吨左右。目前国内每吨电炉钢消耗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约3.5公斤,若按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中电炉钢比例为15%测算,则电炉钢产量为0.852亿吨,需针状焦29.82万吨。
此外,公司自身每年对针状焦的需求达到近10万吨,本次拟建项目主要是为满足公司自身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的需要,降低公司对进口针状焦的依赖,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稳定性,继而扩大产量以满足我国电炉钢发展对针状焦的需求。
公司近两年收入和盈利快速增长,但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33%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经过2009年的极度低迷以后,2010年和2011年以来强劲增长,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和2011年主营收入分别为32和45亿元,增长51.6%和40.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4.06和6.14亿元,增长20倍和51%。
2012年上半年完成主营收入20.12亿元,与去年同期降低3.54%,实现净利润2.58亿元,同比下降1.38亿元,降低33.2%,EPS为0.20元。综合毛利率33.63%,比去年同期下降6.79%。
2011年公司生产炭素制品18.5万吨,生产铁矿精粉97.69万吨。2011年铁精粉收入12.25亿元,占总收入的27%,由于毛利率高达67%,在贡献的毛利额达到8.17亿元,占比超过51%。
而2011年炭素制品收入28亿元,占总收入的63%,但由于毛利率只有26%,所以贡献的毛利额只有7.59亿元,占比48%。
从毛利率水平来看,近三年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持续提高,盈利能力持续向好。主要是由于铁矿粉毛利率维持高位,而炭素制品的毛利率不断提高,从而带动综合毛利率的攀升。
从费用率的情况来看,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稳定略有下降。
上半年公司生产炭素制品8.1万吨,同比减少10%,生产铁精粉49.8万吨,同比增长13%。由于下游钢铁需求减缓和产品价格下降,炭素产品毛利率23.49%,减少1%;铁精粉毛利率53.61%,大幅下降了21.58%。控股98%的莱河矿业贡献利润2.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43亿元。全资子公司成都炭素和持股65.54%的抚顺炭素贡献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0.39亿元和0.14亿元。2010年3月收购成都炭素,快速实现3000吨产能,去年中期和全年分别贡献0.68和1.35亿元利润,但上半年却快速下滑到0.29亿元。
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上涨1.58%,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增长1.2%,增加2200万元。
铁矿是公司稳定的现金牛
公司铁精粉收入主要来自莱河矿业,莱河矿业是由控股公司辽宁方大2007年宣布注入公司,2008年5月股权变更到公司名下,持股97.99%。
自2008年5月收购完成至今,莱河矿业经营状况良好,铁精粉产能已由收购时的65万吨扩大至100万吨,2009-2011年度分别实现销量62.81万吨、67.12万吨和97.69万吨。莱河矿业2008-2011年度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6,647.28万元、15,631.55万元、31,725.39万元及56,891.83万元。
莱河矿业位于辽宁省清原县境内,距抚顺市区74公里,有良好的公路、铁路运输条件。莱河矿业以采矿、选矿为主体,矿区占地226.95万平方米,其中采场占地46.7万平方米,尾矿库29.3万平方米,选厂占地11.7万平方米。矿石地质储量4620万吨,其中B+C1储量3,658万吨。拥有PXZ1200/160型旋回破碎机,PYT-D2213、PYT-B型圆锥破碎机,MQS-2736、MQY-2736型球磨机,CTB-1024、CTB1018型磁选机等大型选矿设备。年矿石处理量达150万吨,产铁精粉55万吨。
莱河矿业的主营业务为铁矿粉的生产和销售。2003年7月,辽宁方大控股后投资2100万扩建了二选厂,规模为年产10万吨铁精粉。2004年投资8000万元兴建了三选厂,规模为年产30万吨铁精粉。2007年投资500万元,在原二选厂工艺基础上技改,技改完成后年矿石处理量达150万吨,产铁精粉55万吨。近年来,随着莱河矿业的产能扩张,以及铁矿粉价格的不断上涨,其主营业务收入与盈利水平均持续上升。
但未来公司铁矿不会有新的资产注入,现在产能已经满产,预计未来两年将维持2011年的盈利水平,估计每年能够贡献4~6亿元的净利润。
规模、技术优势和新产品研发确保公司未来增长和竞争力
除此之外,2011年公司的等静压石墨、高炉炭砖在国内则几乎均处于垄断的地位。
2011年,公司炭素收入占全国炭素行业收入的12.8%,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三大的炭素企业,在高炉炭砖、石墨电极和特种石墨等领域都保持规模和技术领先。公司兰州总部主要是以生产钢铁企业用超高功率和高功率石墨电极、以及高炉炭砖为主,有少量核电用特种石墨。成都蓉光炭素(持股58%)、抚顺炭素(66%)、合肥炭素(52%)主要是生产普通石墨电极。成都炭素主要做特种石墨和等静压石墨,产能3000吨,未来计划增发募集投向再扩产3万吨。辽宁抚顺方大(60%)生产石墨上游原料煅后焦,产能20万吨。
公司是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设的大型综合炭素生产企业,也是全国唯一的大型高炉炭砖生产基地。目前,公司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研发能力以及企业效益已超过国内其它炭素企业,是国内最大的炭素制品生产企业。近年来,国内炭素行业发展较快,石墨电极生产企业增多。而今后炭素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将是如何适应钢铁等行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
公司未来的规划是做优做强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高炉炭块,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在规模“大”的基础上,向着产业“强”和科技含量“高”的目标推进;在做好传统产品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快炭素新产品的开发,在核石墨、特种石墨、炭纤维、石墨导热片等产品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能源、电子信息、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将方大炭素打造成复合型炭素制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具备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在传统炭素产品领域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在新型炭素材料和制品领域具有国内领先并与国际发展同步。
2008年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投产,效益显著
2008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1.09亿元,用于建设高炉炭砖生产线项目和特种石墨生产线项目,其中高炉炭砖生产线项目计划资金4.54亿元,特种石墨生产线项目计划资金6.56亿元。
两个募投项目都已经完工,其中高炉炭砖生产线累计实现效益1.1亿元,特种石墨生产线(1000吨)于2011年3月份竣工验收,目前尚未产生效益。2010年7月,经公司2010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方大炭素向辽宁方大收购成都炭素100%股权,收购价格按照辽宁方大的收购成本确定为20,300万元。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快速实现了3000吨特种石墨产能,并且由于收购价格较低,节约了较多募集资金。公司将节约的3.06亿元募投资金用于建设“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收购成都炭素后,2010年8-12月共实现效益2,737.23万元,2011年实现效益13,532.93万元。目前成都炭素已经具备了3,000吨/年的产能,效益情况良好。
成都炭素目前拥有3000吨/年的等静压石墨产能,其主导产品在技术水平、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均在国内炭素企业中居领先地位,其直径500mm以上产品全部为填补国内空白产品,可与国外先进同类产品媲美。成都炭素是国内唯一实现短流程生产特种石墨的企业,节能降耗效果显著,也是国内唯一能够生产粒度小于10微米特种石墨的企业。目前,成都炭素进一步实现了技术突破,生产的特种石墨产品中,圆形最大规格达直径840mm,方形最大尺寸达1300×600×400mm,产品最细粒径达7μm,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企业,已具备生产国际先进特种石墨的技术能力,同时在质量控制、成本管理、营销网络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优势。
给予“谨慎推荐”投资评级
公司在行业内规模、技术领先,石墨电极市场份额大,高炉炭砖居垄断地位。成都炭素的特种石墨附加值高,快速提升公司整个炭素板块的毛利率水平,炭素板块的盈利能力未来会随着3万吨特种石墨项目的上马而继续增强,炭素板块的净利贡献会逐步提升。去年由于诉讼计提了1.5亿元的营业外支出,对去年净利润有较大影响,今年这一影响没有了之后,会增加相应的净利润,比去年提高20%左右,而成为今年公司盈利的重要因素。
鉴于下游钢铁行业低迷,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滑,下半年盈利将进一步下降,但公司能够依靠铁矿保持盈利,今年营业外支出将大幅减少,未来特种石墨扩张将带来新的增长,给予公司“谨慎推荐”投资评级。我们预测12~14年的EPS分别为0.37、0.40和0.44元(未考虑拟增发项目)。
(关键字:方大炭素 特种石墨 油系针状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