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结束的欧洲央行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启动“无限量冲销式购债计划(OMT)”。在新的购债框架下,欧洲央行将给欧元区各成员国政府提供继续推行改革的激励,但这要以各政府能够达到其改革计划目标为前提。一方面,央行要求西班牙等重债国推行债权国家要求的严格的财政缩减以及改革计划;另一方面,央行又适时伸出橄榄枝,帮助相关国家压低举债成本。这一购债计划的现实意义,在于为那些挣扎的重债国政府争取到了更多时间,来制定较长期的危机应对措施。
虽然这一购债计划为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但从根本上讲,这并不是一个能彻底解决危机的方法。很明显,不管是买债,还是降息,都只是继续用滥发货币的伎俩,以缓一时之急,“借新债还旧债”的特征明显,或许短时间内可以让意大利或西班牙避免爆发全面危机,但并没有起到修复金融环境的作用。这一附带了严格条件的购债计划要付诸实施还面临一些变数。考虑到欧洲央行坚持要求,在购买国债前受援国需同意严苛的条件,可能令欧洲央行新购债计划对减轻欧元区压力的效果打折扣。另外,由于欧洲央行不能对受救助的国家进行有效制约,所以救助的效果可能最终还要看各国政府是否能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来化解危机。
9月12日,德国宪法法院裁决欧元区永久性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ESM)合法,让全世界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下来。作为欧元区永久救助机制,ESM原定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旨在向融资困难的欧元区高负债成员国和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目前规定该机制借贷能力为5000亿欧元。据欧盟规定,启动ESM需经占ESM出资份额90%以上的成员国批准。作为欧元区头号经济体和ESM出资大户,德国“首肯”是ESM生效的关键因素。德国宪法法院的裁决将为德国政府积极参与应对欧债危机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欧元区第一大成员国在欧债危机应对进程中发挥作用产生长远影响,也会对其他国家批准ESM产生积极的示范和推动效应。
9月12日如期举行的荷兰大选,结果要晚些时候公布,同样也是影响欧债危机的重大事件。一直以来,荷兰在欧洲事务中都扮演着德国的忠实盟友的角色。在德国祭出以财政紧缩为核心的欧债危机化解路线图之后,该国也一直亦步亦趋。然而,今年4月,该国极右翼政党自民党却因为在欧债解救议题上持有异议而宣布退出联合政府,使得该国被迫提前大选。尽管与南欧高负债国家相比,荷兰面临的财政紧缩压力尚不是太大,但是大选的结果仍会反映出该国民众对于当前各项欧债危机解救措施的支撑状况,以及其对进一步财政紧缩措施的忍耐限度。各界普遍预期,荷兰新政府可能要在三个月后才能产生,甚至还可能陷入与其邻国比利时此前状况相似的长期性政治僵局,一旦如此,欧元区的政治和经济局势必又将是乱上添乱。
欧债危机缓解之路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经历了两年多的痛苦挣扎,欧债危机风险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外界对欧元区债务国的各种施救,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而且逐步给欧债危机的外围国家带来政治和经济麻烦。而债务国民众对于持续的紧缩,忍耐已经接近了极限,示威游行不断。债务危机的演变已成了影响欧洲各国政治演变的主导因素,而政治演变和政治危机对债务危机影响也不容小觑。
(关键字:欧洲央行 欧元区 购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