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米诺骨牌倒了,但是中国这张牌在圈外。
骨牌的倒下是一连串的事件。首先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无限制购买国债方案,以缓解受到债务困扰的欧元区国家借贷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接着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开始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正式出台QE3;然后是日本央行决定进一步追加货币宽松措施,将用于购入长期和短期国债资产的基金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
外面钱流滚滚,里面却到处找钱,这就是中国经济的现状!
几大经济体的央行行长都在撒钱,中国央行行长在“批评”QE。按照央行近日在官网挂出的周小川行长在今年4月份的一个讲话,周小川表示,数量宽松政策也就是QE,原意可能只是“挖几个渠来放水,使之流向特定的干旱农田”,但实际上变成了“大水漫灌”。
为什么一个4月份的讲话到今天才挂出来?大概是因为其他的央行行长都在忙QE,中国央行也要明确表态吧。按照周行长的比喻,大水漫灌当然是件糟糕的事情,因此,央行跟着全球一起大松特松流动性是没有可能了。我倒是在想,如果周行长4月份的讲话4月份就挂出来,市场也用不着对货币政策东猜西猜了大半年了。
猜倒是不用猜了,但市场缺钱的情况一点也没有变,尤其各地政府“稳增长”需要的那笔钱,很大一笔钱。从今年夏天开始,陆续有地方政府拿出各种“铁公基”项目以期拉动投资增长,到现在十多个省市的计划投资已超过了10万亿。但这个10万亿和2009年那个4万亿的最大差别,就是后者不差钱,前者很差钱。没有钱,就都是一纸公文而已。
没钱怎么办,有意思的是周小川行长在帮忙找钱!虽然,只是他的一个设想。
周行长在《中国金融》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提出:中国今后如果能建立地方政府债务体系,地方债应主要出售给当地居民,以构成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
从国际经验看外部债务存在道德风险,中国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类似,所以周小川认为,如果发债主体为省、市政府,而市场为全国性市场,也会出现举债缺乏制约、道德风险、定价机制失效等问题,但如果今后建立的地方政府债务体系,地方债应主要出售给当地居民,当地居民会基于自身的养老金、福利等问题来考虑是否购买,这样就构成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制约。
此文一出,议论纷纷,大家的第一反应都在地方发债地方购买上,讨论这种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种种不可控的问题。我倒觉得,周行长这篇文章的要害之处,还不是谁来买地方债务,而是这种购买的前提,先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债务体系,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可以自行发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地方政府“稳增长”的投资项目,应该由地方政府发地方债来融资。这就是周行长在替地方政府找钱。
地方政府如果可以发债,发什么样的债就是下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发改委的人士有些想法。
最近在北大一个“新结构经济学”研讨会上,因为“新结构经济学”的提出者林毅夫一直主张基础设施对于发展中国家增长的作用,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也谈了谈他的想法。
徐林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能增强国家长期的竞争力,“美国政府非常羡慕中国,可以集中效率建很多基础设施,而美国想建一个高铁都很难。”而就目前中国的问题,徐林觉得,不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不该上,而是缺乏为基础设施建设作长期债务融资的工具,因此带来的是流动性风险。
“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多在用短期债务融资来做长期回报的安排,非常不匹配,容易在这些领域出现债务风险。这种风险实际上是流动性风险,不是没有能力还钱,而是债务期限和项目回报的期限不匹配导致。”
徐林说的是实际情况,《地平线》专栏中最近已经两次引用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地方政府在2010年年末的10.7万亿元债务余额有一半在2011-2013年到期,只有30%在2016年之后偿还;而2011年中期,铁道部发行的5855亿元债券余额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到两年半。
这就是典型的“短债长投”,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徐林所说的流动性风险。这种流动性风险在流动性好的环境里还没有什么问题,而在流动性一紧张时风险就会大大自我强化。
周小川行长不愿给流动性放水,还替人出主意说是地方发债地方购买,而发改委的同志也想明白了,搞基础设施建设,最靠得住的还是长期债。我们可以预见这样一个情况,发地方债,发长期债,给地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这可能就是中国未来的一道风景,但愿是“这边风景独好”。
(关键字:欧洲央行 购买国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