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还能走多远?

2013-1-17 15:04:14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刘方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2年9月份,铁矿石价格下跌至88.5美元/吨,之后快速反弹回到110美元/吨以上的水平。经历过两个多月的震荡后,2012年12月初,铁矿石价格再度启动新一轮暴涨,到2013年1月上旬澳大利亚粉矿价格已逼近160美元/吨,仅4个月涨幅已达到75%。

本轮铁矿石价格大涨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钢铁企业压库存接近尾声,铁矿石补库存需求带来了贸易量的回升;第二,国内外宏观环境向好,加上矿石生产商减量生产和季节因素,增强了市场对铁矿石和钢厂产品价格回升的预期。但这只是短期市场情绪和预期改变推动下的非理性上涨,带有浓重的炒作嫌疑,最终将被商品真实的供需关系所修正。

铁矿石产能过剩压力已逐渐显现

过去10年,在以“中国需求”为驱动的商品牛市下,铁矿石的价格随着钢材需求的增长而水涨船高,让拥有优质矿石资源的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铁矿石行业的高收益吸引了无数的资金涌入。根据目前已披露的资料,预计到2016年,海外将新增7亿吨以上的铁矿石产能。矿石需求方面,中国的钢材消费基本见顶,经过这10年的积累,我国的废钢回收量也将逐年增长,进一步抑制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最有希望接棒钢材消费的印度,预计在5年内难以出现爆发式增长,且印度本身拥有较丰富的铁矿资源,自给能力强于中国,难以对铁矿石需求增长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

对铁矿石供给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新建项目的时间进度,二是新建项目投资额超预算的情况。

尽管铁矿石行业每年都有大量的项目启动,但将投资转化为产能有一个过程。一方面,由于大型矿石开采项目初始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项目前期的论证与审批极为严格,资源勘探、环评、物流规划等也颇费时日,没有3年~5年难以投产。而且,矿业项目的资金投放一般都是分阶段的,产能扩张也是分阶段的,项目投产后不能立刻达到目标产能。在此过程中,项目回报将根据即期矿石价格进行不断调整,一旦矿石价格大幅下滑,项目随时面临停工或中断的风险。另一方面,矿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通货膨胀、汇率波动以及环境修复等多种因素,可能推升项目投资成本,从而影响项目的经济性。因此,大部分铁矿石项目进展远落后于预期的时间表,导致钢铁企业所期待的铁矿石供需拐点迟迟未到,也就出现铁矿石价格的长期走势被持续看空,但短期总有突破性上涨的局面。

由于铁矿石供给面对项目回报率反映极为敏感,铁矿石价格上涨时往往会带来一批项目的重启和复产,高矿价又会反过来催生铁矿石供给。本轮矿石价格的暴涨无疑再次坚定了矿业巨头扩产的信心。从目前公开更新的项目时间表来看,铁矿石长期供需拐点有望在2013年形成。

铁矿石长期价格必然下行

近年来,随着铁矿石供给的快速增加,铁矿石的原矿品位不断下降,平均成本日益提升。但由于海外大矿山的成本与铁矿石边际成本一直存在巨大的差额,让边际成本的回落成为可能。按7亿吨新增产能测算,新增矿石的CFR现金成本均在60美元/吨之下,考虑项目的摊销、折旧、财务费用及其它损益,按此水平预计完全成本在80美元/吨的水平。

当矿石的供给面充裕时,市场驱动的必然结果就是低成本矿对高成本矿的替代。从长期来看,最终将出现铁矿石平均成本上涨、边际成本下跌、价格下跌、行业总体利润水平下跌的结果。观察近两年的铁矿石价格走势不难看出,铁矿石的年度中枢价格和底部价格都在下移,但由于市场本身的自我调节,铁矿石的价格和供给增长存在天然的博弈。由于产能扩张是渐进的过程,随时会被价格的变化所扰动,所以,尽管铁矿石长期价格的下移是必然的,但难以见到连续性的下跌,价格的下行将是一个缓慢、震荡的过程。

此外,观察铁矿石价格的历史走势,我们可以看到,铁矿石价格与宏观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价格上涨时,往往是其金融属性决定波动的上限,此时价格受市场短期供需和下游行业成本转嫁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把握其顶部。但价格下跌的时候,部分高成本矿的减产自发对市场供给进行调节,从而对价格形成支撑。

从企业现金流的角度来看,矿山的固定设施一旦建成便成了沉没成本。只要矿石价格在吨矿现金成本之上,矿山企业就会开足马力生产。如果按新增7亿吨产能测算,铁矿石边际现金成本将在60美元/吨左右。由于新项目的成本优于目前的最高成本区域,可根据2011年已达产项目的现金成本来推算当前的边际现金成本。按2013年全球12亿吨铁矿石供应量来测算,预计边际现金成本(CFR)为80美元/吨左右,即使按30%利润率来计算,铁矿石市场价格也应在120美元/吨以下。

2013年铁矿石价格走势预期

从电子平台交易数据来看,自2012年12月初以来,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交易量也在逐渐萎缩,铁矿石价格突破140美元/吨之后的成交量只占了12%。从电子盘的挂单情况来看,涨价后的交易量下跌主要源于买方积极性不高,而卖方仍在一味地拉涨逼空。

当前影响铁矿石短期价格走势的因素分为两类:

第一,供需关系分析。这是铁矿石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

需求方面,根据目前的宏观环境以及各主要下游用钢行业的发展趋势,2013年钢材消费端的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调整,无论是经济的复苏还是下游用钢行业的需求回暖都将是一个温和缓慢且反复震荡的过程。从库存周期的历史调整来看,去库存化的末期,会有一段因需求回暖、企业谨慎观望而被动去库存的时期;而且,在本轮库存的大幅调整后,产业链的各利益方均是元气大伤,对于一个理性的经济体而言,后续的库存将趋于平稳直到真实需求反弹确立。目前仍未能看到真实需求的反弹,库存周期的调整也仍未开始。

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声音,认为2012年钢铁产业链去库存已到极致,一旦矿石、钢材市场有逼空行情,就可能引发脉冲性需求的放大。但从钢厂、贸易商、下游客户的情况来看,经过了近两年矿石、钢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很多企业已经吃尽了高库存的苦头,钢厂、贸易商、下游客户均将经营重点调整到关注内部运营效率上来,大量采用低库存、快进快出、高效运营的经营思路,库存管理水平和能力已经大幅提升,也适应了低库存的经营状态,不会再轻易回到高库存状态。另外,从这一轮钢材、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态势中可以看出,钢厂的铁矿石库存、贸易商的钢材库存、下游客户的钢材库存均没有明显增加,这也表明产业链仍然持谨慎态度。

供给方面,根据矿山披露的历史产量情况及预算对2013年海外真实的产量增长进行测算,预计2013年海外矿山的计划增量将达到8300万吨。除仍未投产的项目,最大的计划外增量可能来自一些短期具备扩产能力的在建项目。以FMG为例:根据FMG公司2012年12月27日的公告,FMG将于2013年1月份重启位于所罗门矿区的Kings项目开发(该项目曾在2012年9月决定被推迟)。该项目开发完成后,将具备年产4000万吨的能力,这将推动FMG于2013年底实现年产1.55亿吨的目标。从FMG现有的公告来看,其在2012年末已具备1.15亿吨的港口能力,而截至2012年末FMG自身的铁矿石产能只有9500万吨,这无疑将刺激Headland港口周边的矿山加速扩产。2013年铁矿石的海外供给增量将大于国内的需求增量,供大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形成。由于低成本供给对高成本供给的替代,将降低矿石的边际成本,从而降低铁矿石价格。

第二,其它扰动因素分析,包括宏观经济、货币供给、汇率条件以及季节性因素等。这对铁矿石价格短期走势的判断更为有效。

一是全球的宏观环境虽已回暖,但美国的货币政策仍有待观察。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为刺激美国经济而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虽不至于撼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但也足以降低美元的影响力。从目前来看,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发达国家中较好的。在此背景下,无论是经济驱动还是政治需要,美元都可能步入强势周期,大宗商品的估值中枢也将随之回落。

二是2012年的低迷行情,给钢铁产业链上各方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本次铁矿石价格大涨正遇上2012年底的还贷高峰,一些需求方即便想买也没钱,这也是市场交易量萎缩的原因之一。此番矿价大涨之后,大部分钢材品种利润都已转负,无疑将加剧钢铁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钢厂无法将高成本转嫁下游,那么矿价继续上涨的结果便是倒逼钢铁行业去产能化。

三是季节性因素。每年1月份~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飓风、洪水等灾难性气候会影响主流矿区的供给。而从目前钢厂的备货情况来看,矿石库存普遍都能支撑到春节后的2月中旬。进入2013年第二季度后,随着新增产能的达产,将对铁矿石价格造成较大压力。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价格)

(责任编辑:01055)