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三年多来首现负增长 或倒逼绩效改革

导读: 时隔三年零三个月之后,中央财政收入再一次出现了负增长。《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发展期,财政收入的低增长也将成为常态,各级政府都需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关键字: 中国经济 中央财政收入

时隔三年零三个月之后,中央财政收入再一次出现了负增长。《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发展期,财政收入的低增长也将成为常态,各级政府都需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紧日子并不是政府减少提供公共服务,而是政府要树立公共财政绩效的观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但是,提高绩效本质上是对于政府花钱行为的约束,并不是一件受政府欢迎的事。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地方政府更愿意“走”老路,通过扩大投资或是强化征管来渡过难关。

“负增长”的背后

财政部前日公布的8月财政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86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17亿元,增长4.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765亿元,同比下降6.7%;地方本级收入4098亿元,同比增长16.8%。

中央财政上一次出现负增长是在2008年10月,之后中央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央财政收入持续负增长7个月,到2009年5月才恢复正增长。

刘尚希表示,中央财政出现负增长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国内增值税下降幅度较大,二是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减少,关税增幅也只有1.7%。由于作为中央税种的进口环节税收已经达到万亿级规模,这些税种减少对中央财政有直接影响。

作为流转税第一大税种的国内增值税是经济增速的晴雨表,该税种的增速从去年11月下降为个位数之后,就一直低迷,本月则降为负。国内增值税的税基是工业增加值,它的大幅下降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进一步下滑。

与中央财政收入不同,地方财政收入在8月份依然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增长势头,出现了近几个月的小高峰,同比增长16.8%。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小幅放松。财政部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8月份营业税1082亿元,同比增加143亿元,增长15.2%。其中,房地产营业税同比增加59亿元,增长21%,主要是受近两个月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增加的拉动。

杨志勇也认为,财政部公布的这一整体数据实际上掩盖了各地财政状况不均衡的现实,有些地区财政增长保持不错的势头,但实际上有些地方努力的目标已经是如何不陷入负增长。

中央财政负增长对于地方财政来说也会形成压力,因为会直接影响到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在当前的税制之下,中央转移支付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大支柱。按照今年预算,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规模已经超过四万亿。

刘尚希认为,仅凭8月一个月中央财政负增长还难以看出对全年预算收入的影响,还要看今年剩下几个月的收入状况,如果今年能够完成预算安排的收入指标,那么转移支付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企业负担难以减轻

8月公共财政收支数据中增幅最大的税种是企业所得税,当月为729亿元,同比增加234亿元,增长47.2%。

财政部同时补充解释说,扣除上下年度退税等不可比因素后,8月份企业所得税下降约5%,其中,工业企业所得税下降15%,主要受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扩大以及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影响;银行业企业所得税增长14.6%。

根据税法,企业所得税采取预征的方式,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按照税务局的安排按月或是按季度预缴,年末再进行汇算清缴,汇算清缴的完成时间是第二年的5月份。

据本报记者向相关会计人士了解,企业所得税的退税主要是两部分组成,一是税务部门在预征时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多征收了税款,二是本来应该给予企业的税收优惠没有落实,需要退税。

“不管是哪种情况,8月份各级税务机关确实是向企业征收了729亿的税款,而且税务部门也只是将该退的部分做了统计单列,距离真正的退给企业还需要很长时间。”这位人士说。

财政收入的大幅下滑也为减税蒙上了阴影。刘尚希表示,当前结构性减税最迫切的问题是已经出台的要尽可能落实到位,但实际中能落实到什么程度仍然是个未知数。

杨志勇则认为,当前政府应该谨慎出台房产税、资源税扩大范围以及环境税等增税政策。

地方政府各显神通

全国的数据如此,作为地方,也正在承受压力。云南弥勒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呈现缓慢态势,5月增长21%,6月增长17%,7月增长15.5%,到了8月仅增长9.5%。弥勒县财政局人士告诉记者,近几个月来,弥勒县受经济因素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企业生产发展和税收收入增幅下降,尤其是煤矿减产严重,一些企业也压力巨大。

作为浙江绍兴第一镇的诸暨市店口镇也正在感受经济形势的凉气。1~8月,该镇工业增加值增长10.3%,但环比还是略有下滑,财政收入增长不到6%。不过,诸暨市委常委、店口镇党委书记张壮雄也告诉本报,压力是有,但是下半年到明年还是可以谨慎乐观。

当然,这信心的背后有着底气。就在上周,诸暨市举行了一次创历史之最的上百个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128.7亿元,其中,店口镇开工项目50个,计划总投资49.2亿元。张壮雄坦言,这些项目在下半年可能不会马上见效,但是明年就会体现其价值,更重要的是,这并非简单的工业加码,其中超过七成的项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际上,像店口的“盾安环境”、“海亮股份”、“万安科技”等上市公司也已经有所行动,尤其是受房地产调控等影响巨大的管业,今年下滑比较厉害。张壮雄透露,这些企业正在把业务重点从欧美拓展到东欧和中东等地,包括开拓国内的一些市场,“政府对于一些外贸出口企业,也会给予一些奖励性补贴,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

绩效改革迫在眉睫

经济形势下滑,伴随地方财政收入减少。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蒋晓蕙就曾告诉本报记者:这其实是一个正常状况,税收与经济形势是相关的,这种下滑不必太过担心。收入的减少,同时也应该调整政府开支结构,尽量追求高产出比的投入,提高预算的使用效率,最终也未必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

刘尚希认为,地方政府应该有这种意识,财政收入20%~30%的高增长不会来了,低增长可能是常态,因此应该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

他表示,当前迫切需要建立绩效预算和绩效管理的机制,这就必须进一步推动财政管理的改革。现在很多地方财政局建立了绩效评价处,对绩效的认识应该说比过去高,但怎么真正做到位还需要时间。“绩效意味着约束,政府不能再大手大脚,要动脑筋花好钱,这不是个轻松的话题。”刘尚希说。

(关键字:中国经济 中央财政收入)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