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利好因素带动近期焦炭市场向好

2012-12-24 9:16:11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曾丽丽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时下尽管进入严冬,钢市处于淡季,而焦炭市场似乎没有降温,厂商销售情况尚可,价格稳中有升,整个市场呈现良好的运行态势。业内人士指出,影响后市行情的不确定因素仍需重视和关注。

据一些厂商在经营中掌握的情况,这段时间国内焦炭市场价格继续盘整上行,涨幅30/吨,部分地区的一些品种价格涨幅50-60/吨,目前一些地区的一级冶金焦车板含税价为1530-1580/吨;二级焦到厂价格1590-1650/吨;准一级冶金焦到厂价1600/吨。在华东地区二级冶金焦报价1630-1650/吨,准一级冶金焦价格1680-1700/吨,均为承兑出厂含税价。焦炭市场交易情况尚好,厂商成交量增多,经营者对后市行情表示看好,认为短期内焦炭市场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近来国内焦炭市场持续升温,价格一路走高,交易趋于活跃,经营者认为主要是受利好因素的带动,市场信心增强,商家心态稳定。十八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诸多刺激经济增长的信息,诸如继续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加速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加大“三农”建设,等等。近期国家有关部、委批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像国家能源局18日发布《关于增补部分省、自治区“十二五”风电核准计划项目的通知》以及新疆、云南“十二五”风电第二批项目核准计划等数个文件,核准的16省区风电项目装机逾852万千瓦;今年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22项,投资总规模为5778亿元;城镇化建设首单有望带动3000亿元以上的投资需求;等等。经营者认为从宏观环境及下游需求情况来看,市场整体气氛好转,各地一批大型基建项目的加速推进,提升下游行业对钢材及焦炭需求的拉动。

近期来,虽说国内不少地区受到暴雪等严寒袭击,钢市进入淡季,而一些地区的钢材价格则逆季而上,稳中趋涨,一路走高,刺激钢厂产能释放,产量居高不下。11月下旬,国内的粗钢日均产量将增长0.42%,达到195.99万吨,由此带动焦炭的刚性需求,对焦炭市场向好运行形成一大利好。

此外,焦炭出口关税将被取消,对焦炭行业将产生较大影响。在最新公布的《出口商品税率表》中,并没有出现焦炭的商品名称。2013年焦炭出口关税被取消。分析人士认为,国内焦炭价格在全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出口关税取消有利于焦炭企业出口。

业内人士分析,自2004年始,我国逐渐由过去鼓励焦炭出口转变为严格控制焦炭出口。国家在2004年取消焦炭产品的出口退税,之后不断上调出口关税,直至2008年出口关税上调至40%。同时,国家坚持焦炭出口配额管理,严格控制焦炭的出口量,焦炭出口配额量不断递减,由2006年的1400万吨降至2012年的850万吨左右。而当出口关税上调至40%后,我国焦炭出口价格优势消失,出口量水平急剧萎缩。20121-11月,我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96万吨,上年同期则为320万吨,同比下降70%。而在2008年前的焦炭出口量达到1500万吨左右。由于关税较高,一些获得出口配额的企业也用不完额度。

一些厂家和经营商认为2013年焦炭出口关税被取消,日本、韩国和印度将会优先采购中国焦炭。焦炭行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有望得以改变,此举有利于国内焦炭市场缓解供需矛盾,稳定市场价格。

也许正是鉴于上述这诸多宏观层面的利好因素,导致严冬的钢市淡季之中,国内焦炭市场没有降温,而且价格震荡上行。经营者对2013年的焦炭市场充满期待,表示看好。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焦炭行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是涉及明年焦炭市场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这几年我国的焦炭产能一直在扩大,2001年到现在,除了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焦炭产量负增长以外,每年一直是直线上升,这种增长态势还可能维持一段时间。时下,我国的焦炭产量太大。数据显示,20121-11份,我国焦炭产量累计完成4.07亿吨,按照9月份以后焦化产能利用率上升推算,全年焦炭产量有望突破4.4亿吨。而根据今年1-11月份焦炭表观消费量测算值为2.4亿吨,加上社会库存与出口量总计约2.5亿吨左右,与实际产量相比过剩至少5000万吨以上,并且随着终端耗钢增速放缓,焦炭市场过剩压力不断增大,将进一步加压焦化行业盈利空间。

今年11月份以来,国内焦炭、焦煤市场价格加速上涨,后期焦炭上行难有空间。随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及钢铁的落后产能淘汰,钢厂的进一步减产、限产,焦炭消费强度将进一步减弱,焦炭表现消费总量将难有增长,或将成为焦市峰值后的波动调整时期。预计明年1月初,钢厂的焦炭采购价格将会适度调整,不排除局部下调的可能,主流焦炭区域市场仍将以稳为主,或小幅波动。经营者对2013年焦炭市场行情不能盲目乐观,仍需谨慎从事。

 

(关键字:焦炭市场 向好 利好因素)

(责任编辑: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